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是時候好好講講唐僧的身世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楊角風)一直沒有寫過,之所以沒有寫。一方面是自己還沒有想好該怎麼去寫,另一方面,則是有前輩吳閒雲大師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跟他解說唐僧身世的矛盾點。
但要想湊成一部完整的楊角風談西遊全集,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唐僧,更繞不過他的身世之謎。那麼,我們就從原著中,好好找一找線索,看一下唐僧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
是否真像吳閒雲大師所說的,唐僧的親生父親並不是陳光蕊,而是水賊劉洪?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72期:讀了多遍原著,直到看到唐僧的奶奶,這才搞清了他親爹的身世秘密!
一、
雖說有關唐僧身世的那一章,是以附錄的形式收藏在清代修改版本《西遊記》中的,並不是明代百回本的內容,但並不妨礙我們解讀。
關於唐僧母親滿堂嬌和唐僧父親陳光蕊的故事,就不細講了,大概情節就是:
陳光蕊某年赴京趕考,結果高中狀元。於是騎著高頭大馬在京城遊街,好巧不巧被當朝宰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拋繡球砸中。後來兩口子赴江州當官,走到半路蹦出個水賊劉洪,劉洪殺了陳光蕊並霸占了滿堂嬌,隨後冒充官員赴江州任職。
結果沒想到,此時的滿堂嬌已有身孕,不久後生下了唐僧,怕被劉洪殺掉,於是偷偷將他放走。沒想到十八年後,唐僧長大,找到了母親,並前往京城尋找姥爺和皇上替父報仇。等到父親陳光蕊的大仇得報,滿堂嬌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一個不留意,竟然自殺身亡。
而自己的生父陳光蕊因為當年的善行,竟然被龍王所救,一切事情結束之後,他也到京城當官去了。
故事很短,但是蘊含的信息量卻超級巨無霸,為此也有很多人從中解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也就有了開頭提到的吳大師關於唐僧身世的解讀。
按照他的推斷,唐僧的親生父親並不是陳光蕊,而恰恰是後來他費盡心機殺掉的劉洪。之所以發生這一切,主要原因就是靈山佛家刻意要打造這麼一個,弒父又心狠手辣的取經人。
二、
當然,大師推出來的結論,自然有他的道理在,關於唐僧的身世,主要是以下幾個矛盾點無法解釋:
一是陳光蕊跟殷溫嬌結婚時間太短,這麼短的時間,不可能懷上唐僧。
二是堂堂的宰相之女,為什麼會選擇拋繡球的方式決定婚姻大事?
三是殷溫嬌為什麼要將剛出生的唐僧拋屍江中,難道不怕嬰兒淹死?
四是殷溫嬌若真是被迫的,為什麼十八年來都不報仇?
五是既然殷溫嬌是被迫的,為什麼最後一家人團圓,她卻自殺了?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析,究竟這些疑問,該如何解釋,才能解開大家心目中的謎團:
當然,如果大家認為附錄不是正版《西遊記》,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分析了,就像很多人認為高鶚續的《紅樓夢》不叫紅樓夢一樣。
當然,不管是哪個版本的西遊記,唐僧的身世還是確定的,其父就叫陳光蕊,其姥爺就是殷開山,這一點並沒有變。
比如明代百回本:
「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
這個版本的西遊記乾淨利索,唐僧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持齋受戒,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得道高僧了。後來唐僧接受唐王的召見,李世民還誇他是有德行有禪心的和尚,御賜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三、
而在這百回本中,唐僧小時候可沒有遭遇過劫難,陳光蕊也沒有被劉洪所殺,事實上,根本就沒提到劉洪這兩個字。
但是,在清代修改版本中,有人加入了這一篇附錄《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
即使這樣,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唐僧是殷溫嬌和劉洪所生,比如結婚時間長短的問題:
確實,從書中的時間點上看,陳光蕊中了狀元後,遊街時被殷溫嬌的繡球砸中,當晚就入了洞房。第二天皇上就任命他到江州任職,還是立馬啟程的那種,啟程後馬不停蹄回了趟家,接上母親。又馬不停蹄往江州走,走到萬花店母親病了,停了三天後,繼續啟程。結果走到洪江渡口的時候,遇到了水賊劉洪,一命嗚呼了,這時殷溫嬌也發現自己有身孕了。
由此,有些人推斷出,陳光蕊跟殷溫嬌在一起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8天。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殷溫嬌就算已經懷孕,當時的醫療手段也是測不出來的,她又是怎麼知道自己懷孕的呢?
