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軒高科、永太科技合同糾紛爭議點:為何一定要用關聯方代為採購?

2023-12-22     時代財經

原標題:國軒高科、永太科技合同糾紛爭議點:為何一定要用關聯方代為採購?

圖片來源:圖蟲

昔日合作夥伴,轉臉對簿公堂。

永太科技(002326.SZ)與國軒高科(002074.SZ)近日的合同糾紛再次印證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

日前,永太科技先後披露兩條公告。其一稱,公司起訴國軒高科子公司肥東國軒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肥東國軒」)及其關聯方合肥干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肥干銳」)違約;其二,稱公司有約2億的資金帳戶被銀行凍結,原因初步判斷為肥東國軒與公司關於買賣合同糾紛事宜向合肥中院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所致。

12月21日,國軒高科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證實,永太科技資金帳戶被凍結確與其公司有關。

「我司已關注到永太科技的公告。我司旗下子公司肥東國軒與浙江永太科技的糾紛屬於合同糾紛,我司於2023年11月向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立案並依法凍結對方帳戶資金,最終結果以法院判決為準。」上述國軒高科人士稱。

六氟磷酸鋰跌價或為誘因

公開資料顯示,國軒高科於2015年借殼東源電器在深交所上市,總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之一。

永太科技則於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橫跨醫藥、農藥、鋰電三大領域,其中,鋰電業務的主要產品為六氟磷酸鋰。

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關鍵原材料之一,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需求量一度十分旺盛,產品曾供不應求,不過,2023年以來,該原料受周期影響,跌價較為嚴重。

據永太科技公告,在2022年初,永太科技與肥東國軒簽訂《物料採購協議》,協議涉及物料為六氟磷酸鋰及碳酸亞乙烯酯,協議雙方約定了具體採購事宜以及違約責任。此外,肥東國軒也支付了2億的保證金。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六氟磷酸鋰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市場相對火爆。數據顯示,2022年初,六氟磷酸鋰價格高企,一度達到56.5萬元/噸。

半年過後的2022年6月,永太科技同意肥東國軒以委託合肥干銳採購的方式繼續履行合同。此時,六氟磷酸鋰的平均價格約為24萬元/噸。

進入2023年,六氟磷酸鋰價格急劇波動,最新數據顯示,六氟磷酸鋰價格已經跌至7.25萬元/噸。

12月21日,隆眾資訊六氟磷酸鋰分析師於佳莉告訴時代財經,近期受新增產能不斷投產、原料碳酸鋰價格持續陰跌以及下游需求疲軟難改等利空因素影響,六氟磷酸鋰的價格持續震盪下跌態勢。

「當前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已經低於上半年四月份的最低價(8.40萬元/噸),這也是創了近三年以來六氟磷酸鋰的歷史新低,並且價格短期內還有進一步下跌的預期。」於佳莉表示。

2023年4月及12月,肥東國軒先後兩次委託律師向永太科技發函,要求返還預付2億保證金。

永太科技認為,肥東國軒在合同履行中,為謀取不當利益,企圖違約索回預付保證金,合肥干銳則協同侵權,兩家公司行為導致永太科技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至於相關細節,永太科技相關負責人於12月21日告訴時代財經:「一切以公告為準。」

關聯方代為採購成爭議點

此次糾紛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2億保證金。目前,這筆資金在永太科技的帳戶中,且據公告,資金已被銀行凍結。

國軒高科方表示,2023年11月,公司就已經向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立案並依法凍結永太科技帳戶資金。永太科技方則公告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12月18日晚),公司尚未收到合肥中院的任何相關法律文書。

事實上,除保證金被凍結一事外,關聯方代為採購是此次合同糾紛的爭議之處。

「為何國軒新材料(肥東國軒)要委託干銳科技採購永太的產品!」在國軒高科的股吧里,有股民提出質疑,「問題是~為何不直接向永太買,而多一個中間商呢!」

圖片來源:國軒高科股吧

根據永太科技公告,2022年6月,公司同意肥東國軒以委託合肥干銳採購的方式繼續履行合同。《授權委託書》明確:肥東國軒同意合肥干銳作為受託方與原告履行《物料採購協議》。「合肥干銳作為受託方與原告簽署的一切文件和處理的與之有關的一切事務肥東國軒均予以承認,且產生的所有責任與義務均由肥東國軒承擔。」

國軒高科的財報顯示,肥東國軒是其全資子公司,合肥干銳是其控股股東之一南京國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企業,李縝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天眼查資料顯示,合肥干銳的背後也是李縝。

圖片來源:天眼查

也就是說,合肥干銳雖然是國軒高科體外的一家企業,但是同樣隸屬於國軒高科的實際控制人李縝,二者為關聯公司。

2022年初,作為國軒高科子公司的肥東國軒向永太科技支付2億保證金,該筆資金為上市公司資產。

而2022年6月後,作為國軒高科關聯方的合肥干銳繼續履行合同,但此時,保證金仍是國軒高科墊付的2億元,這一操作是否合理?是否屬於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

12月21日,某法律界人士告訴時代財經,「上市公司集團內部(包括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安排非常複雜,沒有看到完整的交易文件,沒辦法輕易下結論。」

國軒高科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不存在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非經營性占用資金。

但是,國軒高科為何一定要用合肥干銳代為向永太科技採購,而不是肥東國軒繼續直接採購呢?對於案件相關細節問題,國軒高科方表示「在法院判決前不便多說。」

從行業角度來看,此次糾紛也引發了市場對鋰電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有分析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鋰電材料產業鏈競爭加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更加脆弱,類似糾紛可能會增多。

12月22日,國軒高科以上漲0.99%報收20.40元,永太科技以上漲1.37%報收11.12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335909ef62f4797a1a87ea6786c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