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製」定義新高度:《生化危機 4》重製版遊玩體驗

2023-04-07     少數派

原標題:為「重製」定義新高度:《生化危機 4》重製版遊玩體驗

註:本文包含部分劇透。

我依然記得《生化危機 7》Teaser上線時,RE Engine 在第一人稱視角下所塑造出的、室內環境寫實感和臨場感。那個腐爛、陰森、破敗的農舍里的每一秒鐘,都讓我想起當年由小島秀夫操刀、但最後抱憾而終的《寂靜嶺》Demo(它的代號更為知名:P.T.)。

對好萊塢動作電影敘事風格泛濫的生化危機系列來說,這種改變顯然是件好事。雖然它並沒有像當年的《生化危機 4》那樣徹底改變這一經典 IP 的發展方向,但《生化危機 7》的好評加上《生化危機 村莊》對溫特斯一家故事的感人收束,無疑給了卡普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規劃生化系列「正作」的未來。

2019 年年初,通常被遊戲玩家戲稱為「炒冷飯」的行為,在頗受好評的《生化危機 2》重製版發布後得到了重新定義,雖然 2020 年推出的《生化危機 3》重製版因為劇情和流程嚴重縮水遭到批評,但生化危機就是生化危機——把你年輕時候在遊戲廳看到、玩過、與當年那些朋友津津樂道討論過的經典故事,還有那些老得顯然比你慢很多的人氣角色,用更現代的遊戲引擎、更合理的玩法機制重新包裝給你。誰能拒絕呢?

刻在老玩家記憶里的聖水大廳

於是我們便迎來了今年的《生化危機 4》重製版。

用小刀招架電鋸,這事兒其實有說法

或許是當年原版那種「坦克式」越肩射擊玩法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或許是重製版儘管處處翻新但依然傳承了不少原版神韻,從老玩家的角度出發,重製版讓人感受最為直觀的改進莫過於移動方式和戰鬥系統。

即便是從《生化危機 2》和《生化危機 3》重製版「入坑」的新玩家,在這一部作品中應該也能感受到主角里昂從第一天上班的「菜鳥警察」到經過政府正規訓練的秘密特工之間的無形成長。

這次的重製版繼承了此前重製作品中已經非常成熟的匕首耐久度系統,比《生化危機 4》原版玩家社區熱衷的「小刀通關」玩法更為離譜的是,主角里昂對匕首這一戰鬥道具的精通程度也來到了整個生化危機系列都沒有過的新高度:他已經可以用匕首招架傷害,甚至形成反擊了。

基於匕首的潛行玩法也為遊戲增添了恰當風味

匕首招架系統的體驗就像近年魂系遊戲中的彈反、彈刀甚至是「打鐵」,在受到敵人攻擊前的特定時間內按下舉刀瞄準(LB),就能對其攻擊行為進行招架。

遊戲預告中里昂用小刀招架電鋸也是由此而來,只不過在實際遊戲中這個操作會直接將普通的匕首耐久度消耗見底(估計里昂的「麒麟臂」可能也受不了)。

預告中出現過的經典場面

雖然看上去有些離譜,甚至與 3 代重製版主角吉爾的閃避反擊系統比起來都算是動作系統上的一大步,但類似的「防守反擊」機制對老生化危機系列粉絲而言其實也不是什麼新東西了——早在 2012 年發售的《生化危機 6》中,卡普空就引入過類似的一閃反擊系統,從操作難度上來說當時的那套系統在時間判定方面甚至更為嚴格。

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化危機 4》重製版算是一次非常友好地整合:在硬核及以下難度,招架均可以通過反覆按下 LB 來提高成功率,時機不對的招架可以擊退敵人,時機正確的招架則可造成硬直,讓你有機會進行後續的近戰追擊。

這種操作難度適中的招架系統,讓《生化危機 4》重製版的玩法多了很多趣味性、觀賞性和成就感。除了特定敵人,遊戲內的大部分敵人和攻擊都能招架,如果你手快,遇到手持連射炮的精英敵人時,里昂甚至能夠化身「源氏」(遊戲《守望先鋒》中的一名角色,技能之一是用刀反彈傷害,包括子彈),將敵人的炮彈一顆顆全部反彈掉——好吧還是有些離譜,但那種帥氣反擊帶來的成就感是實實在在的。

匕首彈刀非常上癮

招架反擊可以說是本作戰鬥系統最大的亮點所在,但因為匕首又有耐久度這一設定,第一周目遊戲中我們又不太可能完全依賴這個系統,因此《生化危機 4》重製版依然在該系列傳統的武器射擊和近戰體術中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

