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發展中的動漫力量

2019-10-29     睿途旅創

1895年,盧米埃爾在巴黎大咖啡館放映了《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等多部短片,標誌著電影的誕生。而動畫的誕生比電影還早三年,1892年10月28日,艾米爾•雷納德公開放映他的實驗性動畫片,標誌著動畫的誕生。

在國際動畫協會(ASIFA)的推動下,10月28日被定為世界動畫日,每年的這一天,在全球範圍內都會舉辦大量的放映會、展覽、游會等動畫相關活動。

縱觀動畫發展百年歷史變遷,世界動畫產業的中心從歐洲轉移至美國,後來日本動畫的異軍突起,可以說和美國動畫各占了半壁江山。

近年來,以《哪吒》為代表的一批國漫也讓大家為之眼前一亮,業界和影迷動漫迷紛紛高喊國漫的崛起!動漫事業在發展,與旅遊行業的融合也逐漸顯現。

2018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次發文鼓勵動漫產業和旅遊業的融合。

動漫和旅遊的融合可以實現消費產品與消費體驗的融合、消費效率與消費深度的融合。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動漫延展性很強的長產業鏈為豐富旅遊業形式和文化內涵提供了多向選擇。

動漫產業鏈較長,有藝術性很強的漫畫/插畫作品,有參與度很大的cos表演,有觀賞性很強的影視動畫,有互動性很強的遊戲動漫,主題公園,城市綜合體,酒店,咖啡,服飾,以及和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動漫衍生品。這條產業鏈上的各環節都可以給旅遊業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提供豐富的選擇。

文旅融合發展中的動漫力量

第二、動漫粘著性很強的長生命周期為旅遊業培育了新的龐大消費人群。

在動漫氛圍中成長起來的「80後」和「90後」現在已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當他們需要旅遊的時候,當然更容易親近那些動漫化的旅遊景點和旅遊產品,這是旅遊業需要關注的供給側改革。動漫比一般文化產品的生命周期更長,把動漫的深度消費與旅遊結合起來,就能讓旅遊景區的品牌可視化、消費長尾化,實現把旅遊目的地帶回家消費。

第三、動漫形象化很強的塑形能力給旅遊業帶來了新的營銷手段和傳播方式。

當今時代是視覺文化主導的時代,而視覺的核心是形象。多年前日本著名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經把漫畫與人們的關係分為幾個時代,逐漸從玩具時代、點心時代、主食時代、空氣時代到符號時代。現在,中國正在進入動漫的空氣時代,即各類動漫成為青少年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的背景下,我國正在崛起的動漫業會給旅遊業帶來哪些革新呢?或許在美日的經驗中可以窺見出一些答案。

「聖地巡禮」從未停歇

得益於總值230萬億日元動漫產業的發展,日本的動漫旅遊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日本國家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3000萬外國遊客到日本旅遊,其中14%是因為喜歡日本動漫而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國年輕人。

另有數據顯示,90後是 「聖地巡禮」的主流消費人群,年輕化的消費群體預示著「聖地巡禮」強勁的市場發展潛力。60%的90後有過「聖地巡禮」經歷,其中47%的90後曾多次「聖地巡禮」。有54%的80後遊客表示自己有過「聖地巡禮」經歷。

愛好者們到聖地打卡的需求日盛,日本動漫協會聯合相關景點的當地政府,與角川、日航、全日空等公司,合作成立了動漫旅遊協會。從2017年開始面向動漫愛好者發起了「聖地」徵集的投票活動,隨後開啟了「日本動漫聖地88所」項目。這些「聖地」包括動漫作品的取景地、漫畫家紀念館所在地等各處,貫穿了整個日本。

在我國從來不缺少可以取景的名川大山、充滿故事的街角巷尾。「聖地巡禮」雖然也從未間斷,但是缺乏結合動漫的地域發展策略以及該類作品當中鮮有影響力極大的作品,「聖地巡禮」多為偶發行為而未能成氣候。而我國正在崛起的動漫業則為這一旅遊形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主題公園IP新動能

中國的動漫產業在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這股IP熱潮並沒有對國內同樣風生水起的主題樂園起到任何幫助。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大多數主題樂園「大而不強」,主要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IP過於匱乏。

反觀迪士尼,它通過影視製作創作和運營IP之後,再通過樂園和衍生品銷售,讓IP的價值實現最大化。迪士尼2019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上,主題樂園、度假區與消費者產品的收入高達68億美元,迪士尼近一半的收入來源於此。環球影城也在不斷創新升級自己的IP產品,與遊客互動、能用中文逗樂大家的變形金剛也已悄然成為了大網紅。

