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揚帆破浪行——三元區推進「項目攻堅年」活動側記

2020-07-01   三明日報

原標題:蓄勢揚帆破浪行——三元區推進「項目攻堅年」活動側記

8個稅收增長點項目、19個投資增長點項目超序時推進;10個招商引資項目,2個開工、5個落地、3個加快對接;15個征地拆遷項目完成8個,實現過半……截至6月,三元區「項目攻堅年」活動交出了一份有分量的答卷。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今年來,三元區堅持在抓緊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以開展「項目提速年、服務提升年、幹部提振年」活動為抓手,著力從戰場中找戰果、從戰果中找戰將,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在項目一線擔當作為,全區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比學趕超新熱潮,在接續奮鬥中譜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新華章。

補鏈強鏈,加快產業集聚強動能

福建三農新材料廠區

走進福建三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花園式廠區內綠樹掩映、裝置林立、管線縱橫,一家現代化生產企業赫然眼前。

作為集產、學、研、銷售於一體的氟化工高新技術企業,福建三農全氟系列產品採用國內最新的生產工藝,公司產品純度全國領先,填補了我省含氟高分子聚合物空白,年產值可達8億至10億元。

創新驅動發展。「公司含氟新材料及配套中間體項目總投資4.6億元,去年4月建成投產,通過擴大自用中間體產品產能,每年可以新增含氟新材料產品產能9000噸,綜合利用產品10萬噸。」福建三農總經理徐萬鑫說,項目採用國內最先進的全氟生產裝置,突破我省含氟精細化學品產業發展瓶頸,成為貫通全省氟矽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節點。

龍頭舞動產業興。近年來,三元區立足福建三農發展優勢,通過以商招商延伸產業鏈條,先後引進金氟科技、安美奇等項目,加快推進氟化工產業鏈「開枝散葉」。

「福建三農生產中產生的氫氟酸純度只有12%,對他們來說是廢品,但對我們來說卻是生產原料。」金氟科技董事長左立勇說,公司選擇落戶黃砂新材料產業園,原因之一就是和福建三農形成產業配套。

金氟化工車間

產業互補,優勢提升。金氟科技和福建三農是鄰居,生產原料就在身邊,節省了運輸、原料庫存等成本。「公司在原有氟鈦酸鉀及氟鋁酸銫等精細氟鹽項目基礎上,新建年產510噸五氟化碘及氟氮氣生產裝置,填補了全市五氟系列產品空白,達產後企業年產值可達3億元,稅收2000餘萬元。」左立勇說。

氟化工產業鏈環環相扣,扭住龍頭企業「一個點」,可以連綴成產業鏈上「一條線」。

在毗鄰金氟科技廠區的一片施工現場內,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安美奇項目。「我們生產的氟鈦酸鉀、氟硼酸鉀產品,是安美奇項目的生產原料,相互之間又形成產業配套。」左立勇說。

產業鏈連點串線,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福建三農的副產物氫氟酸供應金氟科技生產氟硼酸鉀、氟鈦酸鉀,金氟科技不僅生產氟硼酸鉀、氟鈦酸鉀供應給安美奇項目作為鋁鈦硼合金原料,而且生產的五氟化碘還供給福建三農生產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3家企業形成較為緊密的產業鏈,提高了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引進一家企業,打造一個集群,這樣的故事還在延續著。

「去年12月建成第一條2.5萬噸無水氟化氫生產線,今年3月進入試生產階段,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中。」走進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耳邊傳來隆隆的機器聲,眼前是忙碌的施工景象,公司董事長林金柱介紹。

邦、台氟化工等多家企業在相鄰廠區開展合作,開發生產高純電子化學品系列產品。同時,悅淳有機胺等項目正加快與吉口產業園對接。

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做大做強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攻堅克難 項目進展按下快捷鍵

三元區行政服務中心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項目紛紛順利落地、投產的背後,折射的是三元區以開展「項目提速年、服務提升年、幹部提振年」活動為抓手,在促進幹部作風改進、服務效能增強、發展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安美奇是三元區今年疫情期間招商對接的項目,因為是外資註冊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境外,不便到場簽字辦理前期各項手續。為此,區里召開項目推進專題會,經安美奇法人授權,並附有正式授權書後,決定採用「金氟公司法定代表人簽字+區行政服務中心蓋章」形式先行報件,待手續辦理完成後的2-3個月內,再進行一次性補蓋安美奇公司印章,並替換原有金氟公司法定代表人簽字材料。

