鎵、鍺出口管制?不是針對誰!

2023-07-06     平原公子

原標題:鎵、鍺出口管制?不是針對誰!

最近大家想必都看了一則公告: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依法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用於合法用途,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管制自8月1日開始實施。

簡單說一下,鎵、鍺這兩種物質,是半導體的重要原料,廣泛應用於晶片、通信、雷達、太陽能等領域,尤其是在高科技武器裝備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兩個東西可不是普通礦產資源,不是土裡面隨便一挖就有的,這需要一整套的深加工生產體系。

恰好,全世界最主要的深加工體系,都在我們這邊。

這東西看起來是資源,實際上是工業生產力。

稀有金屬深加工,是被我們全產業鏈全壟斷的技術,只有我拿捏你,你不可能有反抗能力。

某些人不要吹「我們美國儲量也很大,只是不挖而已」,你大可以挖嘛,看看一無生產線二無產業工人的空心化美國,到底需要多久、投入多少才建成整個產業鏈……不止美國,它的附庸日本、韓國目前也都沒有這個能力,鎵的的提取,其實源自於氧化鋁的副產品,剛好中國擁有最強大最完善的氧化鋁工業,深加工稀有金屬,還需要強大的電力供應水平,巧的是,這個領域也是中國遙遙領先。

其實說得透徹一點,就算等你建成了,我們再低價傾銷,看看還有幾家能活?

過去幾十年所謂的「全球化」,其實是把全球的工業門類,都集中到中國來……所以中國造什麼的很方便,造什麼成本都很低,一個企業的生產線,可以造汽車,也可以造雷達,也可以造顯卡,甚至還能生產口罩。

在各個全球產業鏈上,「去中國化」都是不可能的,因為真那樣干,不是在封鎖中國,而是把自己開除球籍。

2020年,全球粗鎵產量不過300噸,其中中國的產量就高達290噸,占全球產量的96%以上。金屬鍺全球儲量也就8600噸,中國的鍺儲量高達3500噸,占比約41%。並且從2014年開始,中國精鍺產品的產量占全球精鍺產品產量的70%。

鎵和鍺都是半導體工業的核心原材料,鎵主要用於砷化鎵半導體,鍺用於鍺半導體。

金屬鍺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紅外光學、光纖、電子和太陽能、聚合催化劑等,近年來對使用鍺透鏡的熱成像設備的需求增加。此外,在光纖材料中加入鍺可以提高通信性能,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中加入含鍺的矽化合物可以改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中的能量差。

金屬鎵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導電性能比矽和鍺更好。電子學領域可以用於製造高速電晶體、高功率場效應電晶體、高頻器件等。同時有優異的光學性能,可以製造光學濾波器、光學分束器、光學偏振器、光雷射器等。砷化鎵是VCSEL光晶片的主要原材料。

砷化鎵主要用於高頻電路,比如高性能開關電源和射頻器件、手機基站、衛星信號發射器、有源相控陣雷達...…

鎵可太重要了,除了砷化鎵之外,還有氮化鎵,手機快充,汽車快充,相控陣雷達,是的,用的都是它,目前我國已經研製出氮化鎵材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更好,工作溫度更低,能耗更低,是真正「人無我有」的核心技術。

氮化鎵(GaN)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在功率器件、射頻器件、光電器件領域非常重要,可應用於太陽能逆變器、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鍺的終端則涉及高新技術產業,產品主要包括太陽能、紅外、探測器級鍺單晶和光纖級四氯化鍺。其中,鍺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具體體現在聚光電池與矽鍺薄膜電池中,主要是用作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襯底材料。太空探索中大多數衛星都採用鍺基太陽能電池供電。

這兩種材料都是三代半與第四代先進半導體的核心元素。不但直接關係到軍用半導體材料中最核心的部分,而且也涉及未來民用半導體下一代戰略制高點的競爭。除了半導體之外,還事關當前與未來都極為重要的快速充電技術。沒有鍺鎵材料就沒有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沒有快速充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在軍事層面,雷達系統、飛彈系統、太空系統等都離不開這些材料。

且不說那些高科技,你知道有些不起眼的東西,比如手機快充在歐美極為昂貴,能夠要賣到幾百塊嗎?但這些東西在中國,就是十幾二十塊的水平,沒有別的,靠的就是全產業鏈規模工業的優勢。

某些國家不是會什麼「制裁」、「封鎖」、「卡脖子」嗎?使點勁,跟沒吃飯一樣,中國軍用和民用晶片能自給率能達到90%-95%,軍用、工業晶片製程都在28納米以上,咱們不但沒有劣勢,反而有優勢,民用晶片也在突飛猛進,咱們已經能夠量產14納米,也突破7納米了,攔在前頭的大部分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而是智慧財產權問題……但今天你死我活的這個狀況,誰還搭理你什麼智慧財產權?越是制裁,中國晶片產業越是興旺發達,各大企業都在搞國產化替代,原來找不到市場的國產高中低端晶片,現在都有了巨大的銷量,半導體專業畢業生的工資都翻了番。

2023年7月3日的最新新聞,中國鎵生產占全球95% ,全世界的鎵,幾乎全部來自於中國出口,第二名每年出口僅僅13噸,那個國家叫俄羅斯...…第三名只能出口一點微量的鎵,它叫烏克蘭,主要產地在頓巴斯和扎波羅熱。

所以,美國及其走狗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到現在,也沒什麼意思,不如加把勁,上點強度,看看誰先頂不住。

咱們這個政策真的不是針對誰,而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甚至不是在對付美國,因為美國這方面啥都沒有……毫無競爭力。咱們也不是制裁誰、封鎖誰,而是對戰略資源和深加工產品進行「出口管制」……如果誰感到疼,那說明它有問題。

那麼它就需要反思,先解決自己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28bcd027ae29d650de4ec8669f230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