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衝出來的不是情人,而是一隻鴨?

2023-02-18     單仁行

原標題:情人節衝出來的不是情人,而是一隻鴨?

01

這個情人節,你可能想像不到,衝上熱搜的不是情人,而是「周黑鴨」。

一封盈利警告顯示,2022年度,周黑鴨的營收預計同比下降20%左右,凈利潤更慘,預計下降96%。

周黑鴨就這麼簡簡單單上了熱搜,以至於有人問我說,周黑鴨是不是不行了,要倒了?

其實對於周黑鴨,我們一直都有關注。

可能老同學還記得,在2007年的時候,剛成立沒多久,在武漢只有幾家門店的周黑鴨就來到我們身邊上課,我當時跟創始人周鵬聊了許久,也是在2007年,周黑鴨的產品定位在了休閒熟滷製品,後來就逐步成長為跟絕味、煌上煌並肩的滷味三巨頭。

那麼,這麼一家企業,為什麼會在2022年利潤暴跌9成以上?難道真的跟網上說的一樣,周黑鴨要不行了?

02

事實上,我們去分析一家企業,有兩條主線可以看。

一是公司財報,特別是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審計的財報,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只是動輒上百頁,上萬字的報告,很多人沒什麼耐心看,除非是投資人。

周黑鴨其實早在去年8月就發出了盈利警告,一般涉及到業績重大影響,上市公司都有義務向市場和投資者去表明。

具體到業績報告,周黑鴨的年度財報還沒出來,我們以2022中期報告來挖掘一下周黑鴨利潤暴跌的原因,以及前景。

首先,在密密麻麻的財報里,我們關注幾個核心數據:

周黑鴨的營收同比下降了18.7%,但是凈利潤暴跌了92%;

毛利率不錯,56.9%,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高了,但扣除各項開支的凈利率只有可憐的1.6%,比2021年15.8%凈利率低了很多。

為什麼會有這麼難看的數字?我們深挖財報後,得到了這麼幾個結論。

第一、門店轉型,疊加疫情周期。

在2021年底,周黑鴨的門店是2781家,半年之後,數量達到了3160家。

即使是在疫情嚴峻的時候,周黑鴨也在堅持發展自營門店和特許門店,為什麼?

周黑鴨的門店結構受到了打擊。

他們過去主打的線下場景,很多都位於高鐵、火車這些交通樞流,一簽合同就是4、5年,這些作為旅途小吃、特產的門店貢獻了很大比列的營收。

但是在疫情當中,都沒人出行了,線下的消費場景很多被稀釋,甚至是完全消失了,這就等於我原本一個穩定的大客戶沒了。

這部分的收入就需要靠其他門店來彌補,不斷的開店,特別做小而美的社區店,就是在彌補自己過去的單一市場分布,平衡營收結構。

但很顯然,輸血沒趕上失血,周黑鴨還遇到了因為飼料上漲導致的生鴨周期,進一步升高的原材料侵吞了一部分的毛利。

這中間存在的剪刀差,也就導致銷售成本沒降低多少,營收實打實的低了。

第二、固定成本增長,邊際利潤減少。

一個主要消費場景的消失,等於讓企業暫時丟掉了大客戶,可能我們會覺得「這也就損失20%的業務吧,沒什麼關係。」

但實際上,在財務方面來說,一家企業的營收,首先是要覆蓋掉固定支出,他們對利潤的邊際貢獻有限,只有覆蓋住成本之後的營收,才會對利潤有更高的貢獻。

但我們看到周黑鴨,56.9%的毛利被兩個地方吃掉了,一個大頭就是產品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與2021年基本持平,吃掉了8成以上的毛利。

但問題就在於,高昂的銷售成本,並沒有帶來更多的營收,很多營銷做了無用功。

另一個就是行政開支的增加,基本上趕上了銷售費用的四分之一。

可以說,降本增效做的並不成功,這些構成了周黑鴨財報難看的原因。

但你能說周黑鴨不行了?

還不對。

連鎖零售店還有兩個重要的數據,周轉率和現金流。

對比2021年的數據來看,周黑鴨的周轉率有所上升,但比2020年的數據還要好。

在現金流方面,投資性現金流和融資性現金流都相對穩定,負債率控制在3成左右。

帳上的現金也比較充裕,短期內沒有資不抵債的風險。

整體來說,周黑鴨的經營是偏穩健的,企業在財務上留有餘地,並不存在著周黑鴨馬上要不行的狀況。

那麼,周黑鴨只是單純因為疫情導致的經營下滑嗎?

這確實是一條理由,但如果從更深一層角度去分析,這就要用到第二條主線。

03

第二條:市場和對手分析。

我們對比滷味三巨頭,絕味、煌上煌,2022年的利潤都有7成以上的下滑,可以說大家同為天涯淪落人,怎麼你周黑鴨就被單獨拎出來了?

這源於兩點。

第一、滷味是一個非生活必需品,而休閒消費零食,依賴於門店的鋪設和整體市場的消費環境。

在這兩點上,周黑鴨明顯吃虧,一方面門店數量遠遠少於絕味的上萬家店,主要場景也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交通樞紐。連結的數量和圈層比較少。

另一方面,周黑鴨的毛利高,也代表著周黑鴨的定價高,它的定位還是以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為主。

但是在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面前,周黑鴨想往上沖就比較難,基礎的一點就是要有差異化。

但是,目前來看,周黑鴨原來的爆款「甜辣」已經被對手所模仿,產品的獨特性並不明顯,在這個基礎上,想讓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是不現實的。

周黑鴨需要瞄準更加年輕的用戶,而且,需要重新製造新的爆款大單品。

第二、就是盈利模式的問題。

進入到視播時代,短視頻和直播帶貨重新洗牌了整個電商生態,帶動了社區消費場景的快速崛起。

這對於快消品和零售業來說,必須要重新布局渠道、靈活調整資源配置。

周黑鴨在2019年底開放了特許經營,保持「直營+特許」,這跟絕味的加盟模式有著本質區別。

絕味是吸引加盟商拓展市場,給加盟商供貨來保證營收;周黑鴨是選擇自己一點一點靠著產品和合作夥伴去啃市場。

對於絕味來說,擁有更多加盟商很重要,但對於周黑鴨來說,多元化深度觸達消費者更重要。

這就是周黑鴨的模式問題,要想深度觸達消費者,光依賴線下門店的鋪設遠遠不夠,更需要線上來完成商業閉環。

而目前線上業績的貢獻只占到周黑鴨整體的很少一部分。

特別是在線上與線下的協同方面,仍然有相當數量的門店沒有融入到線上平台,已經融入的門店在產品結構上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比如說在世界盃期間,與滷味同比上升的一個重要伴生品是啤酒,這兩者有著強相關性,絕味就找到了雪花啤酒聯名營銷,伴生售賣,即時送達。

這對比於孤零零的周黑鴨來說,顧客選擇的空間和場景就更加明確了。

所以,綜合來說,周黑鴨的業績暴跌並不是個例,而是行業整體的顯照。

短期內,周黑鴨並不存在倒下的風險。

但是,從長期來看,數字化的建設、網銷渠道的展開,線上零售場景的展現,線上與線下的協同,是周黑鴨,乃至整個快消、零售業都需要去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565e39089a76354d527a0ed15fa1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