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男孩考入清華,父親是全國重點大學院長,教育方式值得借鑑

2022-10-06     奶爸聊教育

原標題:重慶男孩考入清華,父親是全國重點大學院長,教育方式值得借鑑

清華大學是我國最好的高校,也是無數人學生時代夢想的大學,奈何錄取分數線高高在上,能夠進入清華學習的人,都是地區上的超級學霸。而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則可以看作是皇冠上的明珠,只有萬中挑一的頂尖學神才有可能被錄取,自從2009年創建以來,每年班級的學生組成都是各學科競賽金牌選手和每個省理科前10名。大家除了羨慕這些優秀的孩子,更希望能夠從他們身上吸取成功的經驗,清華大學2022級錢學森力學班的新生吳致遠或許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對象,他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鑑。

吳致遠來自重慶,高中畢業於全國知名的重點高中重慶第八中學,父親是全國重點大學陝西科技大學的院長,母親是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長江師範學院碩士生導師。看到這些介紹,也許有人就會暗中思量,難怪吳致遠能夠考上清華,父母是高校教授,中學又是赫赫有名的重點高中,這樣的配置考不上清華都難。對此,我並不認可,不否認出身確實會對成長曆程產生不小的影響,但是,家庭教育才是關鍵。吳致遠的母親就把孩子的成功凝聚成了5個教育詞語:陪伴、習慣、榜樣、信任、挫商。

陪伴

現在,不少家長常常以「工作太忙」為由,缺席孩子的成長。吳致遠的父母也很忙,父親遠在陝西西安工作,母親在北京攻讀博士學位,他們也會儘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父親每周都會坐高鐵回重慶,為的只是和孩子相處半天。從小學到中學,從籃球場到山間,每一處都有他們全家人的身影,正是這種親密陪伴,也讓父母輕鬆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可以在孩子快樂時與他一起分享,失意時給他力量,驕傲時給他潑點冷水。

習慣

為了讓吳致遠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早在他半歲的時候就開始著手行動起來。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他們會在家裡的牆壁上四處掛滿了各種看圖識字的海報,每天睡覺之前堅持給孩子講故事。正是每天點點滴滴的堅持,讓他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上學以後,為了改掉孩子「拖延症」的壞習慣,他們要求孩子每天的回家作業畢業在放學後一個小時內做完,超時就不能做。正是這種強制措施,讓吳致遠改掉了拖拉的壞毛病,養成了良好的專注力。這些對學習大有裨益。

榜樣

榜樣的力量很大,吳致遠的父母明白這一點,在吳致遠上小學的時候,他們就有意無意的為孩子找榜樣,而且都是身邊的哥哥姐姐,譬如在重慶城裡上重點高中的隔壁哥哥和考上香港大學的鄰居姐姐,這些都是吳致遠小時候學習的對象。不過,最讓人佩服的還是吳致遠的父母,他們始終記得「孩子最好的榜樣來自父母」。父母不斷努力、尋求上進,孩子也會得到奮鬥的力量。母親41歲還去攻讀博士,在吳致遠高二時成功拿到中國社科院博士學位,這件事被吳致遠寫進了作文,稱:父母是他最敬佩的榜樣。

信任

當今社會由於少數老師的不道德做法,讓大家對教師群體存在不少誤解。但是,吳致遠的父母並未因此喪失對老師的信任,他們始終相信老師,維護老師的權威。當孩子對老師的一些做法不理解時,他們也會耐心分析,讓孩子認同老師。只有讓老師在孩子心中樹立了權威,他才會認真上課並完成學習任務

挫商

挫折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中一再被提倡的方式,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往往都會嬌慣一些,從而造成孩子自尊心強,喜歡被表揚,遇到挫折就退縮或者失去耐心。吳致遠的父母卻在從小就告訴孩子,不要把挫折看成一件害怕的事情,而要當作一個學習的機會,不要想著逃避,而要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們也會把挫折教育融入其中。譬如打球時,爸爸就會有意控制比分,讓孩子有領先的時候,也有落後的階段,鍛鍊孩子的耐挫性。學習上亦是如此,考的不好,父母會一起幫忙分析原因,奮起直追。考得好驕傲了,他們也會故意漠視,有意讓孩子遭受打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堅強。

這些就是清華大學2022級錢學森力學班的新生吳致遠父母提倡的家庭教育,陪伴、習慣、榜樣、信任、挫商,他們的教育理念可以被所有家長借鑑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61bc7918356cdce643268a23393fe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