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75個地標見證共和國成長的腳步(1949-1958)

2024-09-30     中國日報網

75年不懈奮鬥,70年砥礪前行,從1949年建國至今,新中國已經走過整整75年的歷史。

從貧瘠到富強,從弱小變強大,75年間,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記得當年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嗎?還記得奧運火炬點燃星空的瞬間嗎?就讓我們用75個地標來記錄新中國成長的腳步吧!

天安門(1949)

天安門,坐落在中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是新中國的象徵。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延安革命紀念館(1950)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始建於1950年1月,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館內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和陝北生活戰鬥,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的光榮歷史。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2008年3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12月,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布達拉宮(1951)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粉碎了帝國主義等勢力策劃「西藏獨立」的迷夢,使西藏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羈絆,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西藏從此進入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這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重大勝利。布達拉宮見證了數萬農奴翻身得解放,開始了人生新篇章的重要歷史。

中共一大會址(1952)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位於上海市。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舉行。1952年設立為紀念館。

第一汽車製造廠(1953)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一汽、一汽集團或一汽)前身是於1953年成立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1958年,第一輛紅旗牌轎車誕生,成為國家領導人和國家重大活動的國事用車。 在六、七十年代,紅旗轎車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一汽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汽車公司之一。

重慶人民大禮堂(1954)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建國之初,為了表達新生的人民政權有信心帶領人民走向輝煌未來的決心,掀起「建設大西南」的高潮,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要領導人鄧小平、賀龍、劉伯承決定籌建一座能夠容納數千人的大禮堂。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於1951年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是重慶人民艱苦奮鬥的象徵,在重慶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市百貨大樓(1955)

北京市百貨大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貨零售商店,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店」,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1955年9月開業,以經營日用百貨為主。一段時期以來,北京市百貨大樓成為了全國人民來北京的必逛「景點」之一。

寶成鐵路(1956)

寶成鐵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動脈,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新中國第一條工程艱巨的鐵路。這條鐵路的建成,改變了「蜀道難」的局面,為發展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創造了重要條件。寶成鐵路1956年7月建成通車,1958年1月1日正式運營。1958年6月開始進行電氣化改造,1975年在中國全國鐵路中首先實現電氣化。(圖片來源:新華社)

武漢長江大橋(1957)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中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的長江大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於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958)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飛彈、衛星發射中心。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這裡起飛。自1958年10月成立以來,中心先後執行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星、11艘飛船、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開創了我國航天史上20多個第一,助推中國航天邁上新高度。(數據截至2018年10月)

(編輯:刁雲嬌 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d2e7524137058dadabe7ade9fa884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