而且,再怎麼算他們倆在一起的時間,殷溫嬌也不可能在陳光蕊死後三個月,就生下了唐僧?
「當時我父曾被水賊傷生,我母被水賊欺占,經三個月,分娩了我。」
當然,這段附錄中的時間線確實是亂七八糟,比如貞觀十三年陳光蕊進京趕考。結果十八年後,又是一個貞觀十三年,唐僧替父報仇,並去西天取經。
會不會是作者疏忽了,將時間線這條線索弄錯了呢?
四、
並不是,因為我們還是能夠從原文中,分析出,陳光蕊跟殷溫嬌究竟在一起多長時間?
朝廷決定開設考場,招賢納才,通知下發到海州後,陳光蕊是第一時間獲知,並第一時間啟程赴京趕考的: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陳名萼,表字光蕊,見了此榜,即時回家……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即拜辭母親,趲程前進。」
這個過程並沒有疑點,陳光蕊見到了朝廷貼出來的開考榜,立馬找母親商量趕考的事,而且是當天就收拾行李,立馬啟程。
可是等到他趕到京城的時候,考試剛剛好開始了:
「到了長安,正值大開選場,光蕊就進場。」
按照唐王李世民的吩咐,是要全天下人都看到這份招賢榜,然後都來京城參加考試。那麼從榜單傳到海州,再到海州學子趕往京城,怎麼著也得留夠時間吧?
不然的話,海州的學子們看到了招賢榜,稍微準備了兩天,結果到了京城,考試就考完了?
這也就說明,從海州到長安城,絕不是幾天的路程就能趕到的。若是幾天路程就能趕到,那麼離長安城更遠的地方,豈不是招賢榜還沒送到呢,科舉考試就結束了?
事實上,查了一下資料,就是現在的江蘇連雲港那裡,從地圖上看,就算直線距離也有942公里了。就算海州不是連雲港那裡,有個「海」字,自然離大海很近,離長安城最近的海,也是連雲港。
五、
在過去那種交通不夠發達的時候,陳光蕊帶著家童和妻子從京城回趟家要多久?
宋代的時候,陸遊曾經有一次跨越1500公里的路程去現在的重慶奉節赴任,他也是帶著一家老小的,一共走了多少天呢?
陸遊留下的《入蜀記》,可是詳細記載了這一路的行程,整整走了180天,這還是唐朝後的宋朝道路。
按照這個裡程換算一下的話,陳光蕊帶著老婆從京城回一趟家,至少也得走四個月。有人說,不對啊,後來唐僧去報仇的時候,路過萬花店還跟婆婆說他去京城,月余就回來:
「我此去只月余就回。」
唐僧這人是路痴,不會大家對這個結論,還有懷疑吧?
在取經路上,他不止一次問孫悟空,究竟還有多遠的路,才能到靈山,有幾次他都要打退堂鼓了。而且,他離開唐王李世民的時候,面對詢問,也是信誓旦旦地說:
「只在三年,徑回上國。」
大家後來都知道了,唐僧此行一共走了十四年,他卻說三年就能走個來回,可見他說話的水分有多大了。
況且,從陳光蕊家到江州赴任途中路過的萬花店,還有數日的行程呢:
「張氏大喜,收拾行程。在路數日,前至萬花店劉小二家安下……」
江州是現在的江西南昌附近,就是白居易寫「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那個江州,距離連雲港800公里,距離西安900公里。
六、
這兩個地點,也跟後來殷溫嬌囑咐唐僧去萬花店找婆婆的話,對得上:
「我兒,我與你一隻香環,你逕到洪州西北地方,約有一千五百里之程,那裡有個萬花店。」
由此可以推翻,陳光蕊跟殷溫嬌只在一起18天的謠言,事實上,人家小兩口光在回家探親路上的時間都有至少四個月之久了。
這還不用算他們在京城的時間,以及在老家停留、萬花店停留以及趕往洪江渡口的時間。
而且,後來陳光蕊復活之後,特意講了自己的遭遇,末了還反問殷溫嬌:
「更不想你生下這兒子,又得岳丈為我報仇。」
一句更不想,就證明,當時陳光蕊是知道殷溫嬌懷孕的。這也是廢話,陳光蕊死後三個月殷溫嬌就生下了孩子,也就證明當時她都懷著七個月身孕了,肚子已經老大了,陳光蕊當然知道她懷孕了啊。
若孩子真不是陳光蕊的,你覺得在當時的環境下,他作為當朝狀元,會傻到「喜當爹」?