專家難度下抓住這一閃即逝的瞬間(右下角出現 LB 格擋提示)更為關鍵

另外,如果你是那種對遊戲操作有著更高追求的玩家,專家難度的挑戰性也是極高的,在這一難度下,招架只能通過精準時機的操作觸發。在專家難度下每一次招架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高額的回報——要麼失敗遭受致命傷害、要麼成功獲得一次能夠解圍、控場順便節省寶貴彈藥的近戰追擊機會。

更現代化的遊戲,應該允許你「逃課」

第一周目之後,不少玩家應該都會奔著成就收集、特定物品解鎖等目的開始第二輪遊玩。在二周目遊戲的過程中,《生化危機 4》重製版在部分遊戲細節上的考量就能體現出他們對這一項目的確投入了大量製作成本。

和原作在不同區域間開門就要讀進度的設計不同,重製版不同區域之間的切換和銜接基本符合現代遊戲「無縫地圖」的設計理念。並且因為在生化危機系列裡從 A 到 B 的流程從來都是看似簡單,肉眼可以看到的目的地,實際到達卻需要你繞路、找鑰匙、解謎題,總得上躥下跳的破關方式雖然說是生化危機的一大特色。

但無縫地圖、實時演算、物理計算等現代系統加入之後,遊戲的玩法也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這裡也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吧。

在遊戲開始後不久的農場部分,我們需要一塊關鍵的齒輪道具才能打開通往目的地的大門。因為齒輪所在的穀倉都是從裡面反鎖的,這裡的傳統破關流程一般是通過大門附近的風車爬上二樓、通過二樓的通道翻窗進入穀倉二樓、然後下至一樓拿到齒輪。

這個過程再輔以物資、支線收集要素、常規敵人、小型 BOSS 等存在,正常情況下一分鐘左右的「拿東西開門」就變成了可能需要花上十來分鐘、甚至反覆嘗試好幾次才能順利通過的小關卡。

左顧右盼才能發現「逃課」機會

但重製版比較妙的地方就在於,卡普空在開發過程中留下了一些比較特殊的破關可能性,用玩家的話來說,開發組是允許你「逃課」的。比如來到上面提到的農場這關時如果你碰巧手裡有顆手雷,從一樓的窗口將它扔到門邊就能將門內的鎖給炸開。

與之類似的速通技巧還有不少,比如遊戲中遭遇的第一場惡戰,本應由生化系列另一位人氣角色艾達·王(Ada Wong)為主角敲響教堂鐘聲完成解圍(從主角的角度來看則是達成特定數量擊殺或堅持特定時間),但在新作中由於你可以看到地圖另一頭的教堂,自己拿槍提前擊響鐘聲也可兵不血刃。

一般情況下得繞路升起來的機關,剛開始時如果通過入口的視角不小心瞥到了,也可以一槍擊發提前達成準備條件;向敵人打算按下機關的地方扔一顆閃光彈,可以為你免去一場因為誤入陷阱而需要艱難突圍的惡戰;原本需要你繞路找炸藥才能炸開的路障,在購買火箭筒這一重火力武器後可以直接選擇轟開;常規情況下阻礙玩家通關、需要同伴手動維持才能同行的支架橋,同樣也可以用來對怪物進行「地形殺」……

除了部分利用 bug 進行速通的捷徑,大部分「逃課」方法都讓《生化危機 4》重製版在玩法上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除了玩法上的多變,遊戲的物理系統也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分就必須得提那個讓我給我留下慘痛教訓的火箭筒:二周目解鎖無限彈藥火箭筒之後,我本以為自己可以成為「村莊惡霸」,沒想到還是因為自己的操作不當而數次殞命,一次是站在木橋上向地面射擊炸斷了橋樑跌落深淵,另一次則是不小心射中了朝自己飛來的斧頭。

就像遊戲中玩家投擲的手雷和敵人投擲的武器有幾率在空中相撞一樣,因為火箭彈和這把斧頭碰撞的位置距離自己太近,提前引爆的衝擊波直接將里昂震開,然後跌落懸崖身亡……因為物理系統而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甚至頗具觀賞性的遊戲效果,也是遊玩《生化危機 4》重製版過程中的一大驚喜來源。

以為永遠都會不會發生的事,在重製版中變得不那麼絕對

還有很多細節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角色塑造而加入的

比如和《生化危機 2》重製版中經歷浣熊市慘案時的「菜鳥警察」不同,里昂在本作中已經是被迫接受美國政府特工訓練並出勤過類似任務的特工,因此在他的遊戲行為中你能看到很多與前作截然不同的行為習慣:持槍時有著嚴格的扳機紀律性,沒有瞄準目標時手指絕對不會放在扳機上;近距離作戰時則會採用 John Wick 常使用的那種 C.A.R. (Center Axis Relock) 瞄準方式而非常規瞄準姿勢等等。

