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隨著民辦教育的興起,越來越多知名企業投身教育產業,這不僅是一種戰略投資,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人才投資。在華夏大地上,如果說最出名的企辦大學是東莞的華為大學,那麼最出名的企辦初小可能就是位於青島的海信學校了。
海信學校坐落於市南區江西路11號地塊,原本是海信老研發中心所在地可以用於商業開發。但由於該地塊周邊學校匱乏,為解決周邊居民入學難的問題,海信集團不僅捨棄十幾億土地出讓金,還「倒貼」了8億元用於學校和教育園區的建設。
這份不求回報的投入,靠的既是企業取之於民,還之於民的胸懷,更是一股教育興國的信念支撐。海信集團終身名譽董事長周厚健曾多次強調,「沒有什麼比做教育對社會的影響更有意義」、「其傳承效應是不能經濟利益來衡量的」。同時海信學校不是建完校園設施、電教設備、場館等「硬體」後就心生懈怠,而是「硬體」「軟體」兩手都要抓,真的將其看成一份長久堅持的事業去用心對待。
這裡的「軟體」指的就是能夠決定一家學校生源的師資力量,受海信集團舍大利謀大義的感召,曾任青島實驗初中校長的馬林毅然決然加入海信學校,出任總校長一職。在馬林的努力下,海信大學迅速吸納了一批優秀的高級、特級教師。據說在海信學校籌備初期,馬林誤以為海信學校會延續低薪酬+高課時費的結構,一到寒暑假老師們就只能領著基本工資。結果海信集團高管為了能保障假期里老師的利益,一錘定音採用了高底薪方案,解決了老師們的「後顧之憂」,他們教起學來更加投入,願把所有心血都投注在孩子們身上。
3月11日,海信學校迎來了建校三周年慶典,並在學校主教學樓中心的位置舉行了「未來廣場」揭牌儀式,其中一尊4米高的雕塑成為了全校的焦點。這個雕塑是根據草書「信」字演變而來,意為「誠鑄師道,信育棟樑」,每位老師每天一走進校園,就可以看到這個雕塑,時刻警醒自己要風清氣正。
「信」也是海信企業文化中的精髓,做人無信不立、做事無信不成,周厚健先生警訓道「要確保教師隊伍的『純潔』,絕對禁止『庸俗化』」。負責海信學校德育工作的魯政老師表示:「校風師德建設是我們尤為重視的一點」。在海信學校,至上而下洋溢著一個公平公正的學習環境,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老師公正的對待。就連學生家長也可以深入參與到孩子的校園生活,比如監督優秀學生的區級推薦,與校方一同前往校服工廠進行實地考察等。
得益於風清氣正的良好校園氛圍,使得海信學校成為了市南區的「明星學校」,海信也從電視一哥秒變教育黑馬。2022年,海信學校小學部報錄比達2.17:1;海信學校初中部搖號學位的報錄比達3.08:1,迅速成為了青島市南區最熱門的學校之一。不少家長更以送孩子進海信學校為榮,相信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自家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