好,我們再來解釋一下,堂堂的一國宰相,為什麼要讓女兒拋繡球招親?
是啊,堂堂的宰相子女,至少也得嫁給州長的公子才不委屈,幹嘛要選擇這種方式嫁女兒,萬一砸到乞丐怎麼辦?
其實根本不用解釋那麼多,你宰相殷開山再大,有人家天竺國的國王大嗎?
「寡人公主,今登二十歲未婚,因擇今日年月日時俱利,所以結彩樓拋繡球,以求佳偶。」
七、
當然,這樣解釋可能很多人不服,那麼我們就從頭分析一下,先看陳光蕊為什麼要赴京趕考?
「孩兒意欲前去應試,倘得一官半職,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光耀門閭,乃兒之志也。」
陳光蕊之所以要去參加科舉考試,第一齣發點並非是報效朝廷,而是為了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光耀門閭。
沒想到陳光蕊真考中了狀元,那麼,考中狀元的陳光蕊要遊街三天的事,作為丞相不會不知道吧?
況且,作為狀元,整個遊街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丞相也是一清二楚的。如果真像吳大師分析的那樣,殷開山就是為了將女兒嫁給劉洪,而特意選擇這種方式,讓劉洪混在人群中,專門等殷溫嬌砸他。
那這丞相真是腦袋秀逗了,畢竟狀元遊街的時候,可不是跟逛街一樣,還得擠著人群走出來。真正的狀元遊街,都是有人開道,有人清場,狀元在中間騎著高頭大馬遊行的。等走到丞相門前時,整個大街上閒雜人等都給清到兩邊去了,中間大馬路上只有陳光蕊,以及一些衙役。殷溫嬌若是真想嫁給藏在底下的劉洪,她為什麼非要選擇這個時候丟出去繡球呢?
而且書中說得很清楚了:
「小姐一見光蕊人材出眾,知是新科狀元,心內十分歡喜,就將繡球拋下,恰打著光蕊的烏紗帽。」
當然,前面也講了,陳光蕊也是為了封妻蔭子才赴京趕考的,他也有動機主動選擇被殷溫嬌的繡球砸中,畢竟人家騎著高頭大馬,一伸手就能將繡球拿到手裡。
八、
如果丞相真是為了遮醜,急於將殷溫嬌嫁出去,也絕不會刻意選擇陳光蕊,萬一他一見小姐肚子是大的,而不從呢?
畢竟他是新科狀元,前途無量,想嫁他的女子,在整個長安城都已排好隊了。
再看劉洪,書中也是一開始就說清了,他之所以起了歹意,就是因為見殷溫嬌長得漂亮,臨時起意,殺了陳光蕊:
「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真箇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陡起歹心……」
既然丈夫被殺了,殷溫嬌為什麼要獨活?
書中也說了啊,此時的她已經懷著七個月身孕呢,她要是自盡那就是一屍兩命。既然劉洪沒有想殺她的意思,那麼為什麼不先活下來,給陳家留個後代?
「吾聞婦人從一而終。痛夫已被賊人所殺,豈可面見顏從賊?止因遺腹在身,只得忍恥偷生。」
她之所以選擇活下來,完全是為了肚子裡的孩子,那麼為什麼不等孩子生下來就死呢?
也不行,如果那時候自盡了,她就成了畏罪自殺了,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這個帽子要是扣到她頭上,死了都不安生。所以她必須得看到兒子長大後來給自己報仇,況且南極仙翁也給她託夢了,說這孩子以後會替她報仇。
至於為什麼不找機會殺掉劉洪,畢竟在一起十八年,總得有機會吧?
前面也講了,女子把貞潔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她要是殺掉了劉洪,在當地看來就是弒夫。別說她一個弱女子沒機會殺掉劉洪了,就算真殺了,天高皇帝遠的,誰會幫她伸冤呢?
九、
有人又說了,就算殷溫嬌殺不掉劉洪,她總能告狀吧,總能給老爹寫信吧?
告狀?
整個江州都被劉洪買通了,殷溫嬌去告他不是劉洪,一是誰敢接她的狀子?二是誰信?
