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理他的老婆和女兒的?

2023-01-05     羲和奇談

原標題: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理他的老婆和女兒的?

說起清朝最鼎盛的時期,人們都知道是「康乾盛世」,但在這個盛世里卻有一個被刻意忽略的帝王,是他用十三年的時間將康熙末年的頹勢挽回,又給乾隆創造了最好的為政環境,不誇張地說,沒有雍正帝也就不可能有盛世。

雍正帝名聲一直不太好的原因,在於康熙和乾隆實行的都是仁政,對臣子都是相對寬容的,而他卻過於殺伐決斷,對兄弟不僅奪爵、圈禁,還要在人格上進行侮辱;對舊時功臣也是說翻臉就翻臉,就連即位之初立過大功的年羹堯也說殺就殺。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以九十二條罪狀下獄,其中多罪按律當斬,但雍正念及他「青海之功」,改斬刑為自裁。如果這看不出雍正態度的話,再看看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理他的老婆和女兒的?

年羹堯的功與過

年羹堯於雍正算是有大功的,尤其在經略西部重地方面。年羹堯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在康熙朝考中進士而進入官場,期間順利完成了康熙皇帝交付的文和武兩個方面的工作,在翰林院任過職,主持過科舉考試,出使過朝鮮,也在西北打過勝仗。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堯外放出任四川巡撫,由於家族所在的旗劃歸新封的和碩雍親王屬下,他也就成了雍親王的部下,幾年後他的妹妹被指給雍親王做了側福晉,二人之間的關係又拉近了一步。就像是康熙帝一步步把他提拔起來,又親手送到了四皇子的陣營中。

年羹堯在四川主政期間,多次平息叛亂、安撫民心,還對軍隊布防做了有效改革,並配合完成了入藏平亂部隊的探路、軍備、以及撤退的保障工作。隨後康熙帝提拔他做了四川陝西總督,之後便是他的高光時刻——青海之功的建立。

雍正繼位之初,青海台吉羅卜藏丹津策動謀反,糾結了幾股勢力想要占領整個青海地區,「劫親王察罕丹津叛,掠青海諸部」(《清史稿》),雍正帝派年羹堯去討伐,期間還有幾個部族起兵響應謀反,都被年羹堯一一擊破,最終平定叛亂,將青海地區重新納入大清的版圖。

在平叛和治理西北的過程中,年羹堯立功無數,爵位一升再升,他的所有要求和提議,雍正帝也都痛快答應。但許是軍功累積讓他變得驕傲,或者皇帝的有求必應讓他變得跋扈起來,他開始大肆提拔部眾、隨意彈劾異己、侵吞收繳財物,甚至有了很多僭越行為。

《清史稿》的原話是:「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年羹堯奉旨回京,總督李維鈞和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王公大臣們去迎接他,「不為禮」,他回京時經過的路段,要「墊道疊橋,鋪面俱令關閉」。這應該是帝後或者皇子出行才能有的規格吧。

雍正帝的「天子一怒」

年羹堯的囂張跋扈,在朝恨不得將怡親王和隆科多等皇親重臣都不放在眼裡,在外則是蒙古王公、額駙見他都得下跪行禮,可以說把朝內朝外都得罪了個遍。

所以當雍正帝要處置他的時候,大臣們能列出包括大逆、僭越、狂悖等九十二條罪狀。

基於這些罪狀,雍正帝作出了最後的處理意見:年羹堯令自盡;父親年遐齡、哥哥年希堯革職,但免罪;子年富「居心行事,與年羹堯相類」,立斬;其他兒子十五歲以上的,發配邊疆充軍,十五歲以下的,長到十五照例發配。並且永遠不能赦回,不能做官。

年羹堯的妻子,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玄孫女,因為是宗室之女,沒有受到牽連,只是遣回了母家。年羹堯還有個女兒,此前因為父親受寵,與衍聖公孔毓圻的侄子孔傳鏞訂了婚,但還沒嫁過去父親就被處決,這個婚事自然也就作罷。

雍正帝對年羹堯這樣處置,其實還是很手下留情的,畢竟在大清朝謀逆罪是會株連九族的。雍正帝一面念著剛剛去世的年貴妃,要對她的父親和大哥予以寬容。另一方面也確實記著「青海之功」,因為很快他就改了自己的判決,「五年,赦羹堯諸子,交遐齡管束」。

年羹堯是怎麼一步步作死的?

很多人將年羹堯的死歸咎於雍正帝的寡情,再結合他對自己幾個弟弟的終身圈禁,以此證明雍正皇帝是個濫殺功臣、刻薄寡恩的君主。但難道不是年羹堯一步步辜負了雍正的信任,甚至利用他的信任搞事情,頭也不回地一直作死嗎?

雍正帝對年羹堯,算得上前期能有多信任,後期就有多失望的代表。西北問題上,雍正帝給了年羹堯絕對的信任,讓他能夠放手干,凡年羹堯所請他都批,凡是年羹堯推薦升遷的官員他都同意,要糧給糧,要錢給錢,在西北事務上一律參考年羹堯的看法。

但年羹堯是怎麼做的呢?仗著皇帝的信任開始結黨營私,培植提拔自己親信;開始瞞報作假,縱容屬下冒領軍功、瞞報無辜損傷數字;開始放縱家奴作威作福、索賄受賄,肆意欺壓地方官員;直至開始蔑視皇權,作出很多超出自己官職範圍的舉動。

究其原因,還是年羹堯恃寵而驕、咎由自取,跟步他後塵的隆科多一樣,都辜負了雍正帝給予的信任。因為跟他倆同處一朝之人,實在不乏被帝王信任並委以重任之後,更加小心謹慎處事和理政,最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殊榮」:

比如怡親王胤祥,盡心竭力幫助雍正帝治理朝政,最終積勞成疾,重病而逝。雍正帝親自將他的名字從「允祥」改回「胤祥」,不用避諱皇帝名字,整個清朝只此一例。

再比如張廷玉,雍正帝形容為「義固君臣,情同密友」,臨終時留下遺詔讓他配享太廟,等到他去世時雖然很不得乾隆皇帝喜歡,還是遵照遺旨得入太廟,成為清朝歷史上獨一無二配享太廟的文臣及漢臣……

結語:

綜上所述,年羹堯的死,並不能說明雍正帝刻薄寡恩,畢竟年羹堯是多項死罪坐實了的。而雍正帝能一直念著他的功勞,不僅處決時對他留有餘地,還在幾年後赦免了他的兒子們,對這位昔日大功臣來說,雍正帝應該也算得上仁慈和念舊吧。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5a3d6df609393ba9ca2f9e1588de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