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晚上八點趕到了烏魯木齊,進城怕限流外地車沒敢走遠,就近住在人民公園附近的如家酒店,它後面有個很大的停車場,很方便出入。
連續幾天在路上,每天要跑六七百公里,感覺有點乏了,最明顯是大腿酸痛了。我要在烏魯木齊休整兩天,再給車輛檢修保養一下。
烏魯木齊這是第二次來了,我曾在2012年自駕北疆,兩次經由烏魯木齊,有當地朋友招待,好吃好喝了停留3天,基本嘗遍了美食,什麼大盤雞、烤全羊、二道橋燒烤、甚至還有全馬肉席。也體會了當地人的善飲和好客。
不再趕路,心裡沒數,早上起來已經七點多了。而前一段基本就四五點起來寫東西,八點多文章發出後就出發了。而現在一點不急了,一上午寫了兩篇稿子。中午去外面轉,其實內地的時間同這裡有所不同,比如上午十點對於本地人才是早上,而下午到九點太陽才落山,夜晚才開始。
第一站來到了國際大巴扎,「大巴扎」就是集市、農貿市場的意思,而現在的烏魯木齊大巴扎就等同於旅遊市場了。計程車司機對我一再強調,裡面東西貴,很多商品外面也有,便宜不少。
其實我主要是想看看、轉轉,不想買什麼,2012年那次朋友在這裡丟了手機,當時有很多閒散的小孩子偷東西,現在管理起來,好多了,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很多商品同上次還是相同的,最多的是賣乾鮮果品的,樣子也非常好看。
賣的西瓜非常誘人,按片賣,西瓜一片5元,哈密瓜一片3元。
有一家賣饢的店值得看看,裡面展示新疆的各種大小饢,似乎有幾十甚至百種,完全是饢文化的博物館。饢是新疆的主流食品,「寧可一日無菜,不可一日無囊」,它最大的優勢還有利於長期存放,過去外出都要背一袋子饢。
這裡的饢有各種口味和風格,大小不一,但一般最小的要6元一個,最大的賣20元。我買了三個不同口味的小饢,準備帶在路上吃。
在一家店裡看見師傅正在做樂器,原來他是新疆工藝美術大師,叫艾爾肯·吐麼爾。已經做了42年樂器,現在每個月可以做一把,而他有很多徒弟,店面賣的主要是他徒弟做的。過去只知道新疆樂器有冬不拉、熱瓦普,但現在一時也分不清所以然。
在一家小店看見一些土陶,對這個碗特別有興趣,一問要260元,這些是喀什土陶,說有上千年歷史,等到了喀什,去看看這些土陶作坊。
大巴扎有個賣冰激凌的小伙子雜耍般的將冰激凌遞給姑娘,但又一次次的拿走,要姑娘得不到,原來他下面套了幾個杯,買冰激凌的姑娘接了下面,他又把上面的冰激凌拿走了,姑娘只握住空杯,如此往復,倒也有趣。這種表演性質的賣法,也成了網紅嗎?引來很多人拍視頻。
還有一個事情特別,我在買瓶酸奶(6元)時卻不收現金,只要微信支付,這很奇怪,這次出來新疆到處可以刷微信支付,但沒有想到還有隻能用微信,不收現金的。賣酸奶的小伙子說這是管理規定,這條街上小房子裡面賣東西必須刷微信(其實也是流動車)。
大巴扎裡面有家「大漠奇石」規模特別大,東西也不錯,很多都是外地也能見到的,唯有這種玉石雕刻方法是頭次看到,賣者說是新疆特有的玉,雕刻成蘑菇意喻快富,「一夜發財」,很多人喜歡的。
找家快餐店,要了一盤羊肉炒飯,25元。米飯口感很好,肉也爛,就是太咸了。
吃過飯我去新疆博物館。博物館是我到省會城市基本都要去看的,這是了解當地歷史與人文的重要途徑。道聽途說沒有用,我要看看實物是怎麼具體反映的。博物館基本都不收費,但一般星期一要休息。
都說唐以前館藏文物看陝西博物館,明清館藏文物看北京故宮,那麼新疆博物館看什麼呢?開始我也是有疑惑的,但參觀完才知道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由於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新疆的出土文物都保存非常好,特別是衣物、服飾以及木製品等,絕對在內地看不到這麼完整的同代物品。另外就是這裡有十幾具乾屍,保存的也非常好,是國內別處沒有,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這些銅器距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你看它保存的多完好,就像還在使用的一般。
這把弓箭有2500年了,這種古代的弓,你能想像出是什麼樣子?怎麼做的嗎?如果在內地早腐爛了。
這套杯、筷、藤編是東漢的,差不多有2000年歷史,當年的藤編工藝怎樣?特別是這雙筷子是不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副筷子。筷子在漢代稱「箸」,明代才開始稱「筷」。我一直很注意收集筷子的資料,這次實物很重要。
其實新疆博物館的服飾和一些織品殘片才是最珍貴的,不僅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狀況和審美觀點,也是很多內地博物館無法擁有和收藏的。這件棕色長袍是春秋時代的,公元前770-公元前746年的,依然完整,別處能有嗎?
