【直擊引領區】站得穩、能小跑,還能進工廠「打工」……AI賦能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發展

2023-10-05   浦東發布

原標題:【直擊引領區】站得穩、能小跑,還能進工廠「打工」……AI賦能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發展

【直擊引領區】站得穩、能小跑,還能進工廠「打工」……AI賦能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發展

簡明清晰的指令一出,一個人形機器人邁著穩健的腳步,先是走到冰箱面前,接著打開冰箱門,平穩地取出了一瓶水,最後遞給了旁邊的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知名UP主稚暉君(彭志輝),在他身上有兩個突出的標籤:「華為天才少年」、「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

今年2月,智元機器人成立,坐落浦東康橋。「智元」的寓意實際上就是「智能的人形機器人」,而「元」就像人的兩條腿。

8月,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A1,具有完整人類造型的人形雙足機器人。它長得像人,身高175cm,重53kg,最高步速達7km/h,全身有49個自由度,可以承重80kg,單臂最大負載5kg。

據彭志輝介紹,遠征A1融合了各種先進的本體控制、感知、認知和決策等智能技術,基於當前AI領域前沿的大語言模型,以及其自研的視覺控制模型,進行了一系列創新。

站得穩、能小跑,甚至還能進工廠「打工」的遠征A1,國產化率在80%以上。

如何讓人形機器人的行動更加靈敏、準確?

關節是關鍵。

智元機器人團隊自研設計了一款專用關節——PowerFlow。該關節採用了準直驅的方案,擁有功率高、價格低、無需傳感器直接通過電流做力矩控制等優勢。

此外,為了增加功率密度,遠征A1的關節模組還集成了液冷循環散熱系統;搭配上自研的一體化矢量驅動控制器,整個關節的峰值扭矩可以達到350Nm。

智元機器人團隊自研的項目還包括了遠征A1的手、運行時的中間件系統、思維繫統等。其中,智元機器人的靈巧手SkillHand,有12個主動自由度、5個被動自由度,所有驅動都是內置的,指尖還安裝了一些傳感器。

圍繞具身智能,彭志輝嘗試將大模型作為機器人的大腦,想用多模態大模型的能力賦能智元機器人的行為動作編排。他把遠征A1背後的大模型叫做WorkGPT,這是一個百億級參數的大模型。大模型能力接入後,遠征A1就能理解人的指令,還擁有對指令進行任務編排、執行閉環的能力。

此外,智元機器人還打造了一個名為EI-Brain的具身智腦框架,由框架里的大腦、小腦以及腦幹分別執行不同層級的任務,從而發揮技能的最大化。

在未來幾年裡,智元機器人將專注於把人形機器人推廣到更多領域,在各種複雜場景下自主完成移動和操作任務。

具身智能會是AI的終極形態嗎?

當前,智元機器人所在的領域——具身智能,是一個熱門領域。而具身智能指的是智能體在與環境產生交互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學習,產生理解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這就要求人形機器人擁有相當程度的人工智慧,能夠像人一樣主動地與環境交互感知。

在人工智慧浪潮下,具身智能毫無疑問成為了機器人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從產業鏈的角度上看,機器視覺、邊緣計算等是具身智能產業的重要基礎組成部分,在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有望帶動相關產業的探索和發展。

而圍繞具身智能,張江各企業也在積極探索。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旨在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其中提到增加製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以及前瞻性布局人形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等賽道。

張江機器人產業培育氛圍也愈加濃厚,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特別張江機器人谷,以高端醫療機器人為核心,以特色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為重點,以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機器人關鍵控制軟體為突破,形成「一核、兩重點、兩突破」的產業發展格局。

通過多年的核心技術積累,傅利葉智能為GR-1賦予了令人震撼的運動能力。這款機器人具有高度仿生的軀幹構型、擬人的運動控制,具備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等運動功能,結合認知智能,能夠與人協同完成動作,在多種應用場景中存在巨大潛能。

算力硬體層是構成AI產業的核心底座,主要包括AI晶片、AI伺服器等,這也是具身智能的「底層土壤」。靠計算機視覺算法能力占據AI領域「四小龍」一席之位的雲從科技,在具身智能的熱潮中值得關注。

雲從科技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CWOS,是一套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漸次遞進的數字化架構,致力於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和工作。雲從科技一直堅持以「強算力+大模型」為核心,聚焦通用人工智慧(AGI)領域創新。

編輯:鄒瑩

資料:張江集團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