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前完成退役,U-2將如何發揮餘熱?

2023-08-22   看航空

原標題:2026年前完成退役,U-2將如何發揮餘熱?

8月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舉行的美國空軍生命周期管理中心工業日活動上,美國空軍負責高空情報、監視和偵察的高級裝備負責人正式確認U-2高空偵察機將於2026年全部退役。

而隨著U-2退役節點的逼近,美空軍正不予餘力地發掘U-2的價值,如用於未來航空發展關鍵技術驗證的相關試驗等。

關於U-2

首架U-2於1956年開始服役,主要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空軍執行高空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

洛馬公司最初僅製造了20架U-2,1967年,第二代U-2R首飛成功,比原來的最初版機體大40%,性能也更強。

戰術偵察型TR-1A於1981年8月首飛,結構與U-2R相同。最後一架U-2和TR-1飛機於1989年10月交付。

自1994年以來,美國國防部已投入17億美元對U-2機身和傳感器進行現代化改造。

除了軍事用途外,U-2還能夠為洪水、地震、森林火災和搜救行動提供支持。但隨著近年來關鍵零部件來源不斷減少,以及現役U-2機隊的平均機齡已經達到40年,美國空軍一直在考慮逐步淘汰U-2。

美空軍向國會提交的預算文件顯示,美空軍計劃讓現有的U-2機隊保持正常運行至2025年9月底。而為了增強U-2的能力並確保其2026年之前的正常運行,美空軍已要求國會在2024財年為U-2機隊提供資金,其中包括1680萬美元的研發經費、5470萬美元的採購經費,以及1700萬美元的運營和維護經費。

繼任者

多年來,U-2經歷了多次升級和現代化,包括安裝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如數字顯示器和改進的雷達,還升級了傳感器,包括光電和紅外傳感器,進一步提高了情報搜集能力。

不過,儘管努力擴展其功能,但其在「高對抗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依然屢遭質疑。

2019年6月,美空軍一架RQ-4無人機在伊朗被擊落後,美空軍參謀長就曾表示,雖然傳統的ISR(情報、監視和偵察)平台不可或缺,但其不具備足夠的生存能力,必須被逐步淘汰。

RQ-4

為了應對未來的中高烈度高端戰爭,美國空軍在《2030年空中優勢飛行規劃》中提出了「穿透性制空」概念,強調研發能夠穿透對手防空體系的武器裝備,以攻為守,通過網絡賦能和智能自主等技術,整合多領域、不同軍種的多元化裝備等優質作戰資源構建作戰優勢,以高效實現涵蓋ISR和目標打擊的「穿透任務」。

而傳統的ISR裝備如U-2和RQ-4,雖然具有一定飛行高度優勢,但因為速度慢、不隱身,在先進防空系統面前被譽為「活靶子」。

因此,美國空軍選用了一款全新的穿透性ISR平台:RQ-180無人機。

該機由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製造,具備較強的綜合性能和豐富作戰運用場景,於2010年實現首飛,2014年在加州和內華達州進行作戰測試與評估,2019年開始服役於美國空軍加州比爾空軍基地427偵察中隊。

RQ-180

據多方報道顯示,RQ-180無人機採用翼身融合布局,機體由鋁合金部件和碳纖維/環氧復合材料蒙皮組成,翼展40米,最大飛行高度1.8萬米,最長航時24小時,最遠航程2萬千米,具備全向寬頻隱身能力。機上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被動電子監視測量裝置等多種先進航電設備,主要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兼具電子戰能力。

發揮餘熱

儘管當前U-2機隊已堪稱「高齡」,但倚仗優秀的高空飛行能力,美國空軍仍保有27架U-2作戰飛機。

近年來,U-2成為了美空軍測試新技術的測試平台,除了作為備用通信和網絡節點,傳遞情報、命令和其他數據外,美軍還積極利用U-2平台來測試、驗證航空新技術,如開展美空軍第五代戰鬥機系統升級測試等。

此外,根據美國空軍預算文件顯示,未來還將加強先進戰鬥管理系統(ABMS)和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ADC2)系統的研製。

美國空軍負責高空ISR的高級裝備負責人表示:

在未來作戰中,生存能力以及跨不同平台無縫集成和交換傳感器很重要。我們需要擺脫特定平台方式,採用與平台無關的架構,其中傳感器可以輕鬆即插即用,在快速變化的戰場中提供更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因此,為了確保與未來第五代和第六代平台的無縫集成和兼容性,U-2將作為部分技術測試驗證平台,降低使用現役F-35和F-22等戰鬥機測試的風險。因此,雖然未來U-2將不再作為作戰平台繼續服役,但其身影還將活躍在航空技術驗證一線。

廣告:

排版:陳奕煊

策劃 | 文案:侯嘉麒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早讀 | 曾捲入美蘇「間諜之橋」的這個北極圈基地,即將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