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11年12月19日,朝鮮官方忽然宣布了一條爆炸性新聞——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已經去世。
這個消息引起了各國震動,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隨後一系列消息更讓人們意想不到。
驚天新聞
原來,金正日的去世時間是2011年12月17日8點30分。
然而,51個小時之後,全世界人民才知道金正日去世的消息。
這實在有點反常,一個國家領導人去世,本該第一時間向全世界公布,而朝鮮竟然拖了這麼久,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說,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對朝鮮隱瞞消息的反應是好奇,那麼,朝鮮的死對頭韓國對此則表現出了憤怒。
原因是,多年來韓國往朝鮮安插了大量的間諜,這些間諜隨時監控朝鮮高層的動向。
然而,讓韓國高層震怒的是,金正日去世這麼大的消息,韓國的間諜竟然完全沒找到一條有用的情報。
最後,韓國高層還是從朝鮮的新聞報道里,看到了這個對他們至關重要的消息。
從政治利害關係而言,金正日去世必將引起朝鮮國內動盪,這對韓國來說是百年不遇的機會。
眾所周知,朝鮮和韓國都想要將對方除之而後快,讓自己成為朝鮮半島上唯一的政權。
只不過,雙方之間雖然鬥爭的有來有往,卻始終沒有辦法給對方造成致命的打擊。
朝鮮雖然一直被世界各國孤立,但是,在金家幾代人的鐵腕統治之下,政治一直還算相對平穩。
何況,朝鮮的軍事力量又遠遠超過韓國,所以,對韓國來說,朝鮮的存在讓他們如芒在背。
在韓國看來,想要徹底顛覆朝鮮的政權,從他們的領導人下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可是,朝鮮幾代領導人都表現的非常慎重,出門有大量的保鏢,韓國很難直接對他們動手。
那麼,唯一的機會就是等到領導人突然去世,政權動盪的那段時間,搞一些小動作。
可是,韓國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51個小時,足以讓金正恩平定一切,沒有給韓國留下任何可以操作的空間。
大好的機會,白白錯失,於是,不僅韓國政府怒氣沖沖,就連韓國不少民眾也提出了抗議,認為花這麼多納稅人的錢養了一群廢物特工,簡直是自討苦吃的行為。
甚至有人要求駐紮在朝鮮的特工,把錢還回來。
當然,這些混亂就和朝鮮無關了。對於金正恩來說,從父親手中接過政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行差踏錯,等待他的就是萬劫不復的命運。
畢竟,朝鮮的敵人不僅僅是韓國,還有韓國背後一整個西方勢力。
朝鮮國內也有很多人虎視眈眈,想要把金正恩拉下馬來,自己取而代之。
在這樣群狼環伺的情況下,年輕的金正恩能夠有驚無險的度過,已經可以看出,這個人並不簡單。
推遲公布死訊的時間,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在金正恩的授意之下完成的。
畢竟,沒有領導人的指示,誰也不敢擅自隱瞞這樣一個大新聞。
在金正日去世之前,人們對金正恩真正的政治水平一無所知。因為,朝鮮整個國家都太過神秘,領導人的親人們在走上政治舞台之前,背景資料也很難被外人獲知。
不過,隨著近幾年來,金正恩在國際舞台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人們也就愈發的了解他的過去。
不少人感嘆,金正恩的確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動物,金正日選他做接班人,大概也是看中了他的天賦。
繼承人選
1984年出生的金正恩,是金正日的第三個孩子,前面有兩個哥哥的情況下,人們並不認為這個出生過晚的孩子會成為接班人。但事實證明,能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作為一國領導人的兒子,金正恩受到的自然是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在學校里,他永遠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僅僅依靠父輩的光環,顯然不夠。
金正恩九歲那年,金正日便決定將這個兒子送去瑞士留學。
為了保證他的安全,金正恩被偽裝成一個朝鮮普通外交官的兒子。
從此之後,金正恩便開始了他漫長的留學生涯。
由於身份保密,所以他在國外,不能過著人們想像中那種張揚奢侈的生活,恰恰相反,他如同所有的普通人一樣,在國外平靜的度日。
雖然不像在朝鮮時那樣受關注,但他在學校里,依然受到不少人的歡迎。
據說,金正恩的籃球水平很不錯,在學校里參加過校隊比賽,回到朝鮮之後,籃球也是金正恩最愛的娛樂活動。
朝鮮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是封閉而神秘的國家。
但事實上,出身於朝鮮最大權力家族的金正恩,卻並不像人們印象里的朝鮮人。
相反,他在學校里表現的相當外向,參加了很多社團,精通多種語言熱愛運動,對於西方文化,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的興趣。
等到金正恩回到朝鮮國內,便與哥哥們一樣,跟隨在父親的身後學習政治事務。
也就在這一時期,他在父親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很多人都說,金正恩是最讓金正日滿意的孩子,因為他們父子兩個不僅最相像,而且,金正恩身上有他兩個哥哥沒有的韌勁和衝勁。
對於自己的前兩個孩子,金正日當時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意。
金正男
金正日的長子金正男,原本被人們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
可問題在於,金正男身份不清,有私生子的嫌疑,讓他來接班,本來就會引起議論紛紛。
