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5大徵兆

2019-09-03     國民養生館

夏天的奪命心臟病殺機,原來心肌梗塞是榜首!

不要再以為只有天冷才會發生心肌梗塞,夏天也是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尤其來得「快、狠、准」,令人措手不及。

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或心悸、冒冷汗,同時又出現暈眩、疲倦無力等,是典型的徵兆。

但是,中醫師也提醒,有一些細微的求救警訊也別輕忽,像是牙齦或是下巴感覺麻木感,喉頭常感窒息,或乾燥感等,並有冷汗直冒,就要小心可能爆發心肌梗塞。

夏天心肌梗塞也好發中醫:牙齦或是下巴感覺麻木等小警訊別輕忽

為什麼心肌梗塞也會在夏天出現?由於夏天天熱,使得排汗量增加,讓身體脫水、血液變得更濃稠,如果遇到氣溫超過37℃,就容易產生血栓,引發致命的心肌梗塞。

其實心肌梗塞大部分是有警訊的,其中胸口有持續性的壓迫感、容易感覺胸悶,是最直接聯想到心肌梗塞的徵兆。

中醫師表示,但是,還有其餘小細節,也是心臟求救的警訊,卻容易輕忽。其中,感覺肩頸周圍是否有疼痛感,或是喉頭常感窒息,或乾燥感,甚至牽連到牙齦或是下巴感覺麻木感,如果配合著冷汗直流,就要非常小心,這可能是心肌梗塞要爆發的前兆,請立即前往醫院檢查。

中醫看心肌梗塞不適:與心經與心包經阻塞有關

很多朋友會覺得奇怪,明明是心臟不舒服,為何頭頸部、牙齒,甚至是喉頭,也會有不適反應呢?西醫認為這是神經反射造成的結果,中醫師表示,中醫則認為,這與中醫的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經有關聯。

心經與心包經阻塞,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產生心區部位的悶痛(胸口痛或胸口有擠壓感),依其經脈分支,也會出現上臂至手肘內側有酸痛麻痹感、手心發熱、喉嚨乾澀、眼精疲勞,或眼球充血等症狀,而絡脈反映在牙齒、喉頭上。

而心包經阻塞與血液與水分調節功能不平衡有關係,其症狀包括:心前區疼痛、心悸、胸至上腹疼痛,或麻痹;依其經脈分支,也會出現上臂至前臂內側抽痛麻痹、腋下脹腫、手心發熱等症。所以,當心臟即將發生問題時,經絡巡行過的地方出現阻塞,也會產生不適感。

中醫:天氣熱更加重心臟問題可使用刮痧板疏通經絡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神明」,天氣熱,情緒就容易起伏波動,也容易會出現失眠多夢、憂鬱易怒、心煩等精神不佳的情況,更加重心臟出現問題的機會。這時有經驗的中醫師,常常會在耳尖放血,以疏通經絡,改善身體不適的主因。

但是放血屬於醫療行為,民眾在家不建議自行嘗試,可以自行使用刮痧板輕輕的在手內側刮拭,以疏通經絡。對於心包經的刮試,一般都採用從上往下刮,即離心方向,並且採用重刮出痧的方法,對於有心血管病的人,以及因生氣上火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按摩和刮試心包經,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當你使用刮板在上面走的時候,你會感覺板下有阻滯、不順滑,像是刮在砂紙上一般。這就說明在皮膚腠理之間有垃圾,或稱為陽性反應物,通常出痧代表著經絡暢通了。

夏天保護心臟多喝溫水、少喝咖啡與茶飲

夏天應該如何保護心臟呢?中醫師提醒,夏天要特別小心溫差,在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使粥狀動脈上的斑塊不穩定,導致斑塊破裂促使血管栓塞。而天氣炎熱造成血液含氧飽和量下降,且周邊血管擴張,使心臟缺氧等。

最後因天熱容易使心情煩躁、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速、心臟負荷變大,進而誘發心臟缺氧或心律不整發作。

這時建議,夏天不要以茶或是咖啡來補充流失的水分,因為咖啡含有咖啡因,會促使心跳加速,更容易導致粥狀動脈上的斑塊脫落,這時最需補充的是溫開水。

當心肌梗塞發作時,及時正確搶救是關鍵,一旦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必須把握救命的黃金12小時,請趕緊打119儘速送急診,打通阻塞的血管;其實,大約有5到7成的病患,在第一次有胸痛感受時,就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了,但卻不知這就是警訊。

夏天避免心肌梗塞發作注意冷熱交替溫差的問題

要避免心肌梗塞,事前的預防不可少,即使在夏天,同樣要注意室內冷氣房與室外熱翻天的冷熱交替溫差的問題。最好在離開冷氣房之前,在門口站個3~5分鐘,適應一下室內外溫度的轉換。

等到身體習慣了較高的溫度之後,再出門是比較好的方式;另外,在高溫炎熱的環境下,一定要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以避免血液出現濃稠的危險情況。還有戒煙、調整飲食習慣,宜采清淡飲食。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都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應該趕快到醫院檢查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oQACm0BJleJMoPMfM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