沒有瞄準時的扳機細節

至於角色本身,里昂在不同健康狀態下說同一句的台詞語氣會略有不同,長時間奔跑後能看到更為明顯的換氣和喘氣動畫;同伴艾什莉(Ashley)和路易斯(Louis)在面對玩家的手電筒燈光時會主動移開視線或用手擋住強光,從開放場地進入室內、洞穴時會試著清理身上的雨水,被裡昂扔雞蛋(沒錯玩家就是這麼無聊)時則會問你是不是在開玩笑……

大部分細節在主要關注玩法和故事的原版中都是缺失的,但對一款發布於 2023 年的重製遊戲來說,它們在精緻的畫面和精美的 3D 模型之外,帶給你一款現代遊戲該有的沉浸感。

人物塑造更用心,故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和大部分粉絲群體一樣,遊戲玩家也是由一群很難滿足的人組成的。因此當我們站在 2023 年回頭審視當年的《生化危機 4》時,除了畫面、玩法、戰鬥機制、物理系統這類「重製」流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很多玩家肯定也會「趁機」對重製版本的遊戲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比如「能不能讓故事情節合理一點」。這是一個看上去非常樸素,但對原版《生化危機 4》來說卻很典型的問題。

原版的路易斯動機不明、神神叨叨甚至還能獲得一個 Jump scare 般的「死法」;原版的艾什莉不僅一點沒有成年大學生該有的思考邏輯和行為能力,動不動就大喊大叫又哭又鬧的過度反應也讓她一度成為了老玩家想要逃離的「精神折磨」而非營救目標(原版的她也因此收穫了老玩家「礙事梨」的愛稱);原版的其他配角則更是一個個立場已經預設得一板一眼、黑白分明的群眾演員,艾達的行事動機不重要、神秘就好,威斯克的計劃不重要、刷臉就好;村長、薩拉扎城主為什麼迷信邪教的原因不重要,能給主角擋路刷經驗擴充遊戲時長和遊戲體驗就好……

重製版對路易斯背景故事的補全

重製版則在原版的基礎上,通過劇情、台詞這樣的明線以及文件、日誌等暗線,為幾乎所有角色都補充了大量背景故事和細節,讓每個角色都有了自己的成長弧線和行為動機:

剛剛經過浣熊市病毒爆發、沒能走上救死扶傷的警察之路的里昂,堅持的是「這次一定會不一樣」的樸素立場;

神秘出現的路易斯,幫助里昂和艾什莉的主要動機是為自己早年參與病毒研究的經歷「贖罪」;

拿錢賣命的艾達,在聽了威斯克「反派話多式」計劃自曝之後毅然「反水」,多少也能回扣她在《生化危機 2》重製版中與里昂共同經歷病毒爆發的特殊經歷;

就連此前看上去「反水」原因略顯幼稚的萬惡之源克勞薩,在重製版中也搖身一變成為了與里昂關係更為複雜的上校兼「導師」,並且有了更為合理的行為動機。

篇幅原因,我們就挑艾什莉和克勞薩來簡單聊聊吧。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原版對艾什莉的塑造相當敷衍、刻板甚至不尊重。作為里昂的任務營救目標,艾什莉此前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完全是一副任性、衝動,遇事只會幫倒忙的臉譜化女性角色,心態差、只會大喊大叫、不顧情況亂跑置自己和身邊的人於險境。種種讓玩家血壓上升的操作,別說是總統的女兒艾什莉了,就算是《最後生還者》中身懷「全人類最後希望」的艾莉,估計玩家也不怎麼想和你隨行……

重製版中的艾什莉,在塑造上雖然並沒有達到《生化奇兵》中伊莉莎白那種高度,但多少也算是一個能為遊戲過程帶來歡樂和幫助的好夥伴,甚至也能讓人與之共情的正常角色了。

她會與你閒聊、對當前遊戲場景發出評價、對你的精彩操作進行讚賞……遊戲過程中如果你注意觀察身後,你會發現她會在你使用部分重型武器時捂住耳朵,或在你打出致命一擊的時候舉拳慶祝,艾什莉在重製版中的一言一行,都在不斷強化她和主角之間一個是大學生一個是政府特工的身份差異性(而非一個是無理取鬧的小女兒另一個是總得出面幫忙收拾爛攤子的老父親)。

