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在廣西北海旅遊時指出,這座房子原來的位置是離目前的位置55.8米,但關鍵點不是超過50米的距離,而是為了城市規劃和發展的需要,房子是直接翻譯的。整個翻譯過程終於震驚了全世界。它不僅是廣西建築的第一次整體翻譯,而且也是中國建築的第一次整體翻譯。
除了震驚,我們找不到任何文字來形容我們親眼所沒看到的過程,但我們通過圖片為中國人民的卓越感到驕傲。
英國領事館建於1884年。可以說是清末北海的歷史見證。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署《煙台條約》,規定北海應作為對外貿易口岸和領事館。1877年,英國率先在北海建立領事館。隨後,八國集團其他7個國家也在北海設立了領事館。
據說日本人曾經想入侵北海,但看到這麼多外國駐北海領事館,不敢輕舉妄動。北海老街有一家藥店。當時,日本人派間諜以在北海開藥店的形式隱藏身份。藥店老闆經常出去釣魚,和人聊天,了解消息。後來,有一個著名的「北海事件」:主人被憤怒的北海軍民殺害。
為什麼這八個國家要選擇在北海設立領事館?這與北海的地理位置有關。北海氣候溫暖,海水不會常年結冰,也就是說沒有礁石,海水還是很深的,非常適合航海和貿易。從北部灣出發,北海可與東南亞、西非、歐洲連接,進入西江,再經靈渠、湘江進入中原。控制北海的航運業和進出口貿易,相當於控制整個北海經濟命脈。
英國駐北海領事館成立後,他們沒有推陳出新,而是選擇了同樣的策略:在北海修建教堂、學校和醫院。讓北海的老百姓在學校上學,在醫院看病。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北海居住。到1905年,有70名外國人住在北海的22棟外國建築里。這22棟建築包括醫院、領事館、海關大樓等。
在中國所有的旅遊景點中,北海人民醫院可能是最奇怪的。它不僅是一所醫院,而且還是一個旅遊勝地,因為醫院裡有幾棟大樓,70個外國人住在那裡。去醫院真的很奇怪。
外國人設立醫院、學校和傳教士來吸引人們。當時,他們建立的醫院叫普蘭醫院,位於現在的北海市人民醫院。
普天醫院由英國傳教士柯達博士於1866年創辦。同時,普天麻風醫院也成立了。雖然當時是出於政治目的買民心,但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將國外醫療技術引進中國。
在北海市人民醫院,原遺址建築還有一座教堂歷史建築,是英國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歷史見證之一。
1890年,英國國教建立了北海第一所女子小學:貞德女子學校。該校雖然開辦才36年,但其當時的國學經典、算術、地理、體操等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北海老百姓的心扉。
北海市人民醫院現有歷史建築約5-6座。雖然他們的外表已經斑駁,人們再也不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昔日的繁華,但他們仍將作為歷史的見證留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心中。不要忘記國恥,不要忘記歷史,讓人們記住,今天的黃金時代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