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2020年去紐西蘭留學的學生,都會選擇這所大學?

2019-09-25     立思辰紐西蘭留學

如果你追求的不是華燈初上的城市生活,而是安靜、舒適的留學生活,那麼紐西蘭就是留學生們最好的選擇,它被稱為「世界上的最後一片凈土」。

惠靈頓是紐西蘭的首都,全國第二大城市,人口35萬左右,是國內政治中心及重要的商業中心,也是往來南北島的交通樞紐。惠靈頓文化氣息濃厚,彙集了國內藝術、時裝、飲食及夜生活文化的精華,到處是西方式的酒吧、咖啡館和街頭表演者。除了庫克海峽迷人的景色外,木質建築是惠靈頓的一大特色,五顏六色的木結構平房,掩映在群山綠蔭中。

從《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到經典電影《納尼亞傳奇1&2》《金剛》,再到動作大片《碟中諜6》,紐西蘭是眾多頂級影片的常用取景地,也是世界電影迷的夢想朝聖之地。而惠靈頓還定期舉辦各種體育盛事和文化節。如世界六大頂級藝術節之一的紐西蘭國際藝術節,以及惠靈頓國際電影節。

教堂灣(《納尼亞傳奇》)

惠比特村(《指環王》和《霍比特人》三部曲)

立思辰留學雲老師介紹,不得不提的是,選擇紐西蘭留學的一大優勢是:紐西蘭的簽證政策是相對寬鬆的,在從紐西蘭的大學畢業且獲得學士學位及以上學歷的國際學生有資格申請畢業後工作簽證(Post-study work visa)。該項簽證允許畢業生在紐西蘭任意領域工作三年。所以,如果想要積累海外工作經驗的小夥伴們,可以多多考慮紐西蘭~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院校簡介: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於1897年成立於紐西蘭首都惠靈頓。作為紐西蘭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有著足以自豪的優良傳統,作為一所以研究為基礎、向學生提供高質量教育的大學,它已久負盛名。

大學由六個學院組成,分布在惠靈頓地區的4個校區。其中,商業與管理學院靠近繁華的首都(惠靈頓)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許多企業都將總部設在首都城市,這樣有利於他們與其他公司的領導人、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學校優勢: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商學院擁有全球三大著名認證(AACSB,AMBA, EQUIS);會計更是紐西蘭唯一被雙認證的學科,其權威性被世界認可。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又下設會計與商業法學院、財政與金融學院、政府學院、信息管理學院、營銷與國際商務學院和維多利亞管理學院。

學院於2013年衝進世界前50的商學院榜單,會計和商法學均排名第16位。會計更是紐西蘭被雙認證的學科,其權威性被世界認可。學校於紐西蘭公司的領導人、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

學校排名: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221位

可選專業:會計、金融、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精算、稅務、旅遊管理等

職業規劃服務: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職業規劃與就業團隊為學生提供學習、工作和職業規劃建議,並設有職業資源室、專題講座和研討會。大學還擁有職業活動中心(Career Hub)、包含實習職位的職位資料庫,提供兼職與假期工作信息以及與各自學習領域相關的畢業生職位信息。學生職位搜索 (Student Job Search)也能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期間的兼職工作以及暑期的全職就業機會。

主要校區:

維多利亞大學有四個校區,其中三個都在市中心,相互之間步行不到15分鐘就能到達。主校區凱爾本(Kelburn)校區地理位置優越,居高臨下遙望海港,有著像詩一般美妙的風景。法學院在一座歷史著名的政府大樓里,對面就是國會和最高法院;旁邊緊挨著的是Pipitea校區的工商管理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在Te Aro校區的一座富有特色的專門建築中,這座建築的設計還得過大獎。Te Aro校區在市中心,周圍有許多咖啡店、美術館和書店。教育學院在 Karori校區,距市中心有10分鐘的車程。

住宿:

住宿選擇包括fully-catered 宿舍(提供飲食),self-catered 公寓/工作室(不提供飲食),或私人住宅(跟別人同住一間房)。大學的住宿服務部門會負責把學生安排在學校的宿舍之內。他們也可以把學生安排到臨時居所。校內有五個學生宿舍區,兩人一間房間,學校每日提供三餐。另外學校會根據你的不同需要安排單人宿舍或在校外租公寓(全家具)。

 畢業學生感言:

「之所以選擇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是因為這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學,位於紐西蘭首都惠靈頓的中心地區。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課程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講師和教職人員都很友善,也樂於幫助我們。大學還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知識和掌握實踐技能而專門開設了輔導課和講座。

能夠成為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學生,我感到非常自豪!」

——Yingjie Yuan 就讀會計與商法專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gr4Z20BJleJMoPMCD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