在後面捂耳朵的艾什莉 & 叫你不要做危險動作的艾什莉

打得漂亮握拳叫好的艾什莉

遊玩過程中,艾什莉雖然不會像上面提到的伊莉莎白那樣幫你揀點物資、關鍵時刻給你遞點彈藥,但她也會在你繞圈迷路的時候給你一些恰當的提示或幫你翻門開鎖,甚至像我們在第二部分所提到的那樣,利用當前所處的自身環境優勢幫你解決敵人(「地形殺」)。

在重製版的艾什莉身上,你能看到她從害怕得驚慌失措的人質到渴望成為主角的「同伴」,像主角一樣直面問題的轉變。

艾什莉的獨立關卡

後期受反派寄生蟲精神控制期間所展現出的精神抵抗和早期不受控制而短暫「黑化」,也從側面表現了她在心理能力上的進化。

更重要的是,在與里昂相處的過程中,她還會受到主角的影響嘗試直面恐懼並最終不再逃避,在個人視角的獨立關卡中展現自立、自強,獨當一面的機敏女大學生風采——救里昂於囹圄之中而非原版那樣因為自己任性步入陷阱需要里昂營救這一情節上的改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也算得上是本作的「神來之筆」。

至於克勞薩,很多玩家在遊玩原版《生化危機 4》的時候都還沒有玩過《生化危機歷代記》,所以對他和主角里昂在遊戲劇情之前的交集、矛盾並不是很清楚。這就導致這個角色在原版中的出場就只有服務於劇情這一個目的,包括將一開始策劃將艾什莉擄走以及後續強行給主角製造困難。

重製版的克勞薩形象變得更加立體

而在重製版中,即便你仍然不知道《生化危機歷代記》中發生過的事,也依然可以從遊戲中散落在克勞薩營地的部分資料、筆記、錄音,以及角色之間大量的對話內容,描摹出一份自己對背景故事的理解:

作為里昂的上司兼導師,克勞薩教會了里昂很多戰鬥技巧(包括驚為天人的匕首格擋),但卻對里昂在知道事情真相後無法做出和自己一樣的抉擇而感到失望——在他多次提到的這場「哈維爾行動」中,美國政府的決策和部分黑暗內幕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他帶領的小隊全滅,在絕對的失望和挫敗面前,他卻見識到了生化武器(B.O.W)賦予人類的那種最純粹的力量感。

挫敗的負罪感、對過往的逃避以及對絕對力量的渴求,讓克勞薩最終踏上了相信遊戲中反派、幫助反派制定人質挾持計劃並處處為難主角的道路……也正是因為這些改動,經歷了和克勞薩的惡戰之後我也有了一種「惜敗」以及想要了解更多角色之間過往故事的衝動。

小結:救救那個男人,「生化」IP 新的未來?

就像原作代表著生化危機系列的鼎盛時期一樣,《生化危機 4》重製版是一款融會貫通了現階段所有生化危機系列作品玩法特色和亮點,能夠扛鼎「重製巔峰」的作品,作為當下可能是卡普空口碑最佳的生化系列重製遊戲,其細節之巨、改動之多,自然也是我在一篇文章里難以完整覆蓋的。

本文基於個人遊玩體驗拋磚引玉之餘,我其實也想從生化危機系列粉絲的角度出發聊點別的。

我直到最近才注意到的一個細節是,包括早前的 2、3 代重製版在內,卡普空目前的《生化危機》系列重製版都沒有像其他遊戲廠商那樣,將 remake 放在遊戲標題里的——可能是我過度解讀了——從目前《生化危機 4》重製版的劇情改動來看,借最近幾部重製適當改寫舊版《生化危機》系列的主線劇情,將這個 IP 正經「盤活」起來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老玩家來說,以前的《生化危機》系列滿是情懷,但同樣也是滿地遺憾:《生化危機 5》在「坦克式」第三人稱越肩視角的框架內拿出了讓人眼花繚亂的近戰體術系統,卻早早地送走了生化系列最具人氣的標誌性反派阿爾伯特·威斯克(Albert Wesker)。

《生化危機 6》在系列人氣主角「亂燉」的前提下給出了多線劇情、故事線交叉的創意敘事,但又難逃風格雜糅、核心體驗缺失,以及部分角色性格塑造為了服務劇情而「吃書」的問題。

再來一次?

我希望重製版給反派威斯克一個機會,給這個系列一些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卡普空能夠無視西方那套「政治正確」的綁架——沒有合適的理由,就不要因為無聊的種族爭議將原本發生在非洲大陸的故事直接改到別的地方去。

祝好。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9137?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克萊德

責編:克萊德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1686f746eb3576817304f9dc5732b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