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民警睡覺手槍在枕下被偷,刑偵科長:排查所有退役特種兵

2023-01-0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1988年,民警睡覺手槍在枕下被偷,刑偵科長:排查所有退役特種兵

1988年8月5日,吉林通化市公安局東昌分局的民警正在值班室內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十天了,我們這麼多人都沒有發現線索,他到底是怎麼偷的槍?」

「今天上級派一位刑偵科長來指導破案,聽說他還在部隊當過偵察兵,但願他能有辦法。」

幾位民警正聊著,一個身穿警服、目光堅毅的中年男子就走了進來,他就是剛剛從部隊轉業過來的班國軍。

「麻煩你們給我說一下具體的案情經過。」班國軍當過軍人,沒有任何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接手了案件。

經過仔細地研究,班國軍立即說道:「快,排查所有退伍偵察兵!」東昌分局的民警聽完他的分析,隨即開始了行動……

不留痕跡的盜賊

1998年7月26日凌晨4時,家住東昌分局轄區橡膠廠附近一居民委員會的民警小吳(化名)從睡夢中醒了過來,正準備上廁所一趟,可就在穿衣服的時候猛然發現放在枕頭下的一把「五四式」手槍不見了。

小吳清醒地記得自己睡覺前明明是把槍放在枕頭底下的,這也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因為這樣更能防止被小偷偷去,只是,為什麼突然不見了呢?

小吳趕緊起身找了起來,連床底下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放過,只是,槍確實是不翼而飛了,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槍套卻完好無損,而且還被穿到了褲子上,小偷為何會多此一舉?

不管怎麼說,槍丟了可是一件大事,小吳也顧不上睡覺,趕緊穿上衣服跑到了東昌分局,將自己的經歷告訴給了局長。

局長覺得此事涉及到轄區內百姓的安全,立刻成立了破案指揮部,到小吳家做了現場勘查。

小吳住的地方是一處自建的二層小樓,他家在樓上,一室一廳,而在樓上還有另外一家租戶,樓下也有一家,三家人平時相處很是和諧。

來到小吳的屋裡,警方發現地板上並沒有留下任何的腳印痕跡,而在屋裡客廳靠南的窗戶上還落著一層薄灰,看起來小偷也不是從這裡的窗戶進來的。

緊接著,警方又到了小吳的臥室,發現臥室的門上上著暗鎖,據小吳表示需要將門往上抬一下才能把鎖關上,而這需要發出很大的響聲,可小吳和他的鄰居當晚並未聽到任何聲響,門鎖也沒有被動過的痕跡。

至於臥室里的窗戶也和客廳里的一樣,同樣沒有被打開的痕跡,這下,就只剩下廚房沒有檢查。

警方隨即來到了廚房,同樣沒有發現地板上存有除小吳一家之外的陌生人的腳印,不過警方還是有了發現,因為廚房窗戶上的插銷並沒有插上,而在靠近廚房的外面有一顆大樹。

也就是說小偷完全可以爬到樹上,然後輕輕地晃動窗戶,導致插銷自動落下,這樣就可以將窗子打開了,只是問題是窗戶上並沒有留下腳印。

調查到了這裡就陷入了僵局,因為沒有一條有價值的線索。

無獨有偶,就在案發一周之前,小吳家附近的兩戶居民家裡也遭遇了盜竊,而且小偷的作案過程都出奇一致。

首先是在半夜時分趁居民熟睡之際開始行動,然後同樣是在偷盜了錢財以後將存放錢財的包恢復原樣,欲蓋彌彰,緊接著,就是在案發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的腳印,而被盜的人家也沒有聽到任何的異響。

警方在調查時注意到了近期發生的幾起案件,他們經過分析認為這幾個案子的小偷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人,而且此人還有著極高的反偵查能力,只是該去哪裡找他呢?

更讓警方感到急迫的是,就在案發的第二天,小吳再次找到了局長,報告了一個新的發現。

原來,等發現槍被盜後,小吳一直在分局裡值班並且配合調查,等到他回到家裡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一頭睡了過去,第二天醒來時,他猛然想起了還有150發子彈被存放在衣櫃的抽匣里。

於是,小吳趕緊打開了抽匣,結果讓他更加震驚,因為裡面的子彈全部消失不見,也就說小偷把子彈也偷走了,這還了得!