在日本,自從1983年東京迪士尼樂園開放至今,日本形成了以動漫文化為核心,通過各類情景再現和周邊設計,以不斷增添遊樂場所和器具以及服務的方式使各個年齡段的遊客持續產生新的樂趣和體驗的經營策略。比較著名的還有大阪USJ、三麗鷗彩虹樂園等。正在建設中的吉卜力樂園同樣令人期待。

今年橫空出世的《哪吒》只是封神系列動漫的一個開端,相信隨著優質的國漫越來越多,不僅可以為「先有IP,再有樂園」創造更多可能,也能為其他的主題樂園提供了一個宏偉的IP世界。

激活旅遊商品的創意開發

公開數據顯示,迪士尼樂園60%收益來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費。

很流行的卡通形象熊本熊,兩年內為熊本縣帶來了超過1200億日幣的經濟效益,這隻熊的衍生品從第一年的1億人民幣躥升至2015年的38億人民幣。人氣動漫衍生旅遊商品的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今年夏天在京都動漫大火中遭遇不幸的武本康弘,他在2007年導演的動畫《幸運星》使得取景地埼玉縣久喜市鷲宮爆紅之後,動漫周邊、動漫祭典道具等悉數登場,並且在聽取了當地居民和歌迷、內容持有者的意見之後進行了設計與搭配。

其中「痛繪馬手機鏈」的開發和銷售方法是別出心裁,設計出來的不同圖案的手機鏈分散在當地不同的商店之中,既喚起了巡禮者收集的慾望,又通過商品產生了遊客與居民間的交流。

與動漫IP的結合發行限定旅遊產品也被城市與景區廣泛使用。諸如此類拼圖在日本的旅遊商品里可謂是司空見慣,但是當這一副拼圖具備了多重限定的含義之後,就變成了一種很有人氣的紀念商品。

除了有了「京都限定」的金字招牌之外,從其內容中還包含了「嵐山限定」「紅葉季限定」,無論是因為喜歡京都的觀光客還是喜歡這個動漫IP的「海賊迷」,當遊玩到這裡看到了這一商品,相信已經有了足夠的理由去購買它。二者的結合的商品使得可以讓遊客愛屋及烏,實現景區與IP的雙贏。

形態各異的動漫街區

《怪怪怪的鬼太郎》誕生於1967年,一提到這個作品許多日本人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島取縣鏡港市,因為這裡是作者水木茂的出生地。在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條以他命名的「水木茂之路」,全場800米的商業街兩側樹立著139個妖怪像。

這條步行街誕生於1993年,當時每年的觀光客大約28萬左右,後來隨著水木茂紀念館的開館以及後來《怪怪怪的鬼太郎》新系列節目的熱播,該地已經完全成為了動漫街區。

不斷更新中的水木茂之路

到2008年每年到訪遊客已達到172萬,據當地觀光協會的統計,該步行街給全省帶來的經濟收益有97億日元,經濟波及效果將達到120億日元。現在這條水木茂路已經成為了能夠吸引各個年齡層的鬼太郎粉絲的地區品牌。

動漫街區的另一種形式又如東京的杉並區,聚集了大量的動畫製作公司。根據2016年的統計,日本動畫製作公司有622家。而杉並區就聚集了138家,為日本最多。

2000年,杉並區公布了《卡通森林杉並構想》,實施日本第一個動漫產業扶持政策,進行了以杉並區博物館為中心的區域規劃。不僅吸引了周邊很多動畫工作室的創作基地和漫畫藝術家的進駐,還多次舉辦了節慶與活動並十分注重動漫人才的培養。

從杉並動漫博物館,到車站前的《機動戰士高達》的紀念碑,都已經成為該區的重要地標。區內不少商店街也開始與鐵道公司、百貨品牌、政府協定,進行了街區活化的事業。與動漫相關的文化交流類、創意辦公、高級餐飲、休閒娛樂等設施也聚集於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動漫街區。

因為都有「趣」,動漫和旅遊這兩個產業具有著天然的可連接性。動漫可以為豐富旅遊業形式和文化內涵提供多向選擇,也能為旅遊業培育新的龐大消費人群,而正在崛起的國漫也必將促進文旅的融合發展。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3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hmnF24BMH2_cNUgmv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