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專家指出:很多心理疾病和睡眠質量都有關係。
生活中,很多成年人因為睡眠不佳而出現了很嚴重的失眠問題,那麼你知道,失眠不僅僅是大人的專利,就連小孩子也會出現失眠的問題。
寶寶怎麼哄都不睡,並非是不聽話,很可能是他「失眠」了
夜深人靜,累了一天的寶媽趙大姐已經困得不行,但寶寶卻是精神頭十足,怎麼哄都不睡。其實趙大姐家的孩子在3個月的時候,就能自主睡眠了。
但沒想到8個月的時候,曾經的乖寶寶卻突然變成了「黏人、易怒」,怎麼哄都不睡覺。趙大姐擔心孩子身體出現問題,於是便去諮詢醫生。
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身體一切正常,孩子之所以不睡覺,很可能是「失眠了」。醫生說道:你看他哇哇大哭,哭著要你抱抱,看上去很不聽話,實際上,寶寶是失眠了,他自己也很焦慮。
對此趙大姐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一個小孩子,也沒有什麼煩心事,怎麼還能失眠了呢?其實不僅僅是趙大姐,就連小島聽完這樣的話,也徹底顛覆了傳統認知。
嬰幼兒也會失眠,長期失眠對寶寶有什麼危害?
相比加大人,小孩子的睡眠時間大多比較長,尤其是嬰幼兒,一天當中除了吃奶,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在睡覺。但有些寶寶卻一反常態,不僅睡眠時間不夠,甚至還達到了「失眠」的地步。
失眠是當下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健康的社會性問題,在中青年人,老年人甚至是中小學生中都廣泛存在。就連嬰幼兒也會失眠,而且還十分常見,約有20%-30%的嬰幼兒在入睡或者夜醒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
睡眠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之一,體內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的時候,才能分泌旺盛,促進孩子全身各組織,尤其是骨骼的生長。
如果孩子的睡眠不足,那麼白天就會精神不振,情緒低落,更容易發脾氣,這些都是晚上沒有休息好的緣故。
另外,熬夜也違背了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也影響孩子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造成孩子食慾差,免疫力低,極其影響生長發育。
毫無壓力的小寶寶,造成他們失眠的原因都有哪些?
生理原因
當你的孩子之前明明能睡得很好,某一階段突然出現「鬧覺」情況,在排除疾病方面的因素,那麼很可能就是認知方面的增長造成的。
當孩子逐漸成長,並逐漸解鎖一些新技能時,大腦都會產生巨大的改變,但這些改變會讓孩子十分焦慮,變得暴躁,不好哄,甚至是不睡覺。
外界環境干擾
- 睡覺是一件討厭的事:當孩子對睡覺有牴觸情緒,或者覺得「十分討厭」,那麼孩子的睡眠質量自然不高,只有讓睡眠和愉快的記憶緊密相連,才是哄睡的最佳良方。
- 父母錯誤的哄睡方式:「一有動靜就拍」、「孩子剛醒就開大燈」這些看似關愛孩子的小動作,其實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
家有「失眠寶寶」怎麼辦?不妨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合理安排白天睡眠的時間
想要寶寶在晚上睡得好,就要合理安排寶寶白天的活動,在白天的時候,讓寶寶玩得開心,當白天的活動消耗大量的體力時,寶寶晚上自然會睡得很好。
2)營造合適的睡眠環境
給寶寶睡覺的房間裡,要營養適宜睡眠的環境,像放一些輕柔的音樂,這樣可以舒緩寶寶緊張的情緒,有助於幫助寶寶進入到睡眠的狀態。
3)從飲食方面著手
想要幫助寶寶的睡眠,也可以從飲食方面入手,臨睡前可以給寶寶喝一杯牛奶,對睡眠也是有所助益的,但要注意,寶寶在臨睡前不能吃太飽。
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失眠是不能通過藥物治療的
首先,藥物會形成依賴性
長時間服用一種藥物,會形成依賴性,也就是「藥癮」,一旦成癮就很難離開,之後如果不再繼續服用的話,就很難讓孩子入睡,通宵不眠。
其次,藥物還會讓孩子的記憶力減退
長期服用安眠類的藥物,會降低人的認知能力、記憶力和智力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大腦還尚在發育的孩子,在神經方面的干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出現過「失眠」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