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事借給「我」20多萬,我卻一分錢沒收到!背後真相令人吃驚,已有多人被...

2023-05-16     小魚網

原標題:廈門同事借給「我」20多萬,我卻一分錢沒收到!背後真相令人吃驚,已有多人被...

///

24年足尖旋轉

廈門95後女孩跳上春晚舞台

#子非魚·人物訪談

大家是否有職場奇遇記呢

有人因借錢給同事

不料...

01.

冒用他人微信詐騙

同事上當

就在近日

翔安法院審結了一起偷登他人微信

冒用他人名義實施詐騙的案件

被告人王某通過某網絡遊戲與蔡某相識,並相約至蔡某處遊玩。期間,王某得知蔡某的微信帳戶、微信密碼等信息。

期間, 王某聽蔡某說,其有個同事的老公很有錢,於是王某就產生了「邪念」。

配圖,圖文無關

此後,王某使用蔡某的微信帳號。 冒充蔡某編造朋友出車禍、親屬生病住院等理由,通過蔡某微信騙取蔡某同事錢款20萬餘元後轉入自己帳戶,用於償還債務及個人花費等。

某日,蔡某上班期間發現同事在與自己的微信號聊天,詢問同事後發現有人冒用自己名字在騙取錢款,遂與同事一同報警。

無獨有偶,原來不止蔡某

還有多名網友都被王某騙過

02.

假藉手機真盜竊

密碼泄露風險高

經查,王某在借住另一名網友趙某處時,曾以讓趙某煮麵給自己吃為由支開趙某。而趙某隻是想著她還沒吃飯,於是便去煮麵。王某在此期間,找趙某藉手機偷看到趙某的支付密碼,將趙某支付寶帳戶內的一萬餘元偷偷轉走。

配圖,圖文無關

被王某傷透心的還有其他幾位網友, 他們對自稱成功人士的王某沒有太多防備,萬萬沒想到短暫的相處後自己的支付帳戶的支付密碼和社交媒體的登錄密碼就被王某掌握,並用於非法活動。

對此,法院怎麼判決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

03.

詐騙罪、竊盜罪

數罪併罰

配圖,圖文無關

被告人王某一人身犯兩罪,依法應當數罪併罰。 被告人王某最終因犯詐騙和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

法官提醒

網絡交友要謹慎,不要輕易通過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請,更不能在陌生「好友」面前透露自己的支付密碼。

在使用電子帳戶付款或登陸個人社交帳戶時要注意遮擋密碼,藉手機給陌生人使用時不要輕易讓手機離開自己的視線,莫讓一時的粗心大意釀成苦果,一旦發現個人財物被盜被騙,請注意保留證據並及時報警。

小魚君提醒大家

涉及到金錢相關的事情

大家應該隨時保持警惕

不論是網友還是熟人

都要保護好個人信息

對於同事借錢最好當面確認清楚

再來看一起

同事相關的另一起案件

04.

入職當天偷了同事的名表

某,24歲,隻身從外地來廈務工,父母在家務農。

2022年11月9日,馬某應聘至一家泰式按摩店工作。當天下午5點左右,馬某住進了門店提供的集體宿舍。偶然間, 馬某發現同住的室友將一塊手錶隨意放在房間的床頭柜上。傍晚6點,趁室內無人,馬某偷走了手錶。

隨後,他找了附近的當鋪,將手錶典當。後因室友報警,馬某於2022年11月1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經價格認定, 該手錶價值7609元。

配圖,圖文無關

據馬某交代, 當時他身上只有50元,還有網絡貸款需要償還。宿舍里只有一張硬板床,他連買被褥和工作服的錢都湊不齊。馬某不願意告訴家人,便動起了歪心思。

偷了手錶後馬某離開宿舍,用手機一查,發現該表是奢侈品牌產品,價值遠超預想。他猶豫了,返回宿舍想把手錶悄悄歸還,卻發現已有其他人在房間裡,於是鋌而走險去典當。當晚,心虛的馬某輾轉反側。

配圖,圖文無關

取保候審期間,馬某找了新的工作,努力存錢,希望儘快補償被害人趙某。2023年2月,馬某向趙某賠償了損失,取得了趙某的諒解。

考慮到馬某的犯罪情節、認罪認罰的態度、事後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諒解等因素,思明區檢察院對馬某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最後小魚君提醒大家

面對生活的壓力

可以去適當尋求身邊人的幫助

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步入歧途

┃圖文編輯:秋秋

┃圖文來源: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法院、海峽導報、思明檢察、網絡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daydayxiaoyu

點擊查看廈門六區積分入學實施細則公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dd2f9779c14c3cf5454f558107e9c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