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為何只有張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隊伍

2023-12-10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亮劍》中,為何只有張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隊伍

張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隊伍,是因為時間太短了,再給他一年時間,他能拉起一個師!

在李雲龍的手中,張大彪的綜合素質無人能比!無論是武藝高強的魏和尚、段鵬、還是永不服輸的沈泉,彪悍勇猛的孫德勝,他們和張大彪比起來都差了點意思。

張大彪能拉起2000人的隊伍,是和張大彪本身的實力分不開的!

生存是最大的前提

獨立團在鬼子大掃蕩中元氣大傷,隱蔽到趙家峪休整。可趙家峪就是個窮山溝,根本供養不了這麼多軍隊,於是獨立團化整為零,沿正太線一路撒開,開展游擊戰、破襲戰、麻雀戰,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但此時的晉西北,形勢異常嚴峻,鬼子實行鐵壁全圍,沿公路設置據點哨卡,皇協軍耀武揚威、晉綏軍態度曖昧,要生存下來何其困難。

在犬牙差互、勢力交錯的晉西北生存下來並且混得如魚得水,不但要有臨機決斷的能力、來去如風的機動、連續作戰的素質、敵我形勢的判斷,還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洞若觀火的眼光。

張大彪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過得那麼滋潤,正好證明了他的實力。

給養是最大的難題

要拉起一支隊伍並沒有什麼難的,但是要把隊伍裝備起來、並且形成戰鬥力,那就需要大量的物資支持了。

軍隊不從事生產,要吃、要穿,訓練還要消耗彈藥、作戰還要醫藥,更不用說槍了!這些物資只有靠自己去籌措,怎麼籌措?搶啊!搶誰的?當然是鬼子的、皇協軍的、土豪惡霸的!

可是要想搶物資,必須有情報支持,必須有迅速解決戰鬥的能力,必須有獵手一般的耐心,還要小心避免落入敵人的陷阱。

所以,要搶到敵人的物資,是極為不易的。更何況張大彪的部下達到了2000人,超過了獨立團全盛的時候,要養活這支隊伍該有多難啊!

可張大彪不但自己過得滋潤,還能夠把一部分繳獲送到團部。不然李雲龍婚禮上的牛肉罐頭是哪來的?

三、如何讓部下服你

在歷史上通常有這樣一種情況,當隊伍人少的時候還壓得住,可隨著隊伍實力的擴充、士兵的增長,這支隊伍逐漸失控、甚至分裂、內訌。

這說明,一把手的能力決定了隊伍的上限。一個人能夠帶多少兵是有天花板的。2000人根本沒有達到張大彪的天花板!

有的人只能當個排長,有的能當營長,有的能當個軍長,有的就只能當個司務長。我軍那麼多戰將,真正指揮過百萬大軍的又有幾個?所以自古就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說法。

要讓士兵聽你的、服你,就要學會樹立威信,就要有能力管理部隊,就要具備指揮員的基本素質,就要研究如何提高隊伍的凝聚力。

只有大家聽你的,才會服從你的指揮。就算是明知是九死一生的任務,部下也會欣然接受。例如李雲龍在攻打平安縣城時,派六連阻擊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鬼子,六連憑什麼接下這個幾乎是「送死」的任務?

因為他們有信仰、有不計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從哪裡來,還不是靠指揮官長年累月的教育和薰陶。在我軍歷史上,「三灣改編」絕對是神來之筆!他幾乎是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隊凝聚力、戰鬥力的問題。

在我軍戰史上,經常出現一支隊伍只剩下幾個人,仍然不潰敗、不撤退,堅持戰至最後一人的情況,這種極其頑強的戰鬥精神經常令外國軍事專家感到困惑,這根本不合常理嘛!沒錯,我軍根本就是一支不合常理的隊伍!

如果平安縣城之戰再晚一段時間,張大彪說不定能夠拉起3000人、5000人的隊伍!

任何一支部隊的指揮官,手下有張大彪這樣的人,都是一種福氣!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忠心耿耿、執行果斷,這樣的部下誰不喜歡!

除了喜歡摔帽子,張大彪沒有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