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泡茶很難嗎?普通人有手就能學會,保姆級泡茶教程一次性分享

2023-09-10     小陳茶事

原標題:蓋碗泡茶很難嗎?普通人有手就能學會,保姆級泡茶教程一次性分享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風送爽,九月的風,早晚有微微的涼。

白露這天,一大早起來,就看到餐桌上擺著一盤龍眼(桂圓),以及一碗溫熱稀飯(白粥)。

或許很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這是要幹嘛?

其實,龍眼混著稀飯,是福州人眼中大補的食物。

此外,龍眼還可以蘸醬油,很不可思議吧?

小時候如果舌苔厚了,沒有胃口,外婆就會這樣做給村姑陳吃。

尤其在白露,天氣漸涼,最是適合溫補。

適當吃點龍眼,不但不會上火,還能禦寒保暖,抵擋後面冬天的冷氣。

李麻花體質熱,又想吃。

遂泡了一杯新茶白牡丹,一邊喝茶,一邊剝龍眼,好不快哉。

而太姥山上,茶農們已經開始熱火朝天的采白露茶了。

於是,吃過早飯,我倆就馬不停蹄上山採茶。

帶著茶具,迎著霞光,出發(打算在高山茶園裡找個風水寶地泡茶喝)。

在心情激動不已之時,有茶友來問:

蓋碗泡茶為什麼這麼難?總是學不會,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分享?

當然有。

趕緊打開電腦,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各位看官帶來幫助。

《2》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時候,覺得蓋碗泡茶太困難,容易燙手,茶具的不夠稱手占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對於新手而言,在努力練習之前,務必要挑選到一套適合自己的茶具。

在功夫茶泡茶中,蓋碗是絕對的「C位」。

因此,在買蓋碗的時候,就要注意細節。

比如,容量太大的蓋碗,看起來霸氣,但自己真的抓得穩嗎?

正常情況下,110毫升左右的標準蓋碗,就夠用了。

自己一個人喝茶,或者邀請三兩好友一起喝茶,都能滿足需求。

而大容量的蓋碗,150毫升以上,甚至250毫升左右的,並不適合用在功夫茶泡法中。

而更適合像年代劇里那樣,把蓋碗端起來,直接喝茶。

假如蓋碗容量過大,在沖泡時就會遇到很多情況,譬如水量多,沉甸甸的,很難靈活出湯,或者手一滑,打翻了……

總之,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還是建議大家買標準容量蓋碗即可。

又比如,無沿的蓋碗,沒辦法快速散熱,注水後自然會變得滾燙無比。

故而,想要蓋碗不燙手,儘量買碗沿寬的款式。

碗沿不僅能隔熱,還能起到引水的作用,讓茶湯順著蓋碗的引導,規整且暢快的落入公道杯里。

再比如,泥料過於厚實的蓋碗,並不實用。

很多新手覺得,既然蓋碗泡茶容易燙手,那就買厚一些的,能隔熱。

但實際上,非但無法隔熱,還進一步增加了燙手的風險。

相比之下,還是買泥料輕薄的蓋碗,更方便上手泡茶。

《3》

其次,抓握蓋碗的手法不能錯。

在網際網路上,我們看到了五花八門的蓋碗出湯手法。

有的人,用四個指頭托住蓋碗,大拇指按住蓋鈕出湯;

有的人,先把蓋碗抓起來,再快速地變換手指動作,看起來非常嫻熟;

還有的人,一邊出湯,一邊旋轉蓋碗,手腕也180°轉彎……

相信這些手法,都會讓新茶友產生「哇,這個人好專業」的印象。

可落在老茶客眼中,卻過於花里胡哨了。

不說能把茶湯全部倒進公道杯里,不把自己燙成紅酥手,就算是好的了。

又或者,這些人在拍攝視頻的時候,用的壓根就不是滾燙的沸水。

否則,就是已經練就了鐵砂掌,異於常人了。

不然的話,作為一個正常人,手指細嫩,怎麼可能端著一個盛滿了沸水的蓋碗,還想著做招式呢?

普通人泡茶,肯定是想著怎麼又快又好地完成出湯。

而出湯時,最實用的手法,是三指握碗法。

所謂「三指握碗法」,指的是主要利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完成出湯。

它們的任務分別是,大拇指和中指,握住蓋碗的碗沿左右兩側。

注意,是碗沿,不是碗身。

注入沸水後,蓋碗的溫度極高,若是用手指直接去碰碗身,無疑是徒手碰沸水。

太燙了,太疼了,千萬別。

而碗沿的位置,與熱水還隔著一段距離。

在注水後的短時間內,用手握住碗沿,還是常溫狀態,可以輕鬆地提起蓋碗出湯。

至於食指,任務很簡單,輕輕地搭在蓋鈕上,起到固定作用即可。

三個手指,自然形成三角形。

可以在保證安全不燙手的情況下,端起蓋碗,順利出湯。

剩下的手指,自然地搭在中指之後,儘量不要翹蘭花指。

當然了,只要能泡出原汁原味的茶湯,小拇指不受控制得撬起來,也不影響!

《4》

最後,再分享幾個能把茶葉泡得更好喝的小妙招。

第一,控制茶水比例。

茶水比例,也就是茶葉和水的數量,要相對平衡,才能泡出濃淡適宜的口感。

如果茶多水少,口感就會濃釅、苦澀、不好喝。

反之,茶少水多,投茶量不足,同樣不好喝,口感寡淡、單薄。

泡茶之前,可以先大致了解不同茶類用蓋碗沖泡時,標準的茶水比例是多少。

例如,泡白茶和紅茶,110毫升的蓋碗,投茶5克。

泡武夷岩茶,則要投茶8克。

這是大多數人在喝茶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也代表最符合大眾的口味。

新手學習泡茶、喝茶,有了別人的經驗和試錯,可以進步得更快。

而如果個人喝茶口味比較特別,喜歡濃一些或者喜歡淡一點,在此基礎上適當增減投茶量即可。

第二,沸水沖泡。

無論用什麼茶具泡茶,沸水沖泡都是很重要的。

沸水能釋放出大量的營養物質,並且讓各個沸點的茶香和茶味,都被充分激發。

泡出來的茶湯,是最完美的狀態。

倘若擔心蓋碗燙手,而降低了水溫,那麼泡出來的茶湯,香氣和滋味都會偏淡偏弱,不盡如人意。

第三,快速出湯。

注水結束後,蓋碗里的茶葉和湯水,必須快速分離。

尤其是在前幾沖,好茶不需要悶泡,快出水更有利於泡出香清甘活的風味。

悶泡反倒會使茶多酚和咖啡鹼過量浸出,造成口感苦澀,濃釅,破壞美感。

第四,瀝干茶湯。

當大部分茶湯都被倒出來後,其實碗底還有一些水殘留。

為了避免余水繼續刺激茶葉釋放物質,在最後階段,要繼續翻轉手腕,上下輕輕抖幾下,把茶湯瀝盡後,再把蓋碗放回原位。

《5》

想要輕鬆駕馭蓋碗,沒有捷徑。

唯一的方法就是,平時多練習,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很多人急於求成,天天在網絡上看教程,卻沒有親手實踐。

其實,實踐遠大於理論。

真正適合你的手法是什麼,親自嘗試過才知道。

記住,一定要心沉氣定,手要穩,心要平,不慌不亂,方能成大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680ccc9d9814f6f44bf9d1721315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