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長沙百奧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奧雲)完成了綠葉投資參投的天使輪融資;2021年,企業完成了Pre-A輪融資,融資額達數千萬元人民幣,該輪融資由和玉資本領投,凱泰資本跟投。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善百奧雲智能育種平台的功能,打造大數據技術應用於農業育種的案例,並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百奧雲創始人王冰冰表示,感謝和玉資本及凱泰資本的支持,也特別感謝天使輪投資機構綠葉投資的信任。我們經過4年多的發展,成功開發了國內首套商業化智能育種軟體,在隆平高科全球玉米育種團隊得到了深入應用和驗證,並逐步被國內其它種業公司和農業科研單位所接受。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玉米和水稻等農作物公共數據,通過強大的生物信息分析和機器學習建模等手段,挖掘對育種有價值的成果。未來我們將加強人工智慧算法和應用研究,推動育種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幫助育種家高效培育更多優秀品種。
和玉資本創始人曾玉表示,育種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縮周期、提效率、降風險是當前育種業急需解決的行業難題。百奧雲團隊深耕智能育種行業多年,致力於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解決行業難題,其商業化智能育種軟體以數據為驅動,彌補了國內智能育種產品的空白,領先服務行業頭部客戶。和玉資本一直在農業科技投資領域深耘,鼎力支持前沿技術發展,堅定支持頂級創業家,相信百奧雲能夠在智能育種領域持續創新,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農業人工智慧企業。
凱泰資本投資團隊認為,隨著測序技術的進步和計算機底層算力的增加,MAS、GWAS、GS等技術正逐漸顛覆古老的育種流程,使其變革為數據驅動的產業。然而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所有育種企業的共同參與,使數字化的力量滲透到種質-突變-篩選過程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我們認為百奧雲是一家非常有價值的企業,其通過服務幫助企業建立數字化育種體系,促進了行業變革的腳步。我們也很榮幸能夠參與到百奧雲本輪融資當中,希望能與優秀的企業家和資本共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使我國由育種大國真正成為育種強國。
近期,百奧雲公司創始人、總經理王冰冰接受了35斗的採訪,就行業趨勢、企業發展、未來規劃等作了深入介紹。
圖:百奧雲創始人、總經理王冰冰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一、百奧雲團隊——一支由專業人士打造的隊伍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作為一家從事智能育種的高新技術公司,百奧雲團隊的人員組成也盡顯專業。
公司創始人、總經理王冰冰,畢業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獲遺傳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從事種業研發和智能化育種軟體的開發工作。在企業的工作經歷讓他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2018年,王冰冰創立百奧雲,並組建了一支由農業、生物和IT專家聯合組成的高學歷、高素質團隊,團隊成員專業技能涵蓋生物信息、統計分析、數據管理、軟體開發、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機器學習和圖像識別等眾多領域,目前,企業主要為種業公司和科研單位提供育種數據管理分析服務。
談及成立百奧雲的原因,王冰冰為我們講述了其間的緣由。2017年,種業巨頭杜邦和陶氏合併,隆平高科聯合中信農業收購了陶氏巴西子公司。在收購洽談過程中,陶氏堅決不肯出售其育種決策軟體。鑒於軟體對國際育種團隊的重要性,隆平決心搭建自己的育種軟體,遂委託王冰冰赴巴西先後進行數次調研。
「這是我們擅長的事情,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做好這件事,讓育種不被『卡脖子』。」在與國內外玉米育種專家進行深度交流之後,王冰冰團隊「快准狠實」地捕捉到了項目的切入點和痛難點,以數據為驅動,結合專業的分析挖掘工具和可視化展示,開發出一套基於表型數據的育種決策系統,順利地完成了項目的交付。
放眼全球,國際種業正從分子育種的3.0時期逐步過渡到大數據智能設計育種4.0時代,通過使用基因組測序+大數據建模的方式極大提升了育種的效率和遺傳增益。國內的育種家對智能育種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加之基因型檢測的成本不斷走低,智能育種將成為主流。智能育種行業正在時光的洪流中從0到1汩汩前行,市場傳遞出的信號讓王冰冰意識到用大數據推動育種的時間節點已然到來,百奧雲,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二、多品類產品——以軟體產品為抓手,為客戶提供智能育種解決方案
目前,百奧雲已經開發出智能育種平台和多組學資料庫等產品,多品類的產品矩陣也為百奧雲向客戶提供智能育種解決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為用戶提供了可信賴的服務保障。
百奧雲開發的智能育種平台,貫穿育種數據採集到育種數據的信息化管理、統計分析以及機器學習建模、再到育種預測的全過程,是一個專注於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專業平台。企業視野與國際齊平,已達到世界一流的產品水準。
智能育種平台中的育種表型數據系統和基因型大數據系統可謂是百奧雲的「人氣選手」,為數據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支撐。
