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中國好聲音》《這!就是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綜藝節目IP的創造運營商星空華文,已經於5月13日向港交所遞表,這已是該公司第二次衝刺港股上市,此次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衝刺8年IPO折戟
星空華文的前身是燦星文化。
2012年,星空華文曾推出歌唱比賽節目《中國好聲音》,一時風靡全國。燦星文化也一度成為資本寵兒,先後獲得阿里、浙富集團、朗瑪峰創投等多家機構投資。
2014年,燦星文化跟隨母公司星空傳媒第一次赴港衝刺IPO,無奈鎩羽而歸。據媒體當時報道,星空傳媒是傳媒大亨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與華人文化基金共同註冊成立的合資公司,兩者分別持股47%、53%,隨著默多克集團退出,星空傳媒股權架構進行了大調整,「上市夢」被迫暫停。
2018年12月,該公司第一次向證監會提交招股書,擬創業板上市,因彼時政策對綜藝監管力度加大,估值縮水,最終未能如願;2020年5月,公司再次擬在創業板上市仍未果,原因有兩個:一是拆除紅籌架構後股權架構複雜,實控人認定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二是公司2016年3月份收購相關公司夢響強音形成商譽19.68億元,對此商譽的會計處理未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2021年8月,燦星文化與中國香港星空華文傳媒電影完成重組,改名為星空華文,並於同年12月轉戰港交所,仍然未果。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0年收入計,星空華文是中國最大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運營商,收視市場份額為2%。
據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星空華文急於上市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現金流緊張,公司沒錢了;二是投資機構想退出,「趕鴨子上架」。
《中國好聲音》誕生10年,公司卻還在「吃老本」
星空華文以綜藝起家,擅長的優勢也在綜藝層面。2019年—2021年,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為公司貢獻了約7成收入。
2012年7月份,星空華文憑藉推出的《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2018年2月,推出網絡綜藝《這!就是街舞》,公司自此走入高速發展期。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收入、凈利潤、毛利、毛利率等關鍵指標均呈逐年下降態勢。
2019年—2021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18.07億元、15.6億元、11.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億元、-2780萬元、-3.52億元;毛利分別為7.05億元、5.87億元、2.7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9%、37.7%、24.3%。
從收入結構來看,2019年——2021年,該公司收入排名第一的IP分別是《中國好聲音2019》《中國好聲音2020》《中國好聲音2021》。這個IP分別為星空華文貢獻收入4.9億元、3.25億元、2.51億元。
對於2021年收入下降至11.27億元,星空華文解釋稱,主要由於製作的超大型綜藝節目數量由2020年的8個減少至2021年的7個,以及《中國好聲音》產生的收入下降,主要由於企業客戶廣告預算下降。
《中國好聲音》到如今已推出十年,IP老化,其紅利越來越少,儘管現在這檔節目仍在舉辦,但觀眾早已審美疲勞,靠吃好聲音的老本過日子,星空華文再不轉型,以後怕是越來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