採取變通形式,克服疫情影響,大大加快了項目審批事項辦理速度。4月25日,安美奇實行雲簽約,只用50天就實現土地摘牌,6月28日開工建設。

安美奇項目順利簽約、落地、轉化,是三元區開展「項目提速年」活動的一個生動例證。

「在開展『項目提速年』活動中,我們主要從項目推進、要素保障、項目落地、優化環境等環節發力,實現項目建設提速和攻堅突破,發揮項目對投資增長的引領作用。」三元區發改局局長許偉鋼說。

項目提速,服務提升。「在含氟新材料及配套中間體項目建設過程中,市、區兩級有關部門和屬地鄉(鎮)採取事前跟進、聯審聯辦等方式,開闢『綠色通道』,項目從設計到建成僅用時11個月,使我們得以把握先機,提前搶占市場份額。」徐萬鑫說,相關部門還為項目建設爭取到2.3億元技改扶持基金,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

服務項目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截至5月份,我們累計走訪企業200多次,收集企業需要解決的銷售、融資、用工等各類問題114個,目前已解決57個。」 三元區工信與商務局副局長賴朝輝說。

項目是干出來的,廣大黨員幹部「自找苦吃」,積極投身攻堅克難第一線。

三元區堅持一線考察、正向激勵、反向問責相結合,採取評比宣揚一批、選拔使用一批、培訓鍛鍊一批、定向儲備一批、關心關愛一批、教育懲戒一批等「六個一批」措施,全力提振全區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

「去年9月以來,共在項目一線選拔重用或晉升職級幹部35名,樹立了重實幹重實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用人導向。」三元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岩新說。

項目提速、服務提升、幹部提振,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氛圍越來越濃厚,抓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的路徑日益清晰,這是三元區「項目攻堅年」活動取得亮眼成績的關鍵所在。

凝心聚力,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元福新材料廠區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也是發展後勁的支撐。三元區立足當前項目建設新起點,不斷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元福新材料項目45天完成征地,2018年12月開工建設,2019年12月建成第一條2.5萬噸無水氟化氫生產線,今年3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從立項到試產不到2年,展現了項目攻堅的「三元速度」。

速度的背後,是全區「一盤棋」抓項目,展現出敢為善成的闖勁、甩開膀子幹事的拼勁。

「我們採取同步選址、同步立項、同步征遷、同步建設、同步招工,為項目建設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許偉鋼說。

抓項目既要敢闖敢拼,也要善於在工作中大膽創新。盛達化工白炭黑和水玻璃擴建項目之一,是三元區「項目攻堅年」活動GDP增長點項目支撐,也是全區矽產業項目建設的龍頭。三元區加強部門聯動,創新供地方式,幫助企業快速辦理項目核准、建設許可等手續,推動項目提速,提前半年開工。

盛達化工車間

「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還幫助協調解決電桿改遷、新建項目用地征地、土地青苗補償等問題,項目建設一路暢通。」盛達化工董事長肖祥梅說。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項目攻堅年」活動掀起熱潮,捷報頻傳:

全區圍繞7個補短板領域,目前已謀劃「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400餘個、總投資1100多億元,分別比去年全年增加41.5%、40.5%;

實行兵團作戰,將14個征遷項目專班整合成兩大工作團隊,造濃氛圍、分個突破,共完成土地徵收1300餘畝;

推行「七辦工作法」,深化「四路並進」服務機制,年後不見面審批占74%,辦事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22.41%,實現全市最優;

27個省、市重點項目均超序時進度,31個技改項目完成投資5.7億元,增速居小組第一;

建立「一月一行一專場」政銀企對接機制,為27家企業續貸轉貸3.19億元;1月至6月,全區累計向上爭取資金8.8億元;

……

一個新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一筆投資就是一股新鮮血液。三元區在抓項目建設上大力度謀劃、快進度搶抓、優服務保障,一批批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下一步,我們要以『項目攻堅年』活動為主抓手,重點推進71個考評項目,補齊科技創新、產業結構等短板,加快萬壽岩——格氏栲等三大片區開發建設,全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許偉鋼說。

奮楫揚帆啟新程。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三元區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在項目建設大潮中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楊開長 黃柳青 張毅 文/圖

編輯:施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