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再三重申:50歲後,寧願吃飽坐著,也別在飯後輕易做5件事

2024-06-21     39健康網

小編,您好:

發這條私信的初衷就是想勸告大家一定要學會控制情緒。前幾天我們樓下鄰居突然去世了,聽說是因為吃飯前跟女兒爭執了幾句,結果飯還沒吃完,就直接暈倒在餐桌旁邊。救護車還沒到醫院,人就沒了。

後來醫院表示,我們鄰居就是因為情緒激動引發的心梗,才導致的突然離世。所以想奉勸大家,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一、警惕!情緒波動的猝死風險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55萬患者因心源性猝死倒下,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人因此倒下。

在探討誘因時,我們往往將心臟疾病、長期疲勞等健康問題作為發病誘因重點觀察。但是情緒激動這一看似無形的因素,卻可能成為觸發猝死的致命導火索,其對心臟和血管系統的衝擊不容忽視。

當人體的情緒處於激動狀態時,會使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進而導致腎上腺分泌出過量的茶酚胺。這些物質都會增加冠狀動脈的敏感性,容易造成冠狀動脈痙攣。

而且兒茶酚胺這種物質還具備降低血液中的含量作用,進而引發心律異常,最終導致心室顫動,直接造成心臟性猝死。

這次投稿的故事中,樓主的鄰居也是因為飯前情緒過於激動的原因,引發了悲慘結局,您知道還有哪些事情是飯後一定要避免的嗎?

晚飯後,很多人習慣飯後立即吃水果,認為可以解油膩或補充營養。殊不知這樣做具有很大危害,因為食物進入胃後需要1到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食物消化過程被阻擋,長時間如此,可能引發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飯後飲茶習慣。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與未消化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長期如此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

傳統觀念認為「飯後百步走」有益健康。實際上,飯後立即散步會因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特別是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者,可能因此出現血壓下降等問題。

總之,情緒激動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猝死風險因素,它通過影響身體的多個系統,特別是心血管系統,來增加猝死的可能性。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過度激動,對於預防猝死具有重要意義。

二、胸口突然「刺痛」幾秒?是猝死的前兆

很多研究指出,猝死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在悲劇到來之前,很多家屬反映患者曾經說過胸口會刺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也就是冠狀動脈發生阻塞時,心肌就會因缺血而受損。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感到胸口突然刺痛,這種疼痛往往非常劇烈,且伴有憋悶感。這種疼痛也有可能發生在左肩、左臂甚至下頜放射。

除了胸口刺痛,我們也要注意其他不適症狀,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進行搶救,把傷害降到最低。當心臟功能受損,血液無法有效泵出所以肺部也有可能產生淤血,從而引起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使患者大量出汗。

另外,突然感覺心律失常也不是正常現象,因為心臟不規律跳動也有可能導致心臟驟停。娜娜建議您當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時,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預防猝死的重要措施。

二、多吃3物,有益於心臟健康

飲食與心臟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心臟造成損害,而均衡營養的飲食則有助於維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和預防疾病。

1、核桃

核桃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乾果,同時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長期適量食用核桃可以起到預防心臟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2、魚類

特別是深海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且蛋白質吸收率很高。這些成分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魚類對於中老年人特別適合,長期適量食用對心血管有益處。

3、燕麥

燕麥富含葉酸、鉀等成分,這些成分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燕麥能夠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幫助保持動脈血管的通暢。早晨選擇一碗燕麥作為早餐,是保護心臟健康的良好選擇。

綜上所述,核桃、魚類和燕麥是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的三種食物。它們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含有多種對心臟健康有益的成分。長期適量食用這些食物,可以幫助降低心臟病的風險,保護心血管健康。

參考資料:

[1] 《5516例猝死者數據顯示:易猝死的人,有4個特徵!記住1個方法,能救命!》.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4-01-06

[2] 《猝死毫無徵兆突然發生?這些預兆千萬別不當回事兒》.健康湖北 2023-08-30

[3] 《61歲大媽午飯後猝死!醫生:飯後要避開的3件事,很多老人還在做!》. 王濤博士 2024-02-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7690793af30bc0666ad6d303d6ce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