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已報案!

2023-07-08     天津生活通

原標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已報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官微、券商中國

多家知名國企央企近日遭遇「李鬼」。

7月6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近日, 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同志身份,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進行詐騙活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在掌握情況後,已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對詐騙活動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此外,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提醒,對涉嫌詐騙的簡訊、微信、電話等保持警惕,提高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如遇不明事項,可隨時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聯繫確認。

據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介紹,作為各大軍工集團中唯一一家面向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以及武警公安提供武器裝備和技術保障服務的企業集團,除了為陸軍提供坦克裝甲車輛、遠程壓制、防空反導等主戰裝備之外,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還向各軍兵種提供智能化彈藥、光電信息、毀傷技術等戰略性、基礎性產品。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有60餘家子集團和直管單位,主要分布在北京、陝西、內蒙古等29個省、市、自治區,在全球70餘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00餘家境外分子公司和代表處。2021年末,集團公司資產總額4861.7億元,人員總量23餘萬人,連續18個年度和6個任期蟬聯國務院國資委業績考核A級,位列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136位。

除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外,近期出手打假的國企央企還有不少。

7月5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嚴正聲明稱,中國結算為證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記、存管與結算服務,不開展相關證券投資業務,也從未授權或利用其他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等形式以「中國結算」名義組織上述「投資證券增值返現」活動。

7月4日,中信集團官網發布嚴正聲明稱,有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糰子公司名義設立公司,並列出18家「假中信」公司的名單。

中信集團稱, 不法分子系通過偽造公章、簽字提交虛假材料,採取欺詐手段隱瞞事實方式,將中信集糰子公司北京中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記為其股東。

更早的6月29日,國家電投發布《關於不法企業假冒國家電投集團所屬子公司有關情況的嚴正聲明》。聲明稱, 近期國家電投發現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中電投城市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國電投城市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發中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鑫源智誠實業有限公司註冊為集團下屬公司的子公司。

國家電投稱,經核實,上述公司及其設立的系列子公司與國家電投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係,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係,其一切行為與集團無關。另外,近期網絡發布的某4GW光伏離網制氫項目EPC總承包招標,其招標人中廣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非國家電投集團下屬公司,其發生的招投標等一切行為和發布的項目均與集團無關。

類似的聲明還有不少。今年6月28日,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日有人假冒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成立項目指揮部,謊稱與有關公司合作管道項目,進行招標活動,實屬違法違規行為,甚至構成犯罪。

同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發布聲明稱,社會上有不法分子冒用中戎軍糧供應服務中心名義投資註冊公司,以國企名義多地行騙。中戎軍糧供應服務中心自2013年3月起已停止一切營業活動及對外投資行為,中心已無工作人員,中心公章、執照等均已交還工商機關銷毀,沒有下屬企業。

在此之前,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國鐵集團、中國商飛等均發布過類似聲明,並揭露各類騙局。

其中,「冒名」央企子公司的相關企業犯罪手段多種多樣,以國企央企背景吸引投資者信任,且由於通過不法手段實現工商登記信息的變更,令人防不勝防。

今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第三批假冒「央企」295家名單,明確有關公司及其下設各級子公司均為假冒國企,與中央企業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係,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係。

為何假冒國企身份的「李鬼」公司層出不窮?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有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有以下三大原因:首先,假冒國企身份,相當於直接獲得了國企的背書,能夠大大增加合作方的信任,從而在融資、投資合作、土地項目等多個領域獲取便利和利益;其次,我國對公司設立及變更登記採取形式審查的方式,這給假冒企業提供虛假材料進行虛假登記創造了條件;最後,由於國企層級架構複雜,許多企業假冒國企的行為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很難被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fbf8fea0d9b9f51a6b0c027a66d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