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超音速武器如火如荼的國際化潮流下,我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也展開了大量研究,出現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高超音速武器飛彈。
新浪軍事網10月4日報道了一篇文章,我軍東風17飛彈採用助推滑翔彈道,最快可達10倍音速。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我國東風17彈道飛彈,是我國最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有望突破所有飛彈防禦系統。
東風17彈道飛彈是我國東風飛彈家族的最新型號,採用高超音速的外形設計,打擊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東風17彈道飛彈採用的理論,就是上個世紀40年代末,年輕的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助推-滑翔彈道,也就是目前高超音速領域最流行的理論基礎,能夠將飛彈的射程提升至少一倍。也有人稱它來自於另一位科學巨匠郭永懷,郭老的理論更勝一籌。
助推階段相對比較簡單,就是第一級火箭工作高度在數十公里,然後依靠慣性繼續上升並衝出大氣層。接著再入大氣層之後,依靠氣動升力進行滑翔。此時的彈道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高度逐漸降低的滑翔彈道,第二種是跳躍彈道高度有起伏。
東風17彈道飛彈採用滑翔彈道設計,這就是我國開發的東風17彈道飛彈具備機翼結構的原因,它能夠在大氣層上進行「水上漂」。此時由於高度非常高,所以對於東風17彈道飛彈,基本上飛彈防禦系統是無法攔截的。
東風17彈道飛彈的外形看起來比較修長,頭部前沿為尖形設計。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進行高超音速飛行時突破黑障,讓天線周圍的等離子體變得超薄,能夠進行空地通信。從理論上來講比較簡單,不過實際操作卻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實驗。
由於採用了特殊的飛翼式結構,因此東風17彈道飛彈在滑翔階段最高可以突破10倍音速,甚至可以達到20倍音速,最關鍵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它的彈頭還能進行隨機機動。高超音速外加彈頭,機動能力強悍,讓東風17彈道飛彈成為一種幾乎無法被攔截的超音速彈道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