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孩子呼吸道感染反覆怎麼辦?

2024-10-18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又到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孩子隔三岔五生病,不僅影響生長發育,還干擾正常的學習生活,加重了家庭負擔。「看著孩子病泱泱的,我也心疼,可是就快要考試了,孩子休一天就拉下一天的課,怕他跟不上啊……」堅持上學或在家養病?是家長們最為糾結的問題。其實只要學會科學調護,同時運用中醫藥手段進行治未病的干預,健康與學業都能兼顧!

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感冒初愈不久,或恢復期又開始發熱、流涕、咳嗽,部分還會發展成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或肺炎。0~2歲小兒,如果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3次;3~5歲小兒,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歲小兒,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時呼吸道感染的間隔時間至少應在7天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反覆呼吸道感染。

為什麼孩子容易反覆呼吸道感染?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肺常不足,加之寒溫不知自調,家長照護不周,用藥不規範等,就易引起反覆呼吸道感染。

如何日常調護避免反覆呼吸道感染?

1.注意營養和飲食習慣

小兒出生後,提倡母乳喂養,母乳營養豐富而全面,且易於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增強小兒的抗病能力。按時添加輔食。保證蛋白質供給,如牛奶、瘦肉、雞蛋、魚類、豆類;多吃蔬菜及水果。避免偏食或挑食,少吃甜食、油炸炙煿之品及冷飲。

中醫育兒講求「吃七分飽」,應避免葷食進食過多或過度喂養導致食積不化,「胃不和則臥不安」,食積可以化火,亦可導致寶寶夜間睡眠不安,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生病。

2.多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

鍛鍊和陽光是孩子正常發育的兩大要素。天氣暖和、無風的時候,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鍛鍊,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魄。但冷空氣來臨、大風天氣或霧霾天,則儘量讓孩子少出門。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作息規律

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孩子應儘量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注意手衛生及佩戴口罩,若有家庭成員罹患呼吸道疾病,應做好防護,避免交叉感染。睡眠充足是孩子正常發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家長和孩子都應培養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4.鍛鍊禦寒能力

環境溫度變化過大、忽冷忽熱,導致孩子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很多孩子在進幼兒園後就反覆生病,這是因為孩子運動量大,出汗多,若不及時擦乾容易受涼,此外社交增多,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就明顯增加,因此應避免和衣而睡、汗出當風或吹空調。宋代名醫陳文中在養子十法中提出「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家長需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多、捂得太熱。其次,可以進行適度的寒冷刺激,如游泳、冷水洗臉等,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就能收效。

5.正規系統治療、避免濫用抗生素

對於「復感兒」的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規範治療。疾病發展有個過程,治療要有耐心。絕大多數感冒由病毒感染導致,濫用抗生素治療有害而無益,不僅可引起不良藥物反應,而且可導致耐藥及腸道菌群的紊亂。而另一方面,如果明確存在抗生素使用指征,則需足量、足療程使用,切勿擅自停藥或更改劑量、頻次。

6.病後加強護理

呼吸道感染初愈之時,人體的正氣耗損較多,容易出現納差、易汗、盜汗等表現,此時通常是孩子呼吸道抵抗力最差的時候,稍不注意,孩子就會再次感染,因此病後應注意護理,人多的地方空氣品質差,易發生交叉感染,病後應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7.合理使用免疫調節劑

如懷疑存在體液或細胞免疫低下或缺陷的兒童,可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檢查以明確。如需使用免疫調節劑,也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除日常調護外,中醫藥防治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也有顯著作用。《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反覆呼吸道感染患兒常有易汗、不耐寒冷、不思飲食、納呆納差、面色萎黃、毛髮黃軟少華等正氣虛弱的表現,因而最主要的治療原則就是扶助正氣,尤其健運脾氣。「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古今醫鑒·病機賦》),調理脾胃能增進消化酶分泌和腸道吸收、促進機體對微量元素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經典方劑玉屏風散、四君子湯、小建中湯等對於肺脾兩虛的患兒均有很好的強身健體功效。

小兒推拿,如捏脊、揉足三里等均可以通過刺激人體穴位,調暢氣血,提高臟腑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從而預防反覆呼吸道感染。

此外穴位貼敷療法(如健脾貼)、耳穴療法、扶陽罐、香佩療法等也有很好的扶正作用,簡便、易於被孩子所接受。

來源|國家醫保局

編輯|陳洋鈺

責編|向 禹 徐韻涵

審核 力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113c9b63e1fa3e6f45f022ed5fb5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