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上午接到信用卡的官方電話,給我推薦意外險:
昨天下午給我打過,我沒接到,今天換了上午給我打,你們看通話時長,15分鐘。
明明是一個推銷電話,但我不知不覺聽她講了15分鐘,一點都不反感,奇怪嗎?最後我還跟她說,我覺得你說的特別好。
一、拉近距離
接通之後,她先問我信用卡有沒有什麼問題需要幫助,要注意用卡安全,每次消費有沒有簡訊通知?有沒有簡訊提醒還款?如果想要升額度可以怎麼操作,給我提供了一些可能會需要的小貼士。(降低防備,增加好感)
並且每當我說,我知道,我有,這種回答的時候,她都誇我,很棒,非常好。這樣一來一回幾個對話之後,她才開始說意外險。
這還只是一個電話推銷,那我們日常的微信聊天,線下見面,都是關係更近的朋友,閒聊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千萬別覺得,我跟你關係這麼好,我當然開門見山了。適合這樣直接的人很少,要看對方的性格,大多數人還是要先建立聯繫的。
聽她說意外險,我說我已經買過了,確實是買過了,這裡她的反應是第2個知識點。
二、站在客戶的立場,引起興趣
她先很平靜的笑了一下,然後說:
「非常好,您有買保險的意識很不錯,是這樣的,您是我們公司篩選出來的優質客戶,這份保險是我們公司為優質客戶定製的一份福利,只是針對部分客戶才有的,您是有知情權的!我把具體內容都告訴您,您了解之後再選擇要還是不要,這都可以。那我也不花太多時間,把重點給您挑出來,好吧?這是我的福利,我有知情權,不花太多時間,給您挑重點,好吧?我就乖乖的說,好吧。」
這兒有一個措詞的技巧,好吧?行吧?比,好嗎?行嗎?更容易得到肯定回復,然後她才開始說這份意外險是什麼。
如果逛街磕磕碰碰了,門診費用超過100元就可以報。如果是發生重大意外,最高可賠500萬。買過意外險的人可能會了解,這兩個數據的確比別的意外險吸引人,那她就拿了這兩個數據做第一步介紹。
接著說,市面上的意外險都是一年的,而且是消費型,我們當然都是希望不出意外的,但是這個保險費你就浪費掉了,而我們這一份回饋客戶的保險,是給您保障20年的,20年不出意外還會返還給您。我從後台看到你是91年對吧?(不斷提問,互動)
你現在27歲,一直到47歲都是人生奮鬥的黃金時期,最需要這樣一份沒有後顧之憂的保障了……又把自己的特點說了一遍,什麼長期的,保險範圍廣,返還型的,重複的話。
確認我清楚之後,就開始說保費的優勢,交10年,用零花錢就可以,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但比別人多了一份這麼好的保障或者是存款。
我說我一年一家人已經要交幾萬了,我不想再交了,我說完這句話我其實在想,我看你怎麼說,她回答的真的很好,第3個知識點,也是順溜在膠囊課中說過的一個方法。
三、引導框架
她是先肯定我買保險的行為,非常好。然後說,為什麼我們的這麼多用卡客戶,已經買了很多保險,還要買我們這份保險呢?而且反饋還特別好呢?
這個邏輯是不是很熟悉?客戶說,我沒錢,我們說,我也有很多客戶沒啥積蓄,但是她們借錢也要來做,你知道為什麼嗎?
客戶說,我啥都不會,我做不好微商,我們說,嗨,我之前也啥都不會呀,但我還是下定決心一點點學,你知道為什麼嗎?
對呀,為什麼呢?
永遠不去跟顧客辯論,不去反著她說,而是順著她的邏輯,提出問題,引起興趣,把話題重新引導到她需要關注的地方來。
這位客服也是用的這個方法,她把話題引導到了她們這份保險的價值上來了,然後開始說自己保險的價值,也開始打我的痛點,其他意外險不僅是短期的,而且只賠身故和身殘,賠一次就各種中止。貓爪狗咬都不賠的,而我們一生碰到重大事故可能最多只有一次,更多的是磕磕碰碰,而這份保險……
其實每次她講的這些內容,有很多都是重複的,但是一遍一遍加深我對她保險的認識,我覺得我已經了解的7788了,這個也是我想說的,知識點可以重複講,我有個零售顧客,我跟她講了很多產品的理論,文獻都發了,過了很久她進了招商群,突然問我,你們的產品成分是啥?
好多東西,我們講一遍客戶可能根本就沒看進去,或者記不住,最後說完問我,有沒有哪裡還不清楚的,我說都清楚了。
她問,那你看,一個月只挪幾百塊錢的零花錢出來,是不是沒有壓力呢?我沒有去接她的茬,我說你突然跟我說這個我還沒啥需求,要不你加我個微信,我有需要再跟你說。
這麼優秀的銷售,交個朋友也很好啊,說不定還是個潛在的顧客,她說,哈哈哈哈哈,我們公司為了保護客戶的隱私安全,不允許工作人員私下聯繫客戶,我們打給您的電話一定是95511的官方電話。你看我過兩天,後天給您回個電話可以嗎?
不管是提要求,還是拒絕你的要求,都是為你好,不是為她好。保護你的隱私,她預約時間也是非常具體,問到上午還是下午,她下午2點上班,我幾點方便?
最後一掛電話,15分鐘了,整個過程我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因為她全程都沒有跟我較勁,辯論,強推,而且是一問一答的。
這是個電話推薦,可能我拒絕兩次就不會再有機會聯繫了,但是我們的微信好友是一直在的,保持愉悅的聊天氛圍,長期吸引,是不是比電話營銷容易成功的多呢?
(本文轉自小豬導航 www.xiaozhu.hk ,原文作者:張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