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一統南北,且國祚時長超百年的封建王朝只有五個,它們分別是漢、唐、元、明、清,這五個王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政權穩定、疆域廣闊,華夏文明的頂峰也基本上出現在這五個王朝時期,漢唐時期連通西域,蒙元時期橫跨歐亞,永樂年間鄭和遠洋,這都算華夏文明的巔峰。然而有一個朝代顯得很特別,它曾將華夏文明推向頂峰,卻又在瞬間墜落,特別是它的疆域太不穩定,疆域的變化就像過山車,大的時候堪比蒙元,小的時候就剩京師之地,它便是唐朝。
很多人把唐朝當做華夏文明的巔峰王朝,唯一能唐朝一較高下的只有漢朝,而且還只是西漢時期。的確,靠著李世民、李隆基等幾代帝王的努力,唐朝曾經盛極一時,唐朝的領土在唐高宗時期達到頂峰,有學者研究得知,高宗時期的唐朝疆域以達1237萬平方公里,而歷史上公認的最廣疆域是蒙元時期,領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兩個王朝只差了135萬平方公里,可惜這份輝煌並沒有維持多久。
唐高宗駕崩後,武則天焦灼於自己的女皇之路,無暇顧及開疆拓土,並且對鞏固已經到手的領土也並不熱心,突厥人屢次進犯漠北地區,一點一點地蠶食太宗皇帝打下來的疆土,直到漠北淪陷,唐朝也為作出反應,後來漠北又幾經易手成了回紇人的領土,就更說不清了。安西地區也遇到同樣的尷尬,隨著唐朝走下盛世的神壇,以安西一府威震整個西域的戰略已經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面對西域諸國的求援,安西都護也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直至將西域地區拱手讓給了吐蕃人。
然而,像漠北、西域這樣的地區,本就不是中原之地,原本是外族依附於唐朝,屬於附屬國,即便丟了也沒啥可惜的。對唐朝疆域影響最大的還是要屬安史之亂帶來的藩鎮割據亂局,安史之亂荼毒唐朝十多年,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藩鎮問題已經尾大不掉,軍閥們各自為政,僅僅在名義上聽命於李唐,而其管轄之地早已不知當今天子姓甚名誰。這也是李唐王朝後一百多年最大的尷尬,長安都數次淪陷,李唐所依仗的也就是太宗皇帝等幾代人積攢下來的民心了。
但疆域是要看實際控制的土地的,李唐後期,山東河北等中原數州皆是藩鎮勢力,唐朝實際掌控的領土也只有關中地區,以及還算平靜的江淮地區,當然還有留著避難用的巴蜀地區。黃巢之亂後,江淮地區也逐漸淪陷,李唐實際掌控之地也就剩關中漢中巴蜀這一線領土,實際面積加起來也不過300萬平方公里,而且由於連連的軍閥混戰,李唐的領土面積時刻都在變化中,著實有點過山車的味道,看李唐的版圖變化,實在是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