局長聽完小吳這遲來的回報,頓時意識到問題更加嚴重,眼下沒有小偷的具體線索,專案組只好從以往的卷宗查起。

因為他們判斷既然最近一周就發生了三起,那這個小偷之前肯定也偷過,而且會有很大機率被人瞧見過,如果有人看到小偷,那抓捕行動將會更有針對性。

可這一查著實嚇了警方一跳,原來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轄區竟然發生了足足三十餘起類似的盜竊案,通過案件的細節,警方初步判定這就是一人所為。

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他到底是什麼人呢?警方一時間無從查起,不過,就在過去的一次案件中,警方還是發現了小偷的大致模樣。

不見蹤影的搜尋

那是在1987年9月23日,同樣是在橡膠廠附近居住的居民董利汝的家中遭遇了盜竊。

董利汝家開了一間小賣店,這天一大早,他來到了店裡開門,可就在即將營業的時候,董利汝突然發現放在店裡錢匣中的一百多元錢不見了,而且還丟了一張存有1470元的活期存摺。

這可是董利汝過去大半年的收入,他非常著急,當然,及時補損最重要,所以,案發後他第一時間就趕往了當地的儲蓄所辦理掛失。

可由於沒有被盜的確切證明,儲蓄所也只能給他掛控一天,讓他回家找找,如果找不到就補個證明再來,董利汝只好飛奔回家,然後拿著戶口本到了有關單位開具證明。

第二天上午,在辦好證明後,董利汝又來到了儲蓄所,可櫃檯工作人員的一番話卻讓他整個人都傻眼了。

因為就在他來之前的幾個小時,有一個男子拿著他的存摺出現在了儲蓄所內,並且將裡面的錢都取了出來,在取到錢後,為了不讓櫃檯的工作人員生疑,他又往裡面存了400,工作人員覺得這無可厚非,也就相信了,因為那人自稱自己也姓董,是董利汝委託他來取錢的。

聽到這話,董利汝頓時意識到來取錢的就是小偷,於是,他趕緊將此事告訴了警方。

小吳的案子距離董利汝的案子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專案組通過調取當時的調查記錄,發現偷盜董利汝存摺的和偷盜小吳槍枝的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人,因為兩者的作案手法還是和上面提到的幾乎一模一樣。

而通過櫃檯工作人員提供的信息,警方初步掌握了關於小偷的基本信息。

此人年齡在20到30歲之間,身高在1.65到1.70米之間,體態較瘦,留著短髮,身體靈活。

有了這些信息,再加上他此前幾十次犯案的地點都位於橡膠廠附近,警方隨即開始了行動。

接下來十天時間裡,東昌分局加派人手對橡膠廠附近的5個居委會的所有交通要道都進行了秘密監視,靜靜地等待著兇手的出現,因為警方覺得他既然犯了那麼多次都沒被抓到,肯定會心存僥倖心理,再次犯案。

果然,在這些天晚上確實出現了不少的可疑人影,只是在經過嚴格盤查之後,發現他們都有案發時不在場的證明,調查再次陷入了僵局。

難道真的找不到兇手了嗎?就在東昌分局的辦案民警為此事發愁的時候,剛從部隊轉業到通化市公安局的刑偵科長班國軍來到了這裡。

原是退役特種兵

這是班國軍來到公安系統後主持辦理的第一件案子,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他的表現,而班國軍也當仁不讓,來到的當天,就立刻投入了調查。

在聽完之前辦案民警的彙報和到現場進行過勘查以後,班國軍覺得小偷必定是從廚房的窗戶那裡進來的,因為只有這裡是小偷在理論上唯一可以非法進入小吳家的地方。

只是現場沒有留下痕跡,這又作何解釋呢?

