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神的恩寵
印度兒童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里,
有一個叫做伊夏的小男孩。
這個9歲的小男孩,
活潑好動,喜歡觀察世界,
滿腦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
然而,如此可愛的男孩,
卻成了眾人眼裡的問題兒童。
在影片最後,
這個男孩卻在眾人讚許的目光中,
得到了信心,
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轉變?
關於他的故事,值得父母一看。
伊夏上一年級時,門門功課都是零分。
數學試卷上,題目是:3乘9等於幾。
他回答:3。
語文課上,老師讓他朗讀課文。
他說,書上的文字在跳舞,
惹得同學哄堂大笑,
把老師氣得不輕。
伊夏儼然成了不學無術的壞孩子。
為了躲避大家歧視的目光,
伊夏不惜逃課去大街上看挖掘機。
校長把伊夏爸媽請到學校。
所有任課老師都說,
伊夏是朽木,不可雕。
校長說,伊夏的智力有問題,
建議送他去特殊學校。
回家後,
爸爸給伊夏聯繫了一所寄宿制小學。
無論伊夏怎樣哀求,爸爸都無動於衷。
在伊夏爸媽眼裡,
兒子學習成績差,就是因為太貪玩。
殊不知,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下面這幾條。
第一、填鴨式教學法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
死記硬背或題海戰術,
只會把孩子訓練成做題機器。
通過這種方式學習,
孩子學到的知識是死的,不能融會貫通。
第二、老師的羞辱和體罰會澆滅學生的學習熱情。
有個網友說,
他小時候很喜歡數學,
每次做數學題時,總是樂在其中。
後來,是數學老師的一巴掌,
讓他對數學徹底喪失興趣。
第三、父母望子成龍讓孩子倍感壓力。
很多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強加到孩子身上,給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重壓之下,孩子不堪忍受,常常和父母對著干。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
孩子學習差,就不足為奇了。
人的一生很漫長。
對孩子來說,考試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語文課上,
老師讓伊夏翻譯詩歌。
伊夏認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卻覺得他在胡說八道。
美術課上,
伊夏望著窗外的小鳥發獃。
老師提問,他答不上來。
他又被狠狠罵了一頓。
在老師眼裡,伊夏是搗蛋鬼。
在同學眼裡,伊夏是壞孩子。
所有人都在貶低和嘲笑伊夏,
這讓伊夏非常壓抑,他的精神瀕臨崩潰。
不久,爸媽來看伊夏,
伊夏奪門而出,繞著操場跑圈。
他要把心裡的憤怒都發泄出來,
否則,他覺得在這個嚴格的地方待下去,
會崩潰的。
父母的任務,
是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
而不是製造心理病人。
請記住,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
正確地引導和讚揚孩子,
永遠比辱罵和懲罰孩子更有效。
在伊夏眼裡,
文字會跳舞,
這讓他沒辦法集中精力學習。
當他把這件事告訴別人時,
人們都以為他在說謊,
連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承認孩子有讀寫困難症,
這讓他很痛苦。
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救星登場了。
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
年輕英俊,活力四射。
他的教學方式不拘一格,深受學生喜愛。
美術課上,
伊夏對著白紙發獃,
尼克走近他,鼓勵他。
尼克從其他學生那裡了解到,
伊夏的讀寫能力很差,
他怎麼學,都學不會。
隨後,尼克找到伊夏的作業本。
他發現,
伊夏的筆跡完全符合讀寫困難症的特點。
原來,
他小時候就有讀寫困難症,
他太懂這種病症了。
幾天後,尼克去伊夏家家訪。
他告訴伊夏爸媽,
伊夏學習差,
不是因為貪玩,
而是因為他患有讀寫困難症。
後來,
伊夏的爸爸查閱了讀寫困難症的相關資料,
他主動找到尼克,
向對方承認了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誤。
尹建莉老師說:
真正的愛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
伊夏多次說,書中的文字在跳舞。
可是,沒有人相信他。
只有尼克相信,他知道伊夏沒有騙人。
這份信任,重如泰山。
也正是這份信任,最終救了伊夏。
一天,尼克給學生講故事。
他說,
有個孩子學習成績很差,
他看到的文字都在跳舞,
所有同學都嘲笑他。
伊夏聽著聽著,
臉色煞白,
以為老師在說自己。
最後,尼克揭曉了答案——
這是小時候的愛因斯坦。
伊夏懸著的心落了地,
臉上第一次浮現出笑容。
尼克告訴學生,
有些人的思維異於常人,
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愚蠢。
相反,
這類人往往非常聰明,
只要他們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
就一定會有所作為。
尼克告訴伊夏,
他小時候也有讀寫障礙,也曾被人嘲笑。
而現在,他成了受人尊敬的老師。
他鼓勵伊夏,
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
尼克知道伊夏熱愛繪畫,
於是就用繪畫教他文字。
在尼克的幫助下,
伊夏真的掌握了讀寫技巧。
為了讓伊夏恢復自信,
尼克還在全校舉辦了一場繪畫比賽。
伊夏的畫作中,
有高山,有湖水,還有他自己。
眾人被這幅畫深深打動,
伊夏毫無懸念地獲得了第一名。
此時,父母、校長、老師和同學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電影結束了,
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卻沒有結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
要培養一代新人,
首先要開發每個學生的差異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父母要做孩子的「伯樂」,而非「屠夫」。
影片中,
父母對伊夏的態度,
始終是挑剔和嫌棄。
尼克卻不同。
他主動蹲下身和伊夏說話,
從中就能看出他對孩子的平等心。
他有過讀寫障礙症,
所以他特別理解伊夏,願意去幫助伊夏。
他鼓勵孩子發展個性,快樂成長。
以上這些,都很符合現代教育學的主流觀念。
其實,不允許孩子犯錯,
本質上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
讓孩子失去生命的活力。
尹建莉老師說:
「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
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
才能產生想像力和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父母要做的,是悉心守護天使的翅膀。
而不是折斷天使的翅膀,讓他躲進黑暗角落哭泣。
—— End ——
作者:諸神的恩寵,自媒體人,書評人,影評人,多平台簽約作者,全網粉絲20萬+。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