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戒夜奶後為啥頻繁夜醒?6大原因排查一下,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2022-03-11     福林媽咪

原標題:寶寶戒夜奶後為啥頻繁夜醒?6大原因排查一下,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一個朋友向我吐槽,她家孩子都一歲了戒完夜奶後還是頻繁夜醒,熬得她頭髮都快掉光了。關鍵是,她跟老公說了之後,老公讓她反思一下帶娃方式,別的娃為啥就能睡整覺……

正好最近在看一個電視劇,對於這種這種動不動就讓人反思的反思怪,好想說一句,你沒事吧?

寶寶出生到現在,付出最多的是媽媽,媽媽每天24小時帶娃,一年到頭整覺都睡不了一個,那些不幫忙就隨意指手畫腳的人,真的很讓人下頭。

第一次當媽媽,都沒有經驗,誰能保證可以把一個孩子帶得特別特別好,自己還也很省心?

作為孩子爸爸,面對帶娃問題,沒有體諒和理解,只有指責和置身事外,在寶媽搞不定娃向自己求助的時候,只會說一些正確的廢話,而不是去幫助寶媽一起解決問題,這個寶爸做得很失職。

一歲以後還不能睡整覺,的確需要反思,但是需要寶爸寶媽一起反思,一起解決。

那麼寶寶晚上睡不好,一個小時就會醒一次,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呢?

睡眠基金會的專家建議,一歲的寶寶睡眠時間是11—14小時,白天可以有一到兩次小睡。

晚上的睡眠是為了白天的消耗做準備,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一歲的寶寶已經可以在晚上完整得睡9到10個小時,如果寶寶頻繁夜醒,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來試著判斷影響寶寶睡整覺的原因。

飲食不當

吃得太多或太晚。

睡一會兒會大聲哭,媽媽安撫也沒有用,寶寶也許感覺到腹脹不舒服。

肚子裡的東西沒有時間消化,成年人在進食過多後睡覺也會難受。

怎麼辦呢?多補充水量,睡前1小時最好不進食。

奶睡習慣

有的寶寶有奶睡的習慣,其實他並不餓,只是尋找一種心裡安慰。

習慣是一個比較難改變的事,如果我們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好斷夜奶的準備,那麼驟然改變習慣,寶寶就會比較排斥,他不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所以會對夜奶更加依賴。

另外,這樣的習慣可能會導致過度喂養,與第一個原因疊加,寶寶感覺到不舒服不會表達,只能哇哇大哭啦。

運動不夠

身邊有很多家長,總覺得今天天氣不夠好,有風,陽光刺眼,熱,溫度太低,因為種種原因吧,以保護寶寶的理由,將戶外運動省去了。

其實適度的運動消耗,可以產生更多的睡眠需求。

多接觸陽光和空氣,親近大自然,可以滿足寶寶好奇好動的天性,又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經常到戶外玩耍可以接觸到其它同一年齡段的孩子,你會發現寶寶非常願意和他們一起玩。多和小朋友玩耍,可以使寶寶性格開朗,對他們的社會性行為發展,也有著成年人陪伴達不到的好處。

分離焦慮

媽媽是寶寶安全感的來源,總是需要媽媽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我們會因為寶寶的這種需求感到幸福,同時也有煩惱。

對於這種總是睜開眼睛查崗,看看媽媽在不在的寶寶,寶媽可以提前半小時或一小時燈光調暗,睡前撫觸哄睡增加寶寶安全感。

而且白天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多陪寶寶做一些陪伴質量高的遊戲,讓寶寶感受到更多的愛,他內心的安全感會更足哦!注意哦,可不是寶寶在一邊玩,大人在旁邊玩手機哦。

太冷或太熱睡得不舒服

研究表明,寢室的溫度、濕度、光照等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老人常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話雖然不全對,但也有一些道理,前面說了吃太撐影響孩子睡眠,這裡就要說到,環境太熱也不利於孩子睡眠。

所以我們要給寶寶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寶寶吃的奶熱量比較高,比成年人更怕熱。

怎麼辦呢?將室溫維持在20度到25度。超過25度時,人體會向外界吸收熱量,開始感覺到熱,較低的室溫更容易讓人進入深度睡眠。

白天太興奮受到刺激,可能在做夢

寶寶在睡著後,突然出現微笑或者大哭的現象,這些都有可能是寶寶在做夢。

在受到刺激後,導致寶寶在夜間睡眠時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入睡後就有可能做夢。

這些刺激有可能是突然出現的聲音,或者是一條小狗,甚至是白天玩得比較興奮,都有可能是寶寶晚上做夢的原因,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最後祝寶媽們都能收穫一個天使寶寶,自己也能好好睡個整覺,不再焦慮,不再脫髮,不再看著枕頭上地上洗手池裡的頭髮發愁呀。

最後,在解決夜醒問題時,寶媽寶爸們也不用過度焦慮,其實在這個年齡段夜醒也比較正常,只要白天寶寶玩耍和情緒穩定,寶媽們不必太過擔心哦,夜醒習慣的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cc9891d4522b453b7b7301abf0b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