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就像人生開盲盒?醫學生最後悔報讀了這些專業

2023-06-28     39深呼吸

原標題:選專業就像人生開盲盒?醫學生最後悔報讀了這些專業

作者|葉芳

編輯|廖穎瑤

封面|站酷海洛

高考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撫平情緒後立馬又面臨另一個撓破頭的「志願時刻」難關。相較於高考考試是高三學子們經過充分備戰,填報志願這件事之於很多考生還真就是臨時抱佛腳。

最近,#選專業到底是不是開盲盒#又在網上被熱烈討論了起來。

就業專業不對口的95後陳慧一臉苦悶表示,很多就業面廣的「萬金油」專業聽起來不錯其實很坑爹,沒什麼技術含量,她當年被所謂國家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專業等字眼迷惑,四年的青春錯付,腸子都悔青了。

網絡截圖。

01

選專業比選學校更重要

時間緊、任務重、選擇多,志願填報猶如一場「博弈」,考生不僅要充分利用自己手裡的籌碼(高考成績),更要知己知彼,通過預判他人的行為制勝,還要考慮將來的就業現實。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與此同時,2023年歸國留學人員人數預計有38-40萬人左右。目前國內外形勢緊張,全球經濟下行,企業普遍裁員減薪,2023年畢業季可謂刷新「史上最難就業季」

有預測,2023年或有2億人面臨失業。/ 站酷海洛

在關乎未來的選擇面前,人人都盼著成為時代的幸運兒。然而,因為選錯了專業,畢業面臨就業難,想吃後悔藥的人每年都如過江之鯽。作為踩坑過來人,尚在找工作的李想,對學弟學妹掏出肺腑之言:「選好專業比選學校更重要,如果你的學校普普通通,一定要挑個好專業,才能找份好工作。」

經歷新冠疫情三年的洗禮,在當下經濟收緊、失業率居高的大環境下,尋求「穩定」是多數成年人經過「深刻反思」保住眼前生活質量篤定的結論。

浙江某醫院工作的一位醫務人員說:「經濟下行,學醫基本是最好的選擇了,很多醫學生和年輕醫生都在叫苦不迭,但到了中年,醫生基本還是會讓孩子學醫的,我們醫院醫二代甚至醫三代都不少。」

在很多人眼中,醫生救死扶傷,是一個令人崇敬的職業,因而促使不少人投身醫學。/ 站酷海洛

學醫如果不是因為理想,那多半看中它穩定。客觀來講,學醫相對其他很多職業還是要穩定許多,上升通道比較公平,靠個人實力說話,對於普通家庭甚至是寒門來講,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02

臨床醫學熱度第一,要不要跟?

「一入醫學深似海,考不完的試,練不完的操作,寫不完的護記,看不完的病例,熬不完的夜……」醫者的修煉是實實在在的吃苦,社會上調侃「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不管怎麼說,你看今年不用別人勸,大家自己就都想學醫了。

2023年高考前夕,百度聯合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發布了《百度熱搜·2023高考大數據》,統計顯示,在學科搜索熱度中,醫學成為熱搜學科第一。且在十大熱門專業中,臨床醫學專業熱度斷層第一。

臨床醫學專業熱度斷層第一,教育學、經濟學及計算機等專業位列其後。/ 百度

「我家親戚的一個孩子,高考分數夠不上臨床醫學專業,但他願意走『曲線救國』路線,先報考檢驗專業,之後再深造讀研讀博,轉回臨床醫學。」一位胃腸外科醫生說。

高考大數據顯示,醫學熱門專業排列前五位,由高到低依次為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口腔醫學、中醫學。

南方醫科大學2022年醫學專業分數線。/ APP截圖

對此,有人吐槽「是不是醫學院校集體買了熱搜」,但圈內人士觀察看,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學醫一直都挺「熱」的,而且這股「學醫熱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經濟不好的時期,學醫會更加熱門。

專業越熱意味著競爭壓力越大,現在的熱門可能過了幾年就成了冷門。「如果要學,我建議牙醫、影像專業。」劉恆醫生說,他是真的熱愛醫學,內心才會想要讓孩子學醫。

相比過去,現在學醫更卷了,本科、碩士畢業想留在大城市大醫院還是挺難的。因為大城市、高級別醫院的醫療人才比較飽和,加之這幾年醫院的日子也不好過。疫情以來全國有2000多家民營醫院破產倒閉,而公立醫院靠著財政補貼勉強度日,艱難求生。近期,廣州多家三甲醫院對護士崗、行政崗進行了大批裁員減薪。

醫學生就業競爭激烈。/ 站酷海洛

如果你不是頂尖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可能提前要有心理預期,做好可能會去三、四線城市,或者一、二線城市低級別醫院發展的準備。

03

讓醫學生後悔報讀的專業

學醫很熱,但從來不乏後悔者。三年前,有媒體從微博熱門話題的討論梳理髮現,醫學專業是最容易讓人後悔的專業。

本碩博連讀八年、拿到中醫學博士學位的駱明,好不容易在畢業前敲定能留在深圳一家醫院工作。面對親戚來問他志願填報,他還是勸人家孩子「不要學醫」。

《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醫師每周平均工作時間都在40小時以上,三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時,二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時,僅有不到1/4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假。/ 站酷海洛

醫學不但有臨床,也有醫藥、器械、人工智慧、醫政管理、醫療法律等非常多的範疇。就本科來說,四年制與五年制大不同,有的專業一字之差,發展方向南轅北轍。醫學專業的形勢隨著社會發展也會變化,比如曾經冷門被嫌棄的整形外科、皮膚科,是當今掙錢能力槓桿的熱門科室。

醫科大學裡哪些專業要謹慎選擇,容易讓醫學生後悔報讀的專業是什麼?

Leo同學:

來自醫學檢驗技術畢業生的忠告:不要學檢驗了,真不好就業,沒多少招的,很多同學都沒有找到下家。

藍同學:

讀預防醫學的哭死了,2020年高考選的,2023年學長學姐畢業市場已經飽和了,疾控在疫情期間招滿了,現在就業率直線下降墊底了。

「繁星」:

入職護士三個月,我就後悔了,上夜班很累,病人對我們不僅不尊重,甚至會故意刁難。如果讓我重新填高考志願,我一定不會選擇護理專業,以後也不會讓孩子走我的老路。

華同學:

我太尷尬了,選了只讀4年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當時想著讀少一年早點工作好,沒想到這是做口腔醫生的助手。

張同學:

口腔醫學真的不好就業了,大家三思啊!

蔡同學:

學生物醫學工程後悔死了,本科很不好找工作,必須讀研讀博。本科學得雜而不精很難跟純計算機、電子、材料、核物理的競爭,另外名字帶個生物、醫學、工程令人困惑。

……

選錯專業,入錯行真就耽誤好幾年。學醫畢竟和有些專業不一樣,不是勤奮能吃苦就行,將來是與生命打交道,既要有很好的科學素養,也要醫學人文知識,善於與人溝通。

請認真規劃您的志願,願各位考生都能選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註:本文素材案例的個人觀點,不代表39深呼吸的觀點,望各位考生結合自身需求慎重填報專業。

RECOMM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c4f2e6e1c7513287960d43512afb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