班國軍之前在部隊的時候當過偵察科長,對於偽裝和清理痕跡這些操作再熟悉不過,通過獲得的所有信息,他有了一個大致的推斷。

首先,小偷在闖進小吳家發現槍後居然把槍偷走了,後來還偷走了子彈,說明這個人對槍很是熟悉,而且還是一個用槍的高手,這種人大機率是在部隊待過。

其次,小偷在偷盜結束後,還主動把案發現場恢復到原本的模樣,這樣做明顯是要掩蓋自己犯罪的事實,可見有著極高的警惕性,這種情況若非在部隊中受到過特種訓練,是很難連續犯案三十多起都不被發現的。

再次,據櫃檯的工作人員表示小偷的身高大概在1米7左右,而這恰恰符合特種偵察兵的標準。

也就是說,小偷很有可能是一個退役的特種偵察兵,所以,班國軍才會讓大家在全市查起了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

而這就很好查了,畢竟所有退伍的士兵都有檔案記錄,而特種偵察兵又是極少的,很快,警方就將通化市內所有的退役特種偵察兵查了一遍,其中,一個名叫王童桐的橡膠廠更夫引起了班國軍的高度重視。

王童桐的身高與小偷的身高吻合,而他工作的時間是在夜裡,這與所有的盜竊案都發生在夜裡也基本吻合,不僅如此,所有案發的時間點,王童桐都無法提供不在場的證明。

於是,警方隨即逮捕了王童桐,可他卻一口咬定這些案子與自己無關,他還說自己明明已經35歲了,而小偷的年齡是在20到30之間, 這明顯不符合。

殊不知,正是這句狡辯進一步暴露了自己,因為一個正常的人是不會格外關注警方隨口一提的關於小偷大致身高的消息的,王童桐這麼做倒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面對他的咬牙堅持,警方也沒有一直糾纏,因為只要找到那支槍和被盜的子彈,一切就迎刃而解。

果然,警方在王童桐家中的爐灶的煙道里搜出了民警被盜的手槍、和子彈,面對鐵證如山,王童桐最終放棄了抵抗,如實地供述了自己的犯罪經過。

那他到底是怎麼進去的呢?

原來,果然不出班國軍所料,案發當天夜裡,王童桐從樹上爬到了小吳廚房的窗戶上,見插銷沒有頂上,便通過輕輕晃動,一點點地打開了窗戶。

為了不讓人發現自己是從這裡進入的,他沒有直接用雙腳踩在窗台上,而是騎著窗台把雙腳緩緩移進了廚房,在偷完槍和子彈後,他又原路返了回去。

而在此之前,王童桐悄悄復原了案發前的樣子,並且將地板上的腳印偷偷地摸了去,所以,警方才沒有發現任何痕跡。

只是,又一個問題來了,王童桐為何要盜槍呢?他又是如何得知小吳把槍放在家裡的?

原來,王童桐曾經確實是一個特種偵察兵,在部隊服役期間,他的各項能力都很突出,只是在一次評優時,由於別的戰士比他更突出,他沒有被選上,這讓他非常生氣。

於是,心懷不滿的王童桐就從部隊偷了一支槍到附近的居民區作案,後來,由於部隊發現及時,王童桐當即被捕,被判了八年有期徒刑。

出獄後的王童桐依然不思悔改,為了報復社會,繼續開始了偷竊,之後一次次的得手讓他逐漸志得意滿,他覺得應該干一票大的。

而之所以偷小吳的槍,是因為他經常會遇到小吳大白天的拿著槍顯擺,這讓他頓時產生了歹意,想著也偷個槍玩玩,於是,便有了這次行動。

那關於年齡的問題又該如何解釋呢?

原來,當時小偷拿著董利汝的存摺去儲蓄所取錢的時候,蒙著面,而且一直低著頭,櫃檯的工作人員也沒有看清他的具體樣子,只是從他的聲音中大概做了判斷,這才出現了誤差,而那聲音也是董利汝刻意壓著嗓子發出的,真可謂是心思縝密到了極點。

只是,王童桐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到最後還是從部隊轉業的班國軍發現了他的破綻,並且成功將其捉拿歸案,而後半生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懲罰。

事實上,從王童桐多次作案都沒有被發現可以看出,他確實是有著過人的本領,但奈何心術不正,逐漸走上了歧途,這件事也告訴我們,在德和才不能兼顧的時候,德行往往比才華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