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曹雪芹的《西江月·批寶玉二首》
每一個時代都有傳奇的富豪,且在富豪中,總有那麼一兩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敗家子。說到歷史上的敗家子,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還真不少,而民國時期的大富豪盛宣懷,他就不幸生了個敗家兒子,硬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把他苦心經營起來的財富給敗了個精光。
他的這個兒子名叫盛恩頤,是家中的獨子,被寵愛上了天,無形之中被慣上了敗家子的不歸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在不差錢的成長史中,視金錢如糞土,可以做到一晚上輸掉上海100套樓。盛恩頤算是實力敗家,在敗家的路上創出了新的高度。而他父親盛宣懷,在臨死前也知道自己兒子的揮霍無度,還想出了阻止他敗家後餓死街頭的方案,但都沒能阻止盛恩頤敗家的腳步,最終他自食其果,把自己餓死在了家門口。
一、出生顯赫家庭,盛家唯一存活下來的闊少
盛家曾富有到能夠和天子對話,一隻手拿著16顆夜明珠,擁有龐大的家業,因擁有巨大的產業,地位也尤為顯赫。敗家子盛恩頤的父親盛宣懷,不僅富裕到曾跟袁世凱、段祺瑞他們交好,自身還曾是清朝的二品官員。而他的岳父孫寶琦,還當過那個時期的總統。可以說,盛家當時被稱為「上海第一豪門」,完全是受之無愧的。
如此顯赫貴氣的家族,可惜沒能逃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盛宣懷費盡心血打下的產業,傳到他兒子的手裡,僅僅花了20年的時間就敗了個乾淨。大概是因為盛恩頤實在是太受寵,且含著金湯匙出生,完全不知道人間的疾苦,反正一生下來就坐在了金堆上,想必從不知道賺錢的不容易。話說回來,盛宣懷作為一個大富豪,怎麼就只有一個兒子呢?其實他先後娶過3位妻子,也有過幾個兒子,但不知是他沒有兒子緣,還是前世結下的小情人太多,兒子是生一個死一個,倒是留下了一堆的女兒。
他的第一任妻子為他生下了3個兒子和3個女兒,之後他的這3個兒子都早早的去世。他的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了個女兒後,也便去世了。他的三任妻子給他生了2個兒子和1個女兒,其中的一個兒子也是早逝,而存活下來的那個兒子,也是他唯一的兒子,正是盛恩頤。輾轉了大半生,終於有了一個健康活下來的兒子,盛宣懷自然是十分珍視盛恩頤,日後的家產無疑也會留給他。在一家人的極致寵愛下,且生長在極度優越環境里的盛恩頤,漸漸變成了一個事事奢侈,揮霍無度的敗家子。
二、買豪車如同買玩具,一夜輸掉100幢房子
因為擁有十分龐大的家業,盛恩頤敗起家來定是「不同凡響」,可讓其他的敗家子望塵莫及。比如,當時上海剛進口來第一輛奔馳,就被他給豪氣地買下了。同時為了顯示出自己的獨特,還把車輛的「車把」換成了銀色,並把自己的大名給刻在上面。為了顯示身份,他還把汽車租界牌照改成了「4444」,好讓大家一看到,就知道「盛老四」又駕到了。
如此不知人間愁滋味的闊少爺,每天都在享受著揮霍金錢帶來的快樂,也沒有什麼作為,生來大概就是為了敗家的。他父親盛宣懷死後,當了家的他,在無人管教之下,更是整日花天酒地,豪車買了一輛又一輛,完全是當玩具來買。
他的每一個姨太太,最低的標配都是價值幾萬輛的豪車,加一棟豪華住宅,並配有一堆傭人隨時待命侍候。每天他都視金錢如糞土,進行肆意的揮霍,也從不打理父親給他留下的產業,導致盛家的生意一落千丈。不過他從不在意這些,只要金錢能夠換取一時的快活。
要命的是,因是獨苗,盛恩頤必須要挑起盛府的大梁,可這根大梁他是挑不動的,也不會去挑,註定了大梁把他壓垮摧毀的結局。他父親盛宣懷在世時,曾把漢冶萍公司總經理之位直接交給他,希望能把他培養成一個人物,至少能夠把盛家的基業延存下去。然而他白天睡大覺,晚上放飛自己的玩了,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當然,盛家家大業大,即便盛恩頤天天山珍海味,到處揮灑金錢,一時也難以倒閉。最大的問題是他迷上了賭博,且賭得十分地任性,輸掉多少資產,也絲毫不心疼,可以瘋狂的一擲千金。而有一次,他又賭上了,因為現金不足,就直接拿黃河路一帶的房子作為賭資,結果一夜之間輸掉了100幢房子,令人不由震驚!
三、盛宣懷臨終前的安排,也無法阻止他敗盡家產
即便盛家的財力再雄厚,也經不住盛恩頤這麼個揮霍法,就算他父親還在世,相信賺錢的速度都遠遠比不上他浪費錢的速度。所以在抗戰勝利以前,他便把家中的錢財敗得基本上差不多了,終於嘗到了「差錢」的滋味。然而他揮霍慣了,沒錢的日子定然心中百般不對勁,卻也不知反思,還跟已經過繼給三房的兒子要錢。花費20年的時間敗光家產後,這個曾經招搖過市的盛老四,窮得在上海混不下去,只能灰溜溜地回到蘇州的留園。
那座留園是他爺爺在世時買下的,有23300平方米,然而那也只是個空殼,除去這座豪宅,他什麼財產也沒有了。晚年的他,窮到想去襄陽公園裡面小坐一會,但連買張票的錢都掏不出來,就像是那些窮了一輩子的人,早已經沒了昔日闊少的半點影子。
其實他父親在世時知道兒子夠敗家,已經為他做好了一番安排,讓盛恩頤的母親「莊夫人」在他死後主持家政,把家給分了。盛宣懷死前把遺產分成了兩份,一份拿來分給各房;一份屬於只能動息、不能動本的資產,存進了一家名為「愚齋義莊」的慈善機構,如此一來,就算盛恩頤敗光了家產,也能靠其中的利息生活一輩子。
盛恩頤母親在世時還好,他母親一去世,就連他父親的這番安排也給破壞了。他想把存在愚齋義莊的不動錢財拿出來,直接分給各房花了,不再留著養利息。為此他不惜請法院幫忙,取出了存在愚齋山莊裡的所有銀兩,導致盛家徹底破產。
他揮霍完自己得到的財產後只能窮困度日,連飯都吃不上,晚年感受到了與奢靡截然相反的人生,算是把此前浪費錢財的「苦果」都給還回來了。曾經無比任性的他,親手把好日子揮霍出去,把自己原本擁有的福氣都踐踏在了腳底下,最終在僅剩的豪宅門前活活餓死。只是不知他早知結局的話,當初還會不會那般的任性?
結語
雖說錢財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帶不去,但活著的時候,誰也離不開它。而且財富的多少並非能否過上好日子那麼簡單,它還代表著一個人的能力,一個家族的發展水平。正常情況下,一個懶惰的人是比較貧窮的,畢竟這樣的人四體不勤,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來給他吃,自然是缺乏財富的。
而盛恩頤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敗家子,除去揮霍金錢,他連父親留下的資產都守不住,無疑是沒有能力,最終他敗完家產,餓死家門口的結局,正是反映了這一點。所以,憑藉自己努力賺來的金錢是值得尊敬的,不懂得珍惜財富、肆意揮霍勞動成果的人,才是可恥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