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梁山好漢快意恩仇,他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為普通百姓伸張正義,其生活方式讓多少人羨慕不已。在原著小說和影視劇作品中,梁山好漢們不畏權貴,敢於與北宋朝廷作鬥爭,嚴懲貪官污吏,他們的英雄事跡廣為流傳。梁山108好漢聚義,朝廷多次派兵圍剿未果,反而還折損了不少的大將,這讓人覺得梁山好漢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他們領兵作戰的能力也是非常強,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水滸傳》有過研究的讀者一定知道,梁山好漢在被招安前和招安後的實力,有著非常顯著的差別。甚至還有人因此離開梁山,從而可以看出梁山好漢被招安後的實力是有「削弱」的。朝廷的招安令並非是為了廣納賢才,而是想在幕後當一個「漁翁」,看著兩股起義軍力量相互碰撞,朝廷則趁機削弱雙方的實力,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當時北宋朝廷還被方臘起義搞得頭疼不已,而恰好宋江同意招安,於是梁山好漢們被送上戰場,與方臘的起義軍進行廝殺。
眾所周知,梁山泊上有一百單八將,他們各有拿手本領,有的武將甚至以一敵百。照理說,梁山好漢率兵與方臘起義軍對決本應該處於優勢,可是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方臘麾下的八員大將,竟然將梁山好漢殲滅過半,70名好漢在戰場殞命,讓人唏噓不已。難道是梁山好漢的實力被高估了嗎?為何他們會損失如此慘重?原因其實很簡單,說出來你別不信。
在影視劇作品中,方臘起義軍的實力是被嚴重低估了,他麾下的八員大將都是能力超群的人,人稱「八大天王」。分別是龐萬春、鄧元覺、石寶、方傑、厲天閏、呂師囊、王寅、司行方。其中僅龐萬春一名大將,就曾將梁山泊7位好漢斬殺於戰場(史進、石秀、歐鵬、薛永、楊春、陳達),可見其實力之強。再比如「南離大將軍」石寶,他的劈風刀和流星錘使得出神入化,曾接連擊殺梁山5位好漢(索超、鄧飛、燕順、馬麟、鮑旭),小溫侯呂方也不是他的對手,傲慢的關勝也直言:「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
方臘麾下的大將雖少,但各個能征善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個人實力也是非常強。甚至方臘本人也是武功高強,其實力不容小覷。方臘手下大將中的方傑更為勇猛,他手持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也是方臘的侄子,號稱南國第一猛將。梁山好漢中的霹靂火秦明便是死於方傑之手,後來以一敵四,面對關勝、花榮、李應和朱仝的夾攻也絲毫不落下風,後來若不是柴進和燕青趕來助陣,方傑或許還能不會落下風。一人便可戰梁山四員虎將,方臘手下的大將實力實在是驚人。
由此看來,梁山好漢在對戰方臘的過程中,有70名好漢殞命也不足為奇。還有一個原因,說出來你別不信。梁山好漢雖然有的人武功高強,但是在領兵打仗方面卻缺乏經驗,比如史進和石秀等人便是在戰場上掉以輕心,中了敵人的計謀,別亂箭射殺而死。他們大部分都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卻並非領兵作戰的軍事人才。在戰場上,並不需要主帥有多麼高超的武藝,但必須要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
若要論單體作戰的能力,可能梁山好漢的實力非常強大,可要指揮千軍萬馬,他們可能還要稍遜一籌。後來方臘雖然兵敗被殺,但梁山好漢也損失殆盡,而最大的贏家卻是北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