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讓「四下基層」蔚然成風

2023-11-20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讓「四下基層」蔚然成風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當前,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紮實推進。相比第一批,第二批主題教育層級下移、同群眾聯繫更緊密,面對的矛盾問題也更複雜。黨員幹部要擺正姿態、放下架子,堅持弘揚「四下基層」好作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直奔基層、直面群眾、直擊矛盾,在「下」中有所作為、有所成效,以實實在在的成果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真正惠及民生。

這是9月27日拍攝的大理蒼山腳下稻田景觀。新華社照片,大理(雲南),2022年9月28日。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下基層要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四下基層」,下的是基層,到的是民心。「下基層」的重點在於把群眾呼聲「置頂」、群眾願望「揣手」、群眾疾苦「掛心」,始終貼近群眾需求來辦事。群眾需求就是「第一信號」,黨員幹部要放下「官架子」,勤說「群眾話」,帶著感情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將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觀,堅持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強化服務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心上事」,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下基層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方向」。「潛龍在草野,高手在民間。」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教材,群眾是最好的老師。群眾處在基層第一線,對問題與矛盾觀察得更直接、了解得更具體。黨員幹部要打破「辦公室思維」,堅持真開門、開大門,帶著問題下一線,善用信訪接待、走訪座談、民生熱線等多種方式,讓群眾參與,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圍爐夜話」,注重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提煉發展的「金點子」。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好群眾這面鏡子,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對日常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避免「自說自話、自彈自唱」,進而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下基層要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衡量幹部下基層搞得好不好,成效轉化率高不高,關鍵是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解決問題到不到位。只有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黨員幹部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緊盯問題清單不放鬆,敢於負責、敢於碰硬、敢擔風險,對群眾「燃眉之急」問題,並且短期能夠解決的,立行立改、馬上就辦。對一時難以解決、需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要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繪好「施工圖」,排出「進度表」,當好「施工隊長」,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

作者:徐瑋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委組織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4310e5848c6f1b0c1c09313ee18c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