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明前的長江三鮮、洲八樣野菜、明前螺……江蘇揚州的春天裡,清明節是一個完美的轉折點,清明節前的一切風物都具有完美的風味,演繹著舌尖的寒與暖。
青團:與粽子一樣有了甜咸之爭
青團
冬至後105天為寒食,先寒食,後清明。寒食有淒風苦雨,以斷火、冷灶為氣氛。早時民俗中的斷火三日,其實是為了清灶,以新火換舊火。三天不用火,稱為「冷節」,吃冷食以清理腸胃。青團是寒食節的代表之一。2020年,芥末魚鬆、刀魚、芝士牛肉、培根芝士雞絲、鹹蛋黃流心等是鹹味青團中的「新寵」,甜味青團中有黑芝麻、榴槤、草莓、奶黃椰蓉等,一時間有青團、粽子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覺。
野菜:薺菜、香椿、野蒜出鏡率最高
香椿餅
薺菜、香椿、馬蘭頭、枸杞頭、野蘆蒿、野蘆筍、野茭白、洲芹菜、鰱魚苔、地藕、柴菌、蒲公英、菊花腦……清明時節,各種野菜上市。野蘆蒿炒火腿、野蘆蒿炒香乾、紅油野蘆筍、野蘆筍燉湯、野茭白火腿蛋湯、涼拌野茭白、鰱魚苔燒肉等野菜做法,讓人垂涎三尺。
明前螺:賽大鵝,此時還能艷壓小龍蝦
螺螄
清明前後,春暖花開,大地復甦,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俗話說「清明螺,賽過鵝」,青殼螺肥而不膩、韌而不老、不受污染,是螺螄中的上品。此時,揚州本地產的小龍蝦還只有1塊錢硬幣大小,從風味和口感上說,明前螺螄還能艷壓小龍蝦。
刀魚:餛飩成為當下主角
刀魚餛飩
作為長江三鮮之首,刀魚中的江刀一直是佼佼者。如今長江禁止捕撈,湖刀占領市場,刀魚餛飩成主角。
河豚:一不小心搶了刀魚風頭
老饕們都知道,按照時令,清明節前吃刀魚,清明節後吃河豚。隨著長江禁捕,養殖的河豚加了雞、蹄湯燉煮一樣鮮美,一不小心就搶了刀魚的風頭。
鰣魚:「長江三鮮」中數它最嬌貴
長江三鮮中的鰣魚,是餐飲行業消失已久的食材,可見它最為嬌貴。據了解,鰣魚在海里叫響魚,只有在洄遊到長江產卵時候叫鰣魚。目前市面上的鰣魚都是養殖貨。
明前茶:一芽一葉的綠楊春最完美
春茶
清明節之前,天氣回暖,茶樹出芽,一芽一葉的揚州本地春茶綠楊春最完美,被稱為明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