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總裁們都在忙著跑路嗎?
9月2日到9月6日,短短5天,理想汽車執行董事兼總裁沈亞楠先後減持100萬股理想汽車股票,累計套現1316.38萬美元(約9164.77萬人民幣),他個人的持股比例也從1.74%掉到了1.71%。
其實自去年12月6日開始,年薪3600萬的沈亞楠就已經多次拋售理想汽車港股股票。目前他的持股量已經從3200萬股下降到了2900萬股。
上次敢這麼瘋狂套現的總裁,還是恆大年薪2個億的「打工皇帝」夏海鈞。
而沈亞楠的接連套現,也讓外界忍不住猜測,他是不是準備跑路了呀……
在汽車圈裡,理想汽車一向是「穩健」的代名詞,看起來好像什麼也不突出,但提到新能源車總是繞不過它。
論時機,理想汽車不是入局最早的;論名氣,理想汽車不是最拉風的。但你總能在造車新勢力的名單里找到它,跟蔚來、小鵬比起來,它好像也沒差太多。
只可惜,再穩健的成績,也經不住理想汽車的騷操作。
理想汽車有一款主打產品「理想ONE」,這款車絕對是理想的王牌,自從2019年面世以來就一直穩居銷冠。截至今年6月,理想ONE的歷史累計交付量達到了184491輛。
本來吧,手裡有這麼一張王牌,好好賣車就完。但理想偏不,他們偏要搞騷操作。
此前,理想ONE的售價是34.98萬元,7月份,理想汽車的車主們剛用原價提了車,結果沒想到,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理想汽車突然在8月中旬宣布理想ONE將升級換代停產。
汽車停產可不是個好消息,更可氣的是,理想ONE的售價隨後就下調了2萬元。
這一通操作下來,搞得之前買車的人像個傻子似的。
在理想ONE宣布停產之後,它的二手車價格也大幅下降——有車主將自己的車開到二手車市場評估,在理想汽車宣布停產前,市場給出的評估價是29萬,而在宣布停產後,這輛汽車就只值20萬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理想汽車第一次搞騷操作了,去年5月他們還突然宣布升級改款理想ONE,就已經坑了一波老車主。
如今故技重施,著實把新老車主都噁心得夠嗆。
在這樣的騷操作之下,理想汽車8月銷量呈現斷崖式下跌,一共只賣出去4571輛,比今年4月受疫情影響時還要低。
月銷不上萬,基本涼一半。
這麼多年了,理想汽車真正能稱得上拳頭產品的也就一個理想ONE。
現在理想ONE宣布停產,理想汽車選擇接檔的是今年6月上市的新款車型L9,以及將在今年11月推出的車型L8。
從曝光信息來看,L8與L9的外觀頗為相似。甚至說句不客氣的,L8基本就是照搬了L9的設計。
理想汽車在短時間內推出兩款如此相似的汽車,也讓眾多車主陷入兩難境地。再加上其在理想ONE事件中的信譽崩塌,理想汽車接下來的銷量還會好嗎?
更讓人尷尬的是,理想汽車前腳搞完騷操作,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9月初就忙著套現了,還一套就是9000多萬!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啊同志們。
要知道,沈亞楠可是2015年就加入理想汽車的老將,他選擇在理想新舊交接的間隙套現,實在很難不讓人多想……
再來看理想近期公布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公司二季度實現營收87.3億元,上年同期為50.4億元,同比增長73.3%,環比減少8.7%;經營虧損為9.79億元,較2021年第二季度增加82.6%,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136.9%;凈虧損為6.41億元,2021年二季度為2.36億元,同比擴大172.2%。
此外,由於車型增加等因素,公司研發費用和銷售渠道開拓等支出增加,導致理想在單車毛利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凈利大幅下滑,虧損擴大。
理想汽車在下半年面臨的壓力相當大,只有提高銷量,才能走出困境。
然而,從理想汽車給出的第三季度銷量預期來看,他們其實挺不自信的。根據財報中公布的第三季度銷量預期來看,理想估計其汽車在三季度的銷量預期為2.7萬台-2.9萬台,遠低於外界預估的3.9萬台。
現在,理想汽車在7月、8月的銷量分別為1.04萬台、0.45萬台,他們7月的銷量就掉出了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8月更是慘不忍睹,現在壓力全都給到了9月份。將在9月交付的第一批L9簡直就是理想汽車的大救星。
沈亞楠透露,理想L9自6月21日發布以來,累計預訂量已經超過5萬輛,其中,確認定購定單數量已經超過3萬輛。
既然一切都向好,理想L9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那沈亞楠為什麼要突然套現呢?
理想汽車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上市至今不過一年多,總裁卻突然開始減持,對公司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尤其是理想6月末剛在美股市場擬ATM(場內股票發售計劃)增發最高20億美元。按照以往增發的規律顯示,傳統的增發後股價會下跌7%-10%,ATM增發後股價的平均變化通常約為1%-3%。
公司在融資,高管卻在套現,沈亞楠這不是明擺著跟公司搶錢嗎?
更詭異的是,面對公司二把手沈亞楠的異動,無論是理想汽車,還是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目前都未就這件事表態,更不要說解釋了,這真的合理嗎?
也難怪在沈亞楠套現之後,市場關於他跑路的聲音就不絕於耳了。
因為這一切,實在是太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