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荷蘭「運河跳馬」比賽吸引了大批觀眾。 (法新社)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運河跳馬」(Fierljeppen)是荷蘭一項歷史悠久的特色體育賽事。每年夏季,來自各地的選手都會齊聚荷蘭鄉村,參加比賽。近年來,這項入選「歐洲八大最奇怪體育運動」的賽事不僅在荷蘭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普及到了其他國家。
今年的荷蘭「運河跳馬」比賽在該國村莊波爾斯布魯克丹舉行。超過2000名體育迷聚集,觀看約50名選手爭奪冠軍。因為需要從空中「跨河」,這項運動並不適合膽小的人。此外,每個參與者還需要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強壯的身體、很強的毅力。
根據規則,參賽者首先要通過一條跑道沖向斜豎在河中的杆子,用雙手抓住杆子,然後利用身體慣性和杆子一起「倒向」河對岸。在杆子豎立、向對面倒的過程中,選手需要利用四肢力量迅速向上爬,最後隨著杆子落到對岸沙地——如果爬得不夠高,很可能會落在河裡。最後,在河對岸落地最遠的就是冠軍。
23歲的參賽者范艾克表示:「這中間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很難做出完美一躍。」據悉,很少有人「運河跳馬」的落地距離能夠超過20米。直到最近幾年,才陸續有參賽者超過這一距離。
比賽期間,組委會還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受觀眾歡迎的就是「運河跳馬」培訓課程,老師是專業的運動員,他們會詳細介紹這一運動的發展,然後進行具體演示,提醒動作要領,之後觀眾可以親自嘗試。
「Fierljeppen」的名字來自弗里斯蘭語,最初的意思是「優雅的跳躍」。荷蘭鹿特丹歷史文化學者彼得森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荷蘭許多鄉村都是圍海造地而成,因而牧場中間經常會有水道,舊時的農民就會使用杆子「撐杆過水」。
隨著時間推移,「運河跳馬」比賽逐漸在當地興起,第一場有正式記錄的比賽是在1767年,比賽在弗里斯蘭一個叫巴爾德的村子舉行,據當時媒體報道,人們還對比賽結果進行打賭。20世紀30年代,這項體育比賽逐漸發展為如今的樣子,制定了詳細的官方規則。
如今,荷蘭約600名「運河跳馬」運動員活躍在不同組織中。弗里斯蘭和格羅寧根等地的「運河跳馬」俱樂部共同組織每年的聯賽。聯賽分不同等級,每年的5月到9月都是「運河跳馬」的賽季。比賽期間,每位參賽者都可以有3跳。優秀選手還有機會參加每年一次的全國「運河跳馬」比賽。
「運河跳馬」已經從荷蘭走向德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不過這些國家主要通過該體育項目自娛自樂或吸引遊客。對荷蘭的「運河跳馬」運動員和俱樂部來說,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有朝一日讓「運河跳馬」成為奧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