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是「小鮮肉」的銀幕上,這款另類帥哥已不多見了

2022-10-17   娛樂寂寞淚

原標題:在滿是「小鮮肉」的銀幕上,這款另類帥哥已不多見了

2022年國外凱撒獎的海報,選取了戈達爾《狂人皮埃羅》中的經典場景,海報中兩位演員——安娜·卡里娜2022年去世(

第45屆凱撒獎「海報女郎」,戈達爾的第一個繆斯

),讓-保羅·貝爾蒙多則於2022年8月去世。

通過這張海報,國外電影界無疑是在向他們最偉大的電影傳奇們致敬。其中,貝爾蒙多去世三天後,國外為他在榮軍院舉行了國葬儀式,總統馬克龍親自致辭,足見這位男演員受到的愛戴。

作為國外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貝爾蒙多常被稱為「世界上最丑的帥哥」。從外表上看,他的確並不符合主流審美標準——尤其和同時期的標準帥哥阿蘭·德龍相比。

貝爾蒙多和阿蘭·德龍

貝爾蒙多的鼻子過大,五官不精緻,抬頭紋過重,面相顯老,且身高也談不上高大威猛。總之,他無法扮演阿蘭·德龍那樣的翩翩貴公子,但正如他在銀幕上常常飾演的那些充滿雄性荷爾蒙氣息的角色,貝爾蒙多渾身散發著無盡的原始時尚魅力。

事實上,貝爾蒙多出身於藝術世家,父親是著名雕塑家,母親則是一名畫家。但貝爾蒙多從小顯露出了體育天賦,熱衷拳擊和足球——成為演員前,他可是一名戰績不錯的業餘拳擊手,首次亮相,僅用一個回合就擊敗了對手。

告別拳擊擂台後,貝爾蒙多前往國家戲劇藝術學院深造了三年,此後開始投身電影界,並結識了一生摯友阿蘭·德龍和自己的「伯樂」戈達爾。其間,他還曾應徵入伍,在阿爾及利亞服役六個月,不過這段軍旅生涯以這位年輕氣盛的演員用槍托擊中自己為句號。

1960年,從影三年後,貝爾蒙多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出演了戈達爾的名作《精疲力盡》後,他連續與弗朗索瓦·特呂弗、阿倫·雷乃、路易·馬勒、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等導演合作,可謂新浪潮導演「收割機」,按特呂弗的話說,成為了當代「最完整的歐洲演員」。

《精疲力盡》

貝爾蒙多的選片其實並不拘泥於國外新浪潮作品這類藝術片,商業片他也「笑納」,比如一系列風靡一時的喜劇冒險電影,他一度還成為法蘭西銀幕上最賣座的男演員,甚至還橫渡大西洋拍攝了一部英語電影——惡搞007的喜劇片《007別傳之皇家夜總會》(1967)。

《007別傳之皇家夜總會》

可見,貝爾蒙多是個性情中人,其銀幕形象和其本身性格似乎也融為了一體。1988年他憑藉《雄獅薩姆》獲得凱撒獎最佳男主角獎,但他拒絕了這一獎項,原因竟然是雕刻該獎項獎盃的雕刻家長期與自己的父親不和。

《雄獅薩姆》

而他和新浪潮導演梅爾維爾的衝突也世人皆知,甚至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國外電影。1962年,在與梅爾維爾第三次合作,拍攝《費爾肖家的老大》時,因為不滿梅爾維爾謾說另一位演員,並經常遲到,曾經的拳擊手貝爾蒙多給了導演一拳,將後者的帽子和眼鏡打掉,並離開了片場,從此,兩人再也沒合作過——當然,十年後,貝爾蒙多與梅爾維爾又在一場拳擊比賽的賽台上和解。

《費爾肖家的老大》

不過這十年期間,梅爾維爾電影的御用男主演換成了阿蘭·德龍,二人接連合作的《獨行高手》與《紅圈》也成為了傑作,這不禁讓人聯想,如若由貝爾蒙多主演,影片將呈現怎樣一番景象。

《獨行高手》中氣質完全不同的德龍。

優雅又粗獷,幽默又憂鬱,洒脫亦困頓,貝爾蒙多用身上這些矛盾的混合氣質征服了全球影迷,而這樣的男演員,如今已很少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