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大健康!健康城市多向求解

2023-12-14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洞見大健康!健康城市多向求解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近年來,豐寧積極推進六大健康行動,當地民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健康城市建設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在「大健康」背景下,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和健康細胞建設,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形成更有利於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對於保障人民健康至關重要。

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印發通報,公布2022年度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和典型經驗。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建設案例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優秀案例,其建設經驗還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健康縣區建設典型經驗。

近年來,豐寧積極推進六大健康行動,舉行豐富多彩的宣講行動,建立了綜合性宣傳體系,並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行動,當地民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開展6+N健康促進工程

重視 豐寧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為抓手,逐步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健康促進工作機制。

據了解,豐寧全縣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8家。其中二級醫院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綜合監督執法所1家、婦幼保健院1家、鄉鎮衛生院26家及3家分院、村衛生室305家達到鄉鎮一體化建設標準。

40多歲的職工小王多年肥胖,同時「三高」。在創建健康機關過程中,縣裡對每個人進行健康體檢,建立檔案,分析健康狀態,尋找不良生活方式及健康問題,給小王量身定做健康干預策略。

經過溝通得知,小王就愛熬夜打遊戲,刷手機。他說:「我也不想熬夜,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白天睏乏,沒辦法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低下。到了晚上還睡不著,會報復性地再熬夜,長期如此,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局機關健康科普大講堂聽課後,小王得知自身目前身體狀況是作息不規律導致的。他改變作息規律及生活方式不久,「三高」沒了,人也變「苗條」了,還主動要求加入健康促進辦做健康宣講員,到社區、村健康大講堂向居民宣講熬夜對身體的危害,讓大家知道熬夜可能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功能紊亂、新陳代謝變慢、營養吸收差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脂肪很容易在體內堆積,導致肥胖,甚至出現心源性的猝死。在像小王這樣的宣講員的帶動下,一個個「胖子」及一個個家庭發生著「連鎖反應」,居民的體重指數逐漸降低。

為響應全縣健康促進工作以及創建健康村、健康家庭的號召,打造舒適、整潔、宜居的村莊環境,王營鄉安營村婦聯還組織成立了一支巾幗志願者隊伍,助力健康的活動從未間斷。她們走遍全村家家戶戶,不怕髒、不怕累,為體弱多病、身體殘疾的家庭親自動手大搞室內外衛生。經過努力,全村打造出20餘戶精美庭院、40餘戶美麗庭院,並通過了鄉、村、駐村工作組的聯合驗收。

從2019年開始,健康促進工作人員就對五道營鄉十七道溝、五道溝,土城鎮三間房、四間房等村展開家庭調味品稱重入戶問卷調查,監測居民的鹽油調味品攝入量。期間錄入家庭成員基本信息、個人問卷以及膳食問卷,通過這些科學的表格和數據的記錄,能夠更好地了解村民的營養健康情況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情況,並進行醫學體檢和實驗室檢測。在創建健康家庭過程中,健康素養監測調查顯示,2019年豐寧居民健康素養率2.2%,吸煙率33.48%,超重率32.22%,學生視力監測近視率54.3%。

豐寧還將不講衛生、環境髒亂差、垃圾亂放、吸煙、酗酒、賭博、作息不規律、鹽高、油高、糖高、油炸食品、過勞、不愛運動、吃剩飯、吃「爛蘋果」、不合理用藥等列成「不健康行為自查清單」發到居民家中。著眼重要健康影響因素,聚焦重點人群,針對影響全縣居民健康的一些突出問題,制定健康政策60餘條,並進行健康干預。

此外,豐寧創建了改善家庭多種生活習慣的「6+N」健康家庭模式,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新機制,從政府、社會、個人層面協同推進,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讓全縣居民掌握什麼是健康生活方式,從而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健康理念融入居民生活進行培樹,讓居民對照健康生活方式開展自查,健康引導員和網格員對各家生活習慣改變情況進行跟蹤監督服務並填寫「健康生活方式跟蹤監督服務表」,以此作為評選健康家庭的有效依據,促使居民改善生活陋習。

同時,豐寧打造了廚房文化、開關文化、餐桌文化,將製作精美的膳食寶塔冰箱貼和健康提示開關貼、餐巾紙發放到居民家中,倡導居民使用限鹽勺,使居民舉手投足間時刻見到健康提示,逐漸形成健康理念,養成健康行為。

