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肝不好,手先知!「手部」出現3種症狀,或是肝有問題

2022-07-27     小哥哥說事

原標題:醫生提醒:肝不好,手先知!「手部」出現3種症狀,或是肝有問題

肝臟不僅負責人體維生素、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還參與水電解質的調節代謝,具有排出膽汁,具有解毒的作用。

但肝臟也是最易受損傷的器官,易發生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也有了「養肝養命」的說法。

表現1、肝掌

一般情況下,正常手掌呈現均勻淡粉色。

若發現自己手心大小的魚際線處,出現紅斑、斑塊,且呈不均的紅色,就應引起注意。

這就是所謂的肝掌,經常出現在肝炎、肝硬化病人身上,一旦發現,要儘早就醫。

表現2、手指甲變脆易斷

中醫學說:「肝主筋」,可以說,指甲是筋的外在表現。正常的指甲應該是紅色和有光澤的,並具有一定的硬度。

如果發現指甲一旦變脆,易斷,還伴有稜角不平,則表明肝血不足,從而導致筋失所養。這時,要注意補肝血,減輕肝臟負擔。

表現3、指甲發黃

肝功能受損後,膽紅素在體內的分泌和代謝就會出現問題。如果膽紅素在體內堆積過多,表現在手,就會出現掌心皮膚或指甲發黃。

如鞏膜、舌苔等,均較易出現黃染。一旦發現,要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第1、怕酗酒

人類攝取的酒精中,近90%需要肝臟代謝,如果長期攝入過量,會增加肝臟負擔,引發肝病。

乙醇中間代謝物乙醛,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導致肝臟硬化,嚴重時甚至可導致肝癌。

資料顯示,長期飲酒者大約75%患上脂肪肝,40%患上酒精性肝炎,8%-29%患上肝硬化。

第2、怕熬夜

中醫學說:「靜臥血歸肝」。

身體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時,肝臟會有血液回流,從而滋養肝細胞,幫助肝臟自我修復。

而且長時間熬夜,會消耗大量肝臟血液。肝血不足時,易出現眼乾,記憶力減退等多種表現。

第3、怕霉變食物

發霉的食物也是引起肝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直到1973年,黃麴黴毒素才被列入「一級致癌物質」中,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直接攝取20 mg,可以導致70 KG的成年人死亡。

這類毒素經常出現在霉變的玉米,花生等農產品,發苦的堅果,腐爛的水果中。所以,平時的節儉要注意一個「度」。

1、以茶代酒

夏日炎熱,適當喝水可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有助於肝臟排毒。

平常要保護肝臟的健康,可以多喝幾杯菊花茶——知里菊。

知里菊是一種產自古懷慶府的亞種懷菊,因富含類黃酮、硒、膽鹼等元素,又被成為「菊花中的貴妃」。

硒元素: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增強肝臟的抗氧化,並幫助修復受損的肝細胞;

膽鹼:親和脂肪,對脂肪分解有益,可以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類黃酮:能幫助清理身體中的自由基,減少血管損傷。

備好開水泡服,方便快捷,沒事來點,肝臟悄悄變年輕。

2、少生氣、少久坐

生氣能使身體產生一種有害物質——兒茶酚胺,它能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使血糖升高,增加脂肪酸分解,從而增加血液和肝臟細胞中的毒素。

保持好心情,少發脾氣,儘量不讓自己出現負面情緒,不僅能養肝,還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另外,少坐多運動可加速能量消耗和脂肪代謝,對脂肪肝有預防作用。

3、健康飲食

肝臟不好的人,之所以會產生厭油感,是因為膽汁在體內分泌異常,不能及時分泌出體內脂肪。

中醫學說:「綠經入肝」。每天吃一些綠色食品,對肝氣的循環和代謝有一定幫助,並促進肝臟的解毒,消除疲勞,緩解肝鬱。

如菠菜、西藍花、萵苣、油菜等綠色食品,常吃對肝有滋養作用,為肝臟供給必要的營養,對保護肝臟的健康非常有益!

肝癌本身不是感染源,腫瘤也不會通過呼吸、接觸等途徑傳染。

但我國肝癌多以肝硬化為主,在對肝癌進行治療的同時,還應對肝癌本身進行治療,包括對肝炎病毒的防治,以及對慢性肝炎的治療。

所以,肝癌是由肝炎病毒及相關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值得我們關注。

平安好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542a7d479cfdc81f375c8cbd051d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