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紅健康課堂 | 秋季氣虛怎麼辦?

2023-10-22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閆玉紅健康課堂 | 秋季氣虛怎麼辦?

秋季時,氣虛體質人群特徵最明顯

到了秋天,有一種體質是反應最明顯的,就是氣虛體質。

中醫認為,秋天為肺氣所主,如果人體肺氣比較充足,到了秋天,會有種宏圖大志的感覺。但是氣虛的人在秋天,就會覺得悲悲怯怯,甚至呼吸都覺得有點不暢,胸悶氣短——這就是典型的氣虛表現。

肺主一身之氣。到了秋天,本來應該肺當令了,假如人體肺氣不夠,氣就不能夠輸送到全身,不能夠主一身,所以人體就會感覺特別明顯。

除了呼吸不暢、呼吸不夠力的感覺之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容易疲勞,面色感覺一層浮浮飄飄的白色,甚至有點反光的、有點水腫的白——這是氣虛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

氣虛體質人群還會表現出說話有氣無力,晚上睡不沉,白天沒精神,大便比較溏瀉。因為氣虛後,人體脾胃的氣是不足的,所以消化不好,人比較疲勞,肌肉比較容易松,整個狀態就是鬆鬆散散的。

另外,這部分人的手掌心都比較熱。因為氣虛的人,氣不能很好地固攝在臟腑,反而容易浮躍在外。有些人手腳心發熱,有些頭上冒汗,其實都是氣虛的表現。

氣虛如何「補」?

黃芪、人參都是很好的補氣食材。如果單純只是氣虛,可以使用黃芪補氣、提氣,一些中氣下陷、覺得有氣無力、不容易上火的人,可以直接吃黃芪。而容易上火的,睡眠不好,有陰虛火旺的症狀的同時,還伴有氣虛,則可以吃五指毛桃,也就是廣東的南芪。

黃芪可以提高免疫力,也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大概一天使用5-10克。五指毛桃用來煲湯比較多,一家人都適用,30克以內都可以。但是,因為黃芪提氣量很強,如果本身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等基礎病的人群,沒有辦法辨別自己到底是不是單純氣虛,那就不建議服用了。因為黃芪有個特點,小量使用可以升血壓的,如果使用30克以下,本身又有高血壓就不太適合用。

如果另外還伴隨著口乾舌燥,不但氣虛還有一些衰老的表現時,則可以用人參,既可以養氣,又可以養陰,每天含幾片人參,也很補氣。

圖片/網絡

供稿:「花城FM」公眾號

執行編輯:黎 妍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4211a55f9814b22fb80b00759a61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