推廣宣講行動,建立宣傳體系

按照「大健康、大宣傳」的理念,豐寧建立了傳統媒體、新媒體和傳統宣傳手段為一體、多部門相互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性宣傳體系。一是縣電視台創辦了「健康有約」專欄,邀請縣級醫院專家定期講健康,已完成32期;二是在309個健康廣場、4個健康步道、336個健康自測小屋安放健康知識展牌供居民隨時學用;三是組織近萬個家庭參與河北省衛健委舉辦的線上「學健康奔小康」評選健康明白人有獎競答活動;四是開展健康科普200餘期;五是針對留守在農村的60歲以上居民,全縣200多名醫護人員深入鄉村進行面對面健康知識培訓700餘場次。

大喇叭廣播的聲音會定時傳遍全縣各個角落,縣內各個廣場大螢幕每天三個時間段定時播放,高頻次、全覆蓋地推送健康知識、報導健康促進工作動態。依託「健康豐寧」微信公眾號、抖音、豐寧手機台、樓宇電視、冀雲豐寧、冀雲健康豐寧開展健康科普宣傳及不良嗜好強禁止活動,開展健康科普宣傳200餘期。組織宣講隊深入鄉鎮(街道)、社區、機關進行示範宣講,受益群眾30餘萬人。

同時,在豐寧新聞、廣場大螢幕設立曝光台,定時播放衛生不達標、亂扔垃圾、扔煙頭、公共場所吸煙等不文明現象。實現了健康知識、健康行為進農村、進家庭、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等。

豐寧還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行動。在全縣領導幹部大講堂,邀請國家健康教育中心教授錢玲博士為全縣600餘名副科級以上幹部進行「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訓。邀請省疾控中心健教所程藹雋所長對全縣創建場所、健康教育專業人員進行創建健康促進縣、健康促進醫院業務培訓。聘請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周蘭華對全縣健康促進場所的工作網絡和健康引導員、健康指導員進行建設業務培訓,網絡培訓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

豐寧廣泛普及推廣應急救護知識技能,縣紅十字會深入普及應急救護知識,不斷擴大急救知識培訓的內容和範圍,全面推進應急救護培訓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提升群眾的應急救護能力,讓每個家庭掌握應急救護基本知識,在家庭及公共場合能自救、互救,達到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目的。2023年共培訓996人。

依託縣、鄉、村醫護人員、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志願者服隊,各村健康生活引導員充分利用健康小屋(加油站、活動室、俱樂部)等平台,採取集中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居民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全縣有2萬餘戶家庭接受健康指導。

豐寧以縣級三家醫院為支撐,組建基層醫院醫生+村醫的健康指導員隊伍,查找健康問題,做好不同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家庭健康明白人,有針對性地開展普及健康知識、解答群眾疑問、定期為群眾提供健康體檢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健康干預策略。由各鄉鎮組建主管領導+衛計專干+健康家庭代表,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宣傳,傳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組織開展有利於健康的文體活動,將群眾的健康需求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為群眾解疑釋惑,家庭醫生簽約履約健康體檢,建立健康電子檔案服務,就四類慢病一對一地對居民進行健康宣教,讓其改善生活方式。

豐寧健康促進辦、文化旅遊局、婦聯、文明辦、衛健局、電視台聯合開展讓孝行、勵志、美德等傳統健康文化進家庭的活動。培育社區、鄉村健身操表演隊453支、太極隊32支、馬拉松隊1支、廣場舞隊300支,極大豐富了家庭文化生活。在創建健康家庭過程中,土城鎮城根營村組織「曬被子」活動,通過在廣場曬出各家老人被子,評選出孝行兒女,好媳婦、好婆婆及健康家庭示範戶。

為增加居民家庭經濟收入,改善生活質量,提升抗風險能力,衛健局、人社局、婦聯等聯合開展健康技能進家庭活動,各村健康引導員對本村居民工作需要進行登統,分別上報各單位,各單位列出培訓計劃逐村進行培訓,每期培訓衛健局都派醫護人員講健康知識。創建以來共培訓手工編織、剪紙、月嫂、瓦工等60期,8000多家庭受益。