而更要命的是,金正男的政治理念和父親也有嚴重的衝突。
金正男曾經公開稱讚過中國的改革,又表示反對世襲式的政治,如此公然與父親唱反調,最終他被踢出了繼承人名單。
在金正男退場之後,人們把目光又移向了金正日的二兒子金正哲,可這個孩子的表現,同樣讓金正日失望。
在2004年,金正日曾經將這個兒子,任命為朝鮮勞動黨組織指導部的第一副部長。
金正哲坐上了這麼重要的職位,人們以為這就是接班的前兆。
可是,金正哲的能力顯然擔不起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並沒有如父親所期望的那樣做出一些成就,反而荒廢工作、庸庸碌碌。
據說,他還沉迷於電子遊戲。
同時,金正哲的性格比較懦弱,不具備一個領導人應有的魄力。
最後,金正哲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時不時就要住院接受治療。
這樣幾項加起來,最終讓他也失去了繼承人的資格。
關鍵時刻
連續兩個兒子培養失敗,金正日的內心想必非常鬱悶。
不過,好在他還有一個兒子,那便是成為最後贏家的金正恩。
金正恩顯然比他的兩個哥哥更有野心,更符合父親的期望。
不過,在2008年之前,對於接班人的事情,金正日依舊在猶豫。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金正恩的年齡實在太小,一個年輕人要走上政壇,必定要遭受很多懷疑。
另外,金正恩的出身可能也存在問題。
他的母親據傳有日本血統,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可能會激起朝鮮一大部分人的反對。
如果沒發生什麼變故,也許金正日會一直猶豫下去。
可是,2008年,金正日突發腦溢血,險些送命。
雖然最後金正日被搶救了回來,但是,這次重病讓金正日的心態,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
生死有命,金正日預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支撐不了幾年。
在這種情況下,接班人的問題必須早早確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安全。
而此時此刻,隨著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先後出局,金正日其實已經沒有多少選擇。
所以,他只能用手中的全部資源,去培養自己最年幼的兒子金正恩。
金正恩陪同父親出席公開場合的次數愈發的頻繁。
2009年,在朝鮮政壇內部,金正恩繼承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經確立了下來。
可這僅僅是第一步,金正恩還需要讓更多的人信服自己的身份。
然而,此時,金正日的身體狀況已經越來越糟糕,縱然想給兒子鋪路,剩下的時間也實在不多。
所以,2009年之後,人們明顯能感覺到金正日和金正恩的焦急。
在這期間,金正恩或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那就是他的父親隨時有可能離開人世,而不到30歲的他,也隨時有可能成為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只是,外界的懷疑從來沒有停止過,畢竟,金正恩還沒有真正展現過自己的政治手腕。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2011年12月17日。
這一天,金正日外出視察,可誰也沒想到,由於過度勞累,金正日在行進的列車上停止了呼吸。
此刻,千鈞的擔子落到了金正恩的身上。
不得不說,金正恩的反應很快,因為,他迅速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推遲宣布父親去世的時間。
政治天賦
在父親去世的一兩天時間裡,金正恩必須完成權力的過渡。
所以,關於金正日的死訊,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金正恩以一種強硬的態度封鎖了消息。
朝鮮國內的保密措施的確是一等一的,而且,金正恩的心腹們也都足夠忠誠,以至於各國的間諜們沒有聽到一絲風聲。
19日,當確定自己不會受到重大威脅之後,金正恩才終於放出了消息。
在生米煮成熟飯的情況下,他的敵人們只能另作他想。
可這並不意味著金正恩是安全的,朝鮮政壇里那些被他稱之為前輩的人,以及他身邊無數的親朋故交,此刻都各懷心思。
而西方媒體在震驚之後,選擇了看熱鬧,他們紛紛評價金正恩年輕稚嫩,缺乏政治經驗,並預言可能一兩年內,人們就會聽到關於這位新領導人的壞消息了。
可是,從金正日去世之後,金正恩的一系列手段來看,他絕不是西方媒體口中所說的年輕稚嫩,相反,他表現出了超乎年齡的老謀深算。
消息的封鎖穩住了他所有的敵人,韓國、美國沒有找到機會幹涉朝鮮的內政。
雖然,金正恩封鎖消息的做法引起了很多質疑,但從結果來看,這樣做無疑是值得的。
而且,接過權力沒多久,金正恩立刻對軍隊進行了清洗,同時,抓捕了自己的姑父張成澤在內的一眾軍隊高官。
金正日時代的元老們,被新任領導人這一番動作嚇得惶惶不安。
人們看得出來,金正恩不僅很有魄力,而且也的確有操縱軍隊的能力,很快,金正恩將軍隊的權力收歸到了自己的手中。
對於朝鮮這樣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只要能夠掌控住軍隊,很多事情就都是小問題。
所以,人們驚訝的看到,年輕的金正恩一步步成為了朝鮮毋庸置疑的統治者。
雖然這些年來,依舊有無數人想要顛覆金正恩的統治,但所有人都無功而返。
人們不得不承認,金正日選擇金正恩作為接班人是正確的。
也許他是個很有爭議的領導人,但至少在他的統治下,朝鮮依然是一個穩定獨立的國家。
而且,作為一個政治家,直到現在,金正恩依然稱得上年輕。
所以,在未來幾十年,他可能會給朝鮮帶來更多的新變化,一切都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李菁《金正恩的接班史》
銳視界《全世界都小瞧了金正恩》
鳳凰網《金正恩的「新平壤」》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