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
就有網友發來「賀電」
說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上
看到了咱們家鄉淳安的消息啦
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8月5日至9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調研組到淳安縣調研「宜居縣城」、「宜居鄉村」建設。
實地考察調研了茶苑小區、圓夢小區等保障房建設,如意巷、騎龍巷、新安大街等老舊小區改造,千島湖珍珠廣場等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建設,以及楓樹嶺鎮下姜村宜居鄉村建設。
調研組看到千島湖鎮老舊小區、商業街面貌煥然一新,生機勃勃,稱讚說:「千島湖的老舊小區改造走在了全國的前面,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值得全國各地學習!」
2013年,千島湖鎮通過專家評審,成為我國第一個「宜居縣城」,定位「中國景觀生態型宜居城市典範」。
城市的有機更新,不應該忘卻因時光蒙塵的角落。老舊小區改造,在淳安已經進行了9年多。近年來,淳安縣通過「微設計、微保障、微旅遊、微治理」的「微改造」方式,針對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公共實施不配套、公用服務不完善、物業管理硬體不足等問題,實行菜單式服務。
菜單包括三部分
1
綠化、管道、水體、停車、道路、建築和各類公建配套等6個方面15個子項目的老舊小區改造菜單;
2
家政服務、商務、中介、維修等個性化服務菜單;
3
黨員服務社區菜單。
針對群眾呼聲比較大、意見比較多的事項,投資315萬元建設一批可容納800輛電瓶車充電的充電設施,投資450萬元,在千島湖鎮老舊小區內增加消防水帶2900根,消防水槍1450把,滅火器2550個;維修消火栓1427處,增設、修復消防用水管路11處。
淳安縣2010年開始啟動縣城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截止目前改造提升9個社區42個區塊總面積179萬方。2010至2019年間,千島湖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16771戶,約占縣城總戶籍數的56.8%,切實提升了百姓宜居水平。
快看,這些對比圖告訴你變化在哪
紅樓改造前
紅樓改造後
騎龍巷22號改造前
騎龍巷22號改造後
千島湖最大的保障房小區茶苑小區共有1763戶,包括經濟適用房、公租房、廉租房、人才房等四類保障房。
2003年至2019年間,淳安縣共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6550餘套,建設面積達56.1萬平方米,縣城居民總人口20%多近2萬名群眾實現安居願望,切實解決了縣城居民住房困難。
不僅要住得進,還要住得起、住得好
淳安如今建成的保障房小區
人們能獲得和商品房小區幾乎相同的
專業物業服務
實在是太幸福啦~
今後,淳安還將推行「訂單式」物業服務
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
進一步提升保障房小區精準化物業服務水平
和政府公共管理水平
生活在淳安實在是很幸福呀
為咱們家鄉點個贊吧~
版權歸淳安發布所有,轉載須告知!
來源: 海外網 縣住建局
圖片:王建才等
淳安縣千島湖傳媒集團編髮
編輯:周雅婷
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