傳統方式下進行的育種,對育種人的經驗有著嚴重依賴,品種的選取、決策的邏輯,也僅憑「經驗」二字便匆匆帶過。在此方式下,育種的傳承成為了業界的「老大難」問題。
但如果讓數據「活起來」,該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百奧雲育種表型數據系統能夠輕鬆整合多年、多點的育種表型數據,並應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系統採用了分析自動化和數據驅動可視化的設計模式,直觀呈現數據背後的意義,助力企業快速、高效地完成對育種數據和材料選育的信息化管理,幫助用戶從多個產品中篩選出最優秀的品種、做出最佳的育種決策。
同時系統還整合了多個深入分析工具,包括區域適應性分析、性狀穩定性分析及性狀間關聯分析等,通過分析比較品種間、品種與對照在不同區域的適應性和穩定性,幫助企業定位品種適應的區域,為精準銷售提供數據支持。
圖:表型數據系統介面 圖片來源:受訪人供圖
基因型大數據系統,則是數據資產的「挖掘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測序檢測成本也在不斷下降,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大量的數據從更加低廉的花費中產生。面對如此龐雜的數據,常規的關係型資料庫想要對數據進行管理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百奧雲針對性地打造了基因型大數據系統,應用大數據技術,採用分布式資料庫架構,支持儲存和管理海量(百億級)SNP標記基因型數據,真正實現高擴展、高可靠、高性能。
系統秒級的快速檢索功能,能支持查看指定材料在特定區間的基因型,且檢索速度不會隨著數據量增加而變慢。內置的基因型分析工具,可以在整合SNP位點信息、材料信息、基因型數據管理、直接比較材料之間差異、品種真實性鑑定、目標基因檢測、定向改良和基因聚合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全基因組選擇模塊是百奧雲智能育種平台的一大亮點。通過無縫整合表型和基因型數據,系統可應用多種算法進行專業模型構建和驗證,並可管理用戶自行訓練的模型。育種家對育種材料取樣進行基因型檢測後,即可應用系統內的算法,較準確的預測和模擬材料田間的性狀表現(如產量、含水量等),從而節省大量的田間工作和成本。
圖:基因型大數據系統介面 圖片來源:受訪人供圖
百奧雲也在積極地完善智能育種平台產品線。面對育種中的其它環節,企業還推出了種質資源管理系統、多組學資料庫以及百奧E采等產品,服務於智能育種的全產業鏈。多款產品相輔相成,打造了智能育種全流程的「多功能工具包」,為百奧雲行穩致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市場上,好的產品從來不缺追隨者,當前,百奧雲主要為種業公司和科研機構提供軟體產品和數據挖掘服務,已與隆平等大中型種業公司形成合作關係,產品還遍布湖南省農科院、河北農科院、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及江西農科院等多家省級農科院體系。
圖:百奧雲產品總監周斌及河北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相關人員在河北進行項目驗收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圖:百奧雲產品總監周斌跟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客戶交流系統功能和使用情況
王冰冰表示,未來,百奧雲還會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加入更多智能化的功能,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的方便和快捷,省去育種過程中冗雜繁多的工序,徹底變革當前「靠經驗吃飯」的育種方式。
三、從遙不可及到腳踏實地,百奧雲要把智能育種帶到田間地頭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和發展,王冰冰表示,在未來的10年,要將百奧雲打造成為一家國際一流的農業人工智慧公司,以AI為重點,打造百奧雲的核心競爭力,並在此過程中,提高育種家對智能育種技術的接受度和使用率,最終提高育種效率。
種業科技賽道上,各「參賽選手」早已蓄勢待發,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不可不謂是「金餑餑」。種子品種的基因型數據、在各個測試點中的表現數據、在培育和推廣過程中產生的栽培方面數據、對不同環境的適應性數據……這些數據對於種業銷售及下游的農業服務和種植管理都能提供支持。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不同市場上消費者對未來食品的需求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化,這些信息將對精細化新品種培育進行反饋和指引,從而也對智能育種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冰冰表示,農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未來,在全球人口增加這一大趨勢下,如何用更好的技術來培育更好的品種,是在未來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需要無數人為之努力和奮鬥的事情,為廣大育種人降本增效以及對目前海量數據的整理與結合併建立更加準確的預測模型,將「三分運氣」的小機率轉變為「滿分數據」,仍然是後續百奧雲需要優化的點。
「高、精、尖的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們想將手中的技術帶到田間地頭,真正地造福廣大農業從業者,讓技術造福於農業這片熱土。」王冰冰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488f4b8bb3dab563562d6d4792730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