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匯源果汁(01886.HK)與天地壹號(832898.OC)同時發布公告,經過3個月的洽談溝通,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的計劃宣布終止。
對於終止的原因,小債總結匯源果汁與天地壹號給出的理由,就是「條件尚不成熟。」總之,「聯姻」雙方沒有談攏,和平分手。天地壹號繼續它在果醋巨頭之路上的新征程,而匯源果汁,則將不得不獨自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困境。
失敗的下嫁
4月26日,也就是匯源果汁在港股停牌一周年後不久,匯源果汁宣布了與天地壹號「聯姻」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
根據公布的框架協議,天地壹號等以現金方式向潛在合資公司出資人民幣36億元,占股60%;匯源果汁則以資產出資方式出資24億元,其中就包括匯源果汁的商標。也就是說,併購完成後,匯源果汁的商標就將落入天地壹號的掌控之中。
消息一出,匯源果汁36億元「賣身」的消息迅速占領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顯著位置。
當時,雙方聲稱此次「聯姻」是寄希望於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在飲料產品上下游貫通優勢互補。但是在當時的輿論中,此次合作更像是匯源果汁一次不得不進行的「下嫁」。原因很簡單,此時的匯源果汁已深陷停牌、退市及債務危機,自救艱難。
公開資料顯示,天地壹號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醋飲料及其他飲料的股份制企業,2018年實現營收21.17億元,凈利潤3.4億元。而與其相比,匯源果汁2017年時其營收為53.82億元、毛利22.23億元。
也許,與匯源這一「國民品牌」相比,天地壹號這家新三板公司在規模上並不相稱。但是,與匯源果汁的連年虧損、負債高企相比,天地壹號的業績比匯源顯然要好得多。
一個有名,一個有錢,二者的「聯姻」似乎「名正言順」。但短短三個月之後,雙方即告分手。山東溫和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竹青向小債分析說,從市場的角度將,他覺得應該是「天地壹號這邊沒有足夠的管理幹部,天地壹號的銷售區域基本上都在華南,而匯源果汁則遍布全國各地,有工廠,有銷售網絡。」
「缺乏對匯源果汁實施控制的管理幹部,應該是陳生放棄併購重組的主要的原因吧。」肖竹青對小債說。
「迎娶」匯源果汁,天地壹號似乎心有餘,力不足。
百億債務響警
現在,朱新禮應該後悔兩年前那次「任性」的轉帳。
2018年3月29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公司向北京匯源飲料(以下簡稱「北京匯源」)提供短期貸款,金額高達42.82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匯源飲料是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於中國成立的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匯源」),是匯源果汁的關聯公司。而按照港交所規定,數額如此巨大的一項貸款,匯源果汁事先應當申報、公告並得到獨立股東批准才可執行。
然而,匯源果汁並沒有按照規定申報。雖然事後北京匯源已將這筆錢歸還,並支付了1.5億人民幣的利息,但停牌已不可避免。
2018年4月3日,匯源果汁發布停牌公告,正式停牌。2018年6月4日,港交所就違規事項向匯源果汁發函並列出復牌條件,要求匯源果汁進行嚴格自查,以證明管理層誠信,公布欠缺財務業績並說明審計修訂等。
從此,一年多過去,匯源果汁復牌仍毫無音訊。
然而,9個多月時間過去,雖然北京匯源已將借款全部歸還,但是匯源果汁自查結果仍懸而未決。而按照港交所規定,如果匯源果汁未能於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就將被啟動退市程序。
而相比於退市,匯源果汁頭頂高懸的百億債務,或許才是更加嚴重的問題。
據匯源果汁信批顯示,截至到2017年6月30日,短短半年內,匯源果汁凈負債率急升20個百分點達到了82.5%。當時其總負債高達115.18億元,1年內到期的短期借款達55.79億元,占其總債務的65%。
小債對比2017年之前數年的財務數據發現,匯源果汁的負債水平呈現出上升趨勢。而據其發布的未經審計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公司負債總額仍高達114.02億。至於2018年的財報,至今仍未見公布。
另外,匯源果汁高企的財務費用也映射出其負債之重。據公告顯示,2017年匯源果汁利息支出高達5.46億,為該年凈利潤的4.04倍。
2019年1月24日晚,匯源果汁公告稱,公司一項可換股債券持有人發出贖回通知,要求1月24日或之前按可換股債券本金總額的120%(即12億港元)贖回全部可換股債券;根據可換股債券條件,公司也必須於1月23日到期日按可換股債券本金總額的102%(即10.2億港元)進行贖回。但無論上述何種情況,匯源果汁均未能按時支付,已然構成違約。
此次事件,給負債超百億的匯源果汁敲響了警鐘。而小債還發現,相比於上市公司,「難兄難弟」北京匯源背負的債務似乎更為嚴重。北京匯源2016年中報顯示,其有息負債合計已高達132.79億元。
當初,匯源果汁「冒違規之大不韙」也要向北京匯源借款,似乎可以在這132.79億上發現一些原由。
可口可樂「誤終生」
說到匯源,就不得不提十年前轟動一時的「可口可樂收購事件」。
公開信息顯示,匯源果汁成立於2006年,由北京匯源分拆而出。2007年2月,匯源果汁登陸港股,一度創造了港交所最大規模IPO。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以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消息一出,舉國譁然。隨後,這一被朱新禮寄予厚望的收購被官方否決。
彼時,為了「牽手」可口可樂這一巨頭,匯源大幅削減銷售人員。公開信息顯示,2007年底匯源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一年之後便僅剩1160人。朱新禮曾有一句名言:「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賣」。但「賣身」可口可樂失敗,對匯源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也正是從那時起,匯源業績持續走低,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六年為負。
可口可樂收購泡湯後,匯源果汁也曾試圖重建營銷網絡,但幾經折騰,業績一直未見起色。在此期間,匯源「大家長」朱新禮引入職業經理人失敗,親自上陣也未能挽回頹勢,2018年以來,公司高管已有多位離職。
如今,匯源果汁的市值僅為53.97億港元,卻背負著114億元的債務。此次「聯姻」天地壹號失敗後,前景更為堪憂。十年前,如果匯源成功牽手可口可樂,會是什麼結果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