為滿足全縣居民健身需求,由政府主導,住建局、文化旅遊局、教體局負責對全縣健身場所全面改造提升,全縣共建戶外健身廣場680個,配備健身器材3856件。實現了每個自然村都有健身廣場,僅縣城就達43個戶外廣場,為全縣居民走出戶外健身提供了堅強保障。

目標 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全民行動共創健康豐寧

近年來,豐寧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為抓手,逐步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健康促進工作機制,建設健康豐寧。

將軍營兩間房村為向老年人提供好的生活就醫養老環境,增強團結互助氛圍,打造了「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模式,建立台帳,實行積分制,有效激勵了全村敬老愛老,打造了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讓老年人的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毗鄰海留圖國家濕地公園的大灘鎮小北溝村,夏季平均氣溫17.4 ℃,是許多遊客心馳神往的避暑勝地。自2021年被評為省級衛生村以來,小北溝村在推動綠色發展過程中,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國家級衛生村、健康村。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小北溝村有3萬畝林地、4000餘畝濕地和2萬餘畝丘陵草地,綠化覆蓋率達到40%。為保護綠水青山,曾拒絕過20多個不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項目落地。這裡先後實施了千松壩、張承壩上「雙萬畝」造林工程,近2萬畝草場封育工程也正在施工中,還種植了開花觀賞作物6000餘畝,包括向日葵、赤芍、紫花苜蓿等。

「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小北溝村以此為目標,積極整治人居環境,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對村內生活垃圾實行了統一管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日產日清;又引進承德水務集團建設了村級污水處理廠,將村民生活用水凈化後再排放,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據了解,豐寧現有在校中小學生4.8萬名。針對中小學生脊柱健康現狀,豐寧建立政府主導、衛健局組織、中醫院牽頭、各鄉鎮衛生院配合、學校參與、家庭踐行的綜合防控工作機制,6月底之前完成了全縣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任務,共發現異常1200多人。篩查現場,醫務人員發現部分學生由於站姿和坐姿不正確出現高低肩、駝背等現象,就在全面篩查的同時廣泛開展了健康宣傳教育,讓脊柱健康科普進校園、進家庭,指導學生加強身體鍛鍊,避免經常使用單肩背包或者單手提重物,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日常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在創建健康家庭的同時,豐寧還推動健康村、健康學校、健康機關、健康醫院、健康企業、健康食堂等健康場所的建設,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健康促進工作機制,形成量化打分,監督、評比、張榜公布,獎勵等模式。同時列支專項經費100萬元用於宣傳、培訓、授課、對健康家庭示範戶進行獎勵。

此外,縣級醫院與北京建立專科聯盟,推進老年健康服務專科建設。中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縣醫院與安貞醫院及火箭軍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兩家縣級醫院全部設置老年病科、康復科病區,並加強門診建設,按照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標準,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建立老年人綠色通道。湯河鄉中心衛生院利用洪湯寺溫泉水量足、水質好等資源優勢,打造「旅遊溫泉·康養休閒」品牌。改建理療大廳46平方米,培養專技人員,充分發揮「溫泉+醫養、溫泉+中藥、溫泉+艾灸」的實際作用,用於開展針灸、拔罐、熱敷、推拿、刮痧、面部保健等中醫療法。鳳山中心衛生院與鳳山民政事業服務中心達成合作服務協議,投入資金9.79萬元,設立醫養結合病區、15張床位,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診治服務。定期組織人員到養老院開展體檢,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截至目前共收治住院老人80人,為老年人開展體檢、上門服務850人次。

通過六大健康行動,豐寧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5.25%,比創建前提升23.05個百分點;無煙黨政機關達到90%;有6%的超重人群體重下降;學生視力監測近視率為53.19%,比創建前下降1.11個百分點;全縣已有 8000多個健康家庭、95個健康村、3個健康社區、23個健康醫院、43個健康學校、26個健康機關、10個健康企業;已有25000戶居民改變2種以上不良生活行為;使用限鹽勺、限油壺,購置鍵球、跳繩等體育用品的家庭明顯增多。

豐寧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來,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有利於居民健康的醫療衛生、環境治理、飲食飲水安全、健康教育、健身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多部門聯合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建設健康社區(村)、健康家庭、健康促進醫院、學校、機關和企業,發揮健康促進場所的示範作用,建設促進健康的支持性環境。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十五項具體行動,動員媒體和社會廣泛參與,使全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上旬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f4cdf6e9b3eef82f872e5f2862cf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