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京溪人都在「追」的這件事,你也應該知道

2021-03-08     微社區e家通

原標題:白雲|京溪人都在「追」的這件事,你也應該知道

京溪街「紅暖京溪」品牌

三大欄目是什麼?

面對新冠疫情突襲的2020年,

它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你知道嗎?

2018年啟動「紅暖京溪」黨建品牌創建以來,京溪街黨工委不斷夯實「金牌服務室」、「愛心斑馬」、「有事好商量」三大欄目,在黨建貫穿引領街整體工作中,不斷發揮黨建的巨大作用。2020年「紅暖京溪」開展了各類活動近百場,惠及居民超15萬人,多次活動被中央、省、市等各級主流媒體廣泛報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健康」再度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如何整合京溪街特殊的轄區健康資源,發揮大健康資源優勢,持續成為2021年京溪街黨工委的重要黨建工作側重點,並藉助形成的「黨建+健康」新模式,在三個社區率先建立「健康小屋」,打通社區健康服務最後一米。

2020年「紅暖京溪」統領街道戰疫防疫、健康服務、經濟發展、扶貧攻堅、文明實踐、換屆選舉、垃圾分類、軍地共建等系列工作開展,取得了可喜成績。

全民築牢戰疫線,線上線下送「健康」

受疫情影響,居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成為社會熱點。為走深走實群眾路線,提供更多接地氣的健康惠民服務,京溪街以黨建為抓手,充分發揮「紅暖京溪」黨建共建、資源共享的引領優勢,聚攏轄區醫療健康產業高端人才,試點開通「健康直通車」線上線下直播課程,為轄區居民、隔離對象及共同抗擊疫情的志願者提供了多場權威且通俗易懂的心理輔導、中醫理療等健康服務課程。在沒有穗康碼前,利用H5技術製作調查登記表,下發到全街16社區、企業、學校及個事業、機關、社會組織等單位錄入人員信息,及時掌握疫情期間來穗來京溪人員流動數據;與市居民健康管理協會、南方醫科大學、三九腦科醫院、廣州日報集團等單位合作,共建「健康服務驛站」,為社區居民提供近距離、易獲得、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務;依託「1+17」五心紅色服務體系,通過組織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的「三進」服務,提供「思想、身心、身體」三位一體的健康服務,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大健康「黨建+健康」的產業服務格局。

據悉,疫情期間該街共動員2000餘名黨員以及外國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162家重點企業協調解決防疫物資口罩、體溫槍難題;僅來穗中心一個科室,便走訪住宅、出租屋5萬套次,檢查居住人員9萬多名,全面掌握6880餘名疫情高發地來穗人員動態信息,用「平安白雲」系統,為防疫工作提供9萬多名居住人員的數據支持;為華龍小學三姐弟贈手機、裝網絡,解決線上學習問題;製作防疫面罩,支援「最美的逆行者」等貼心及時的黨群服務受廣泛歡迎,也為抗擊疫情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湧現不少暖心事跡。在慶祝「七一」活動中,對評選出的16名優秀戰「疫」先鋒個人和10支戰「疫」先鋒隊,以及8名用手抄報作品禮讚戰「疫」先鋒的京溪萌娃進行表彰。

「黨建+健康」模式,推動經濟增長

據了解,京溪街黨工委、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區委1358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紅暖京溪」品牌功能,以「營造產業生態、推動產城融合、加強灣區合作」為導向,聚焦發展醫療科研、高端醫療、醫療總部經濟、健康培訓服務為主的大健康產業,構建「一核三區兩帶」的產業空間布局,打造現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發展區。疫情期間,更是力促村社為企業減免租金950多萬元,累計為終端經營者減免1696萬元,全力推進和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在國內疫情處於常態化並向良好方向發展的局勢下,街黨工委依託「黨建+健康」模式,整合健康服務、文化創意、品牌企業、直播機構、優質商家等經濟要素,發揮政府搭台、企業主導的資源共享優勢,聯手轄內40餘家重點企業和130餘家品牌商家,於9月18日至10月18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釋放「夜經濟」活力,打造廣州大道北夜間經濟示範區,推動「健康經濟」發展。

