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亂局持續,戰鬥激烈!中國飛彈發威,擊落俄制米格29戰鬥機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從社交媒體上的一段視頻顯示,蘇丹快速反應部隊疑似使用中國製造的FN-6(即「飛弩-6」)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擊落了一架蘇丹政府軍的米格-29戰鬥機。
目前,這段視頻的真偽還不能明確,但無論是FN-6飛彈還是米格-29卻都是蘇丹軍隊裝備的現役裝備,視頻顯然是一枚飛彈擊中了空中的目標。
圖片:蘇丹快速反應部隊公布一段視頻,宣稱使用FN-6飛彈擊落了一架米格-29戰鬥機。
我國的肩扛式防空飛彈研製起源於仿製蘇聯的SA-7飛彈,研製出第一代的HY-5(紅纓-5)肩扛式防空飛彈,並大量裝備我軍機械化步兵部隊,成為野戰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
改革開放後,我國藉助國外先進設計理念和技術,全力攻堅先進肩扛式防空飛彈,先後研製出了「前衛」和「飛弩」兩大系列飛彈,並都實現了大規模出口。我軍也選擇了「飛弩」-6飛彈進行列裝,定型為「紅纓」-6肩扛式防空飛彈。
圖片:早期我軍裝備的「紅纓」-5肩扛式地空飛彈。
相比早年出口的「前衛」系列防空飛彈,以FN-6為出口代號的「飛弩」-6防空飛彈最近有了不少實戰機會。
敘利亞內亂中,流入當地的FN-6飛彈首次參與實戰。2013年2月,FN-6飛彈在阿勒頗地區成功擊落一架俄制米-8直升機,此後又擊落過米-24武裝直升機,以及一些固定翼戰鬥機,顯示了中國製造的肩扛式地空飛彈的優秀性能,甚至毫不遜色於美制「毒刺」防空飛彈。
圖片:蘇丹「快速反應部隊」手中的FN-6單兵防空飛彈
圖片:敘利亞武裝人員使用的FN-6飛彈。
這次被擊毀的米格-29戰鬥機,顯然是蘇丹政府軍的飛機。
蘇丹快速反應部隊雖然繳獲了一些政府軍戰機,但該部沒有飛行員,因此出現在戰場上的戰鬥機均為政府軍的。蘇丹曾經採購過一批米格-29戰鬥機,這種戰鬥機聲譽一直不好,當前線戰鬥機還行,像這樣參與對地攻擊,就很容易將自己暴露在防空火力之下,而該機又沒有強悍的裝甲防護,很容易被地空飛彈擊落。
在面對性能優良的FN-6飛彈打擊下,並沒有太多反制手段的米格-29戰鬥機只能成為「彈下亡魂」!
圖片:蘇丹米格-29戰鬥機。
圖片:被擊落的蘇-25強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