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寒濕體質和濕熱體質,該如何調理

2019-07-30     大醫本草堂

一、什麼是寒濕和濕熱

臨床上我們確實需要辨別寒濕體質和濕熱體質,因為判斷體質方向以後,治療就有方向。如果判斷錯誤,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風、寒、暑、濕、燥、火是人體容易感受的六種邪氣,其中濕邪是最難對付的,為什麼呢?因為濕邪和其他的邪氣混在一起,就好比面和油混在一起,當然難以除掉。

而人的體質不同,感受濕邪以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體質偏寒的人表現為寒濕,體質偏熱的人表現為濕熱。

二、濕邪的本質

空氣當中有水分,人體也有大量水分。簡單的說,當人體的各種機能失調的時候,這種水分不再是一種營養物質,而是一種代謝廢物,這種代謝的廢物,我們可以稱之為濕邪。

舌象望診,是最能反映濕邪的一種方法。

三、寒濕體質

濕氣進入人體,會因為人體體質不同發生改變。如果體質屬虛寒,濕氣在體內,脾的陽氣本身就不足,無法把濕氣排出去,就會形成寒濕狀態。

舌圖:

四、濕熱體質

如果體質較好,脾的陽氣相對充足,濕氣在體內,就會受到陽氣的驅逐,但陽氣一時半會也無法完全剷除濕氣,就會形成對抗狀態,形成濕熱狀態。

舌圖

五、辨別寒濕和濕熱的其他簡單方法

1、寒濕:一般不口乾; 濕熱:一般有口乾。

2、寒濕:舌苔一般是白的; 濕熱:舌苔一般是黃的。

3、寒濕:舌苔一般是津液較多,滋潤的; 濕熱:舌苔一般偏乾的,多乾燥的。

4、寒濕:一般怕冷多些; 濕熱:一般怕熱多些。

六、如何調理

1 、濕熱體質人群

濕熱體質可以適用一些性涼的食物,比如綠豆、薏苡仁、苦瓜、香蕉、火龍果、西瓜、梨子、各種涼茶,但也不能長期食用。因為性涼的食物或藥物,短期使用是可以把濕熱除去,減輕症狀。但長期食用會損傷脾的陽氣,所以即使是濕熱體質長期食用,反而會適得其反,損失脾的陽氣,不僅不能排除濕氣,脾的功能還會下降。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大便稀溏這些症狀。

不能熬夜,酗酒,熬夜會加重人體陰液的消耗,加重虛熱。酗酒會加重腸道濕熱,不能吃煎炸食品、少吃各種滷菜。這些習慣都不利於濕熱邪氣的排出。

2 、體質虛寒人群

針對寒濕體質人群,不能吃生冷水果、冰凍飲料、冰凍啤酒、長期喝涼茶,比如有些脾胃陽虛的人群,服用香蕉、火龍果就會腹瀉。另外食慾下降、大便稀溏、腹脹、怕冷、易感冒等表現也是很常見的。

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

慎用各種清熱解毒的藥物,避免加重損害人體的陽氣。

加強運動,中醫講動則生陽,只有脾胃陽氣充沛,才能很好的去除濕邪。

寒濕重的人群,還可以用黨參、茯苓、白朮、蒼朮、陳皮煲湯。蒼朮、白朮性質偏溫,燥濕健脾。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寒濕、濕熱體質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不同而發生轉化。比如濕熱體質長期吃生冷食物或者不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損害自身的陽氣,也會變成寒濕體質。所以如果情況比較複雜,還是需要找專業醫生處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效果會更好。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大醫本草堂問診諮詢,請私信或文章的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u_iRmwB8g2yegNDyP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