截止至2020年9月,京溪街GDP完成70.6億元,增速8.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1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5億元;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38.27億元、比增27.2%,建築業實現產值1.3億元,比增104.1%。

加強黨員教育,保障換屆選舉

2020年,該街將「紅暖京溪」深化覆蓋到黨員培訓與基層治理中,不斷通過多樣的主題教育、作風建設,加強轄區黨員、村級幹部隊伍建設,使得幹部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有較大提高。投入近100萬元,對經濟社、社區黨群服務陣地進行了優化建設,並以「六公開」為主線,有序推進京溪經濟聯社及下屬經濟社「兩委」換屆工作。

2020年11月,以集體經濟組織「兩委」成員培訓班為契機,邀請市、區黨校專家講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性教育、黨風廉政建設、集體經濟組織相關業務知識,對全街黨員、新當選的聯社、經濟社幹部開展黨課培訓,提升新一屆「兩委」及全街黨員政治素養、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為社區黨支部、居委換屆選舉打下良好基礎。

黨建引領,助力扶貧

三門村與子塘村是京溪街的對口扶貧村,地處廣東英德山區,交通不發達,基礎設施滯後,村民種植結構單一,生活條件落後。2016年,京溪街開始對口幫扶兩村,派出扶貧駐村幹部,劃撥扶貧資金,通過實地調研,開展一系列的專項幫扶活動。

四年來,在黨建引領下,為三門村與子塘村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起完備的幫扶困難家庭檔案,兩村基本形成了以甘蔗、水果、茶葉、花生、筍竹、蔬菜為主要經濟作物的種植體系。美村金油粘、松柏榔蓮藕、苦丁茶、紅茶、綠茶、竹筍作為名優特產遠銷國內外,村民生活水品得到大幅提高。

2020年8月,該街在「愛心斑馬」欄目中啟動「黨建引領,助力扶貧——京溪街『百人圓百夢』紓困暖心行」活動,組織至少一百對京溪街家庭與兩村村民困難家庭結對,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幫扶兩村困難家庭,實現首批困難家庭孩子的「微心愿」。通過黨建活動讓兩地居民建立起長期幫扶的聯繫,讓愛心傳遞。

文明實踐出新,社會治理出彩

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京溪街以「紅暖京溪」黨建品牌為主線,在街道和經濟聯社、16個社區成立五心紅色志願服務隊和分隊,構建「1+17」志願隊伍架構,分別組建愛心小斑馬、義教宣講、交通疏導、江河衛士等志願服務小分隊。通過志願服務項目的開展,把「五心」服務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帶動黨員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根據《關於加強城市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黨的領導的意見(試行)》相關要求,京溪街以雲景花園業委會、麒麟東街公安宿舍業委會、梅濱大廈業委為試點,成立白雲區,乃至廣州市首個業委會黨支部,填補了廣州市基層黨建的空白。據悉,全街目前共組建五心紅色志願服務隊伍39支,登記在冊的志願者1720多人,開展各類服務活動600餘場,惠及2萬餘人。

為迎接創文,及時開展「回頭看」,將發現的不符合創建要求的47個問題,通過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查控「兩違」,整治「散亂污」,治理河涌水環境,推動文明美好城市建設。在2020年10月舉行的「2020年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中,京溪街道辦事處被表彰為「廣州市文明單位」。

黨建統領新時尚,垃圾分類出成效

為解決持續推進、深度落實、化解糾紛、廣泛監督、有效改進問題,該街垃圾分類結合「紅暖京溪」向社區(村)全覆蓋的同時,建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社區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黨支部、社區黨員代表、在職黨員代表、志願者、居民代表等共同參加的社區聯席會議制度,在16個社區分別召開一場或多場黨建聯席會,研究協調垃圾分類、垃圾量、整改督辦過程中的問題和矛盾糾紛。固化小區「物業負責」+「志願者站桶指導」模式、優化城中村「棟長制」+「紅黑榜」制度、強化「小手拉大手」校園宣教時,成立商圈指導小組,打造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建設。