這個毛布袋距今2700年了,出奇不?保存的太好了。
這靴子漂亮不?它是尼雅遺址出土的,具有2000年歷史。保存的這麼完好和精美,只有新疆乾燥的氣候才能達到。
還有一件鎮館之寶,據說是我國不能出境的49件文物之一,但這次沒有看到原件,也沒有看到複製件,只是有圖片說明,具體什麼自己看吧。
新疆博物館最重要也是最獨特的是乾屍展,都是集中在幾個墓地出土的,保存的完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張雄乾屍」,生前是將軍,騎馬打仗,腿成了O型,似乎保持著馬上坐姿。由於乾屍的特殊性就不多發圖片了。
新疆博物館同內地博物館還有一個不同就是它的館藏基本都是來自幾個著名的考古挖掘,都是成套、成系列的文物,這給斷代與研究提供了很多方便,也給館藏的豐富性打下基礎。人們可能會疑問新疆過去有這麼發達、這麼好嗎?
其實新疆過去就有很多人生活,有很多城鎮與族群的,只是後來環境的變化迫使一些人做遷徙或因戰爭銷毀了家園,加上絲綢之路的經過,中原文化影響是很深厚的。而古代的「新疆」人,也非現在意義的新疆人祖先了。(漢代鴨型壺,2000年歷史)
傍晚又到紅山看看,這裡離我住的地方很近,也是烏魯木齊十景之一,是烏魯木齊市內最高的地方,可以看看市景,也可以遠眺天山雪山。
這裡有一尊林則徐雕像,他因為虎門銷煙而被治罪,流放新疆三年,另外清朝流放到新疆還有紀曉嵐,我住如家邊上的人民公園裡就是他過去住的地方。
關於新疆,清朝最重要的人物是左宗棠,是他強勢保住了這片土地,但我還不知道哪裡有他的遺蹟或博物館,一定要去拜謁一下。
晚上九點到烏魯木齊現在開放的夜市看一下,這個也是唯一的,位於奇台路德匯萬達廣場,也叫「五一星光夜市」。
夜市的人很多,幾乎所有的桌子都坐滿了人,有遊客,但部分卻是本地人。
夜市裡的攤位以新疆美食為主,也有一些外地的,特別是海鮮燒烤也很多,當然這裡的海鮮同沿海沒法比新鮮,但當地人能吃上應季海鮮和小龍蝦,也是高興的事。
這裡最多的還是新疆的燒烤,其中羊肉串太明顯了,這大串要50元,估計要大半斤肉了,夠兩三個人吃了,這裡的小串基本都是10元,而這小串也比內地的大串大,而這裡的大串內地是沒有的。
夜市邊上也有賣小商品和日用百貨的,我在這裡找到了枕頭,屬於方圓形的傳統枕頭,有點像虎頭枕頭,家裡出來忘了帶,現在我的床車配置齊了,但願「粘枕頭」就能睡著了。
我是書影,於2019年6月5日起單人獨車自駕新疆、西藏,請關注我,及時給您報道途中的所見所聞。微信:shuying-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