「轉盼之間,不覺已到江州。吏書門皂,俱來迎接。所屬官員,公堂設宴相敘。」
在過去冒名頂替這種事,屢見不鮮,又沒有照片,誰認識誰啊。就算當今社會,不是還有那麼多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也沒發現有人認出來啊?
況且,殷溫嬌身邊一直是有人監視著的,連南極仙翁想給她報信都得託夢。後來她見到了前來尋親的唐僧,不是也偷偷支開奴婢,才得以相見嗎。
由此可見,她寫信的通道是完全被截斷的,就算寫了書信出去,劉洪也絕不會讓信寄到京城的。
有人又會問了,既然小姐沒辦法聯繫老爹,那麼作為老爹的殷開山為什麼也不聯繫一下女兒呢?
我們看後來唐僧找到姥爺,講了這些事之後,殷開山是怎麼向皇帝彙報的:
「今有臣婿狀元陳光蕊,帶領家小江州赴任,被稍水劉洪打死,占女為妻;假冒臣婿,為官多年。」
這證明劉洪是頂著丞相女婿的頭銜在江州當官的,而且他是跟丞相有書信來往的。一句假冒臣婿,為官多年就能證明,丞相也被這個女婿給騙了,不然的話,就不會刻意強調假冒臣婿。
況且,別說是宰相了,就算是寶象國國王又能怎樣,女兒丟了十幾年,不是也沒去找嗎。
十、
至於殷溫嬌為什麼要將唐僧扔進江里,丞相又為什麼專門發兵六萬前來捉拿劉洪,這些都很好解釋。
殷溫嬌被監控起來,根本就出不了遠門,把孩子交到任何人手上都不安全,回頭就會轉給劉洪,還是難逃一死,畢竟劉洪是:
「一見此子,便要淹殺!」
而把小唐僧扔在馬路上,則是必死無疑,又不能留下,那麼只能選擇讓他順水而流了,有了南極仙翁的託夢,殷溫嬌也只能這樣做。
畢竟江州這裡,府衙後面就是一條江,可以偷偷將孩子放生。
而發兵六萬這事,真不能怪丞相,也沒有那麼多陰謀,是因為唐王李世民怒了。天子一怒,派出六萬御林軍,恰恰說明他是一個賢主嘛。事實上,這些兵根本沒用到,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抓到劉洪了。
至於劉洪不過是個水賊,當了這麼多年的官,是怎麼做到不升不降的?
這個更簡單了,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也沒被發現幾個學問不到家,被退學的啊。況且,人家只要搞好關係,當官還是很容易的,做不出大成績,不犯錯總是可以的。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殷小姐為什麼在大仇得報之後,卻選擇自盡呢?
也很簡單,她並非是因為劉洪被殺,自己隨他而去,而是因為她的大仇得報,可以以清白之身死去了。在她生下唐僧到大仇得報期間,真相併未大白,那時候她自盡,是無法洗刷冤屈的。
「小姐欲待要出,羞見父親,就要自縊。」
十一、
因為給老爹丟臉了,所以殷溫嬌選擇自盡,但是這一次自盡被攔下了,為什麼還有下一次呢?
我猜,是因為她見到了滿血復活的陳光蕊,此時的她已經人老珠黃了,38歲了。而陳光蕊還是個大小伙子,容光散發的,她該怎麼面對人家?
她只要還活著,那麼她的丈夫,她的父親,都沒辦法正常生活,這也是那時候的社會所決定的事情,沒辦法抵禦世俗觀念。
如果到這裡,你還不相信唐僧的親生父親就是陳光蕊,並非是劉洪,那麼你看看唐僧的奶奶見到他是怎麼說的?
「你果是我的孫子!恰和我兒子光蕊形容無二!」
如果老人家眼睛不好使,會看花眼的,那好,老人家的聽力應該沒問題吧?
「你聲音好似我兒陳光蕊。」
如果你還懷疑老人家是喜歡認孫子,那麼殷溫嬌的眼神總沒問題吧?
「仔細看他舉止言談,好似與丈夫一般。」
畢竟連觀音菩薩都給認證過了,唐僧啊,替父報仇,乃是一難啊:
「尋親抱冤第四難。」
更不用講,殷溫嬌不止一次提到,對劉洪恨之入骨,一定要報仇雪恨的想法,若真是她情人,她何必這樣想,又何必指使唐僧去報仇呢。
如果這麼多證據都擺在面前,證明唐僧的父親真不是劉洪,你都不相信,那麼等於我白說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