藉助白雲區垃圾分類示範線路打造契機,京溪街通過太陽城廣場、麥華路口、恆大御府小區、京溪小學恆大校區、佳兆業小區、海南干休所等6個分類驛站升級改造,以點帶面,打造出一條以黨群服務中心分類宣教室為主陣地,輻射小區、學校、商圈、城中村的示範線路,提高了群眾分類意識。2020年10月啟動的「京溪街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線路展示暨圓夢環衛工人微心愿」活動,開展「垃圾分一分,京溪美十分」攝影作品徵集大賽,「情暖冬至」等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被學習強國、人民號及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信息時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兩年來,累計投入垃圾分類建設資金900多萬元,完善投放點和收集房120間(定時投放點80個、誤時投放點14 個、垃圾收集房26個),新建日處理量10噸廚餘垃圾處理廠1間,投入垃圾分類桶1萬餘個,清運車輛30餘台,實現專桶專車收運,目前廚餘垃圾分類率占全街垃圾總量24%。

開展軍地共建,共推基層治理

近年來,京溪街聯同駐軍單位共推基層治理,開展還綠於民整治、歷史違建清拆、物業管理、環境整治、扶貧幫困、垃圾分類、義務獻血等活動,共建共治共享,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據了解,該街在落實好擁軍政策保障服務方面建立了領導包片聯繫機制,由街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駐點分工,分片聯繫對接部隊單位,了解軍屬就業、就學等困難,通過引導方式,按招聘流程的有關要求順利幫助軍屬找到滿意的工作,多方聯繫轄內幼兒園、小學,解決軍屬上學問題。

在環境整治進程中,京溪街與有關部隊對轄內尤其是靠近部隊的老舊建築、陡峭坡地、臨建或復綠於民,或改造成碧道、黨建小公園,加強垃圾站及周邊區域環境升級改造,將拆違工作推向新方向。對營外街道、小區、市場、商場開展環境排查工作;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中,不少部隊士兵家屬主動提出承擔站桶任務,勸導市民定時投放、準確投放,助力垃圾分類示範點創建。

推廣「健康小屋」,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米

「健康小屋」作為京溪街2021年主推的金牌服務室惠民項目,重在通過調研一個社區(村),開展一系列活動,解決一個問題的方式,助推一社區一特色,一村一魅力的文化建設,解決社區居民的迫切需求。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向社區輸送「新鮮血液」,增強社區黨支部黨建工作能力,用好用活「健康小屋」,挖掘出社區居民群眾中的「意見領袖」,並通過「意見領袖」把脈社區治理與服務的難點痛點,引領居民參與到街道黨建工作中,豐富黨建「細胞」,增添「紅暖京溪」活力,全方位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提升社區治理效率。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要求,京溪街融合媒體資源,以「健康小屋」為陣地,紮實做好健康服務,全方位把脈社區需求,推動基層治理,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提升社區治理效率。目前,京溪街通過平台搭建、制度完善、整合多方資源運營、歸集組織的方式,吸納了大批社區活躍人群,推動社區黨建發展。目前圍繞健康主題在恆駿社區、雲景花園社區開展的多場活動在社區反響大,呼聲高,實現普及「健康」理念,落實義診服務的同時,向社區群眾,尤其是老人普及智能知識,融入智能時代,消除數字鴻溝。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2020年,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京溪街「紅暖京溪」黨建品牌在鞏固中以欄目為抓手,融合各線口具體工作,打通了「黨建+健康」的快車道,成績顯著。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京溪街建街20周年的盛大年,京溪街將藉助「微課堂」做好隊伍培訓,通過「有事好商量」做實基層治理,依靠「愛心斑馬」做細特困人群幫助,結合「健康小屋」固化「黨建+健康」模式,做強黨建品牌,激發黨建工作延續性,統領各線工作,深入百姓心中,打通健康為民服務最後一米。

【記者 何家貴】

【編輯 鄧菲菲】

圖片:京溪街、郭柯堂、胡瀛斌、陳引、何家貴

來源: 微社區e家通和諧京溪(微信號:xxsbejtjx)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uNFngB9wjdwRpvYN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