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必穿越這條規律是怎麼來的?(上)

2022-06-08     ACGx

原標題:網文必穿越這條規律是怎麼來的?(上)

題圖 / 大話西遊
菠蘿菠蘿蜜

打開如今的起點中文網首頁,分類中並沒有「穿越」這個類別。但一提到網文我們的印象中卻總能立即浮現出穿越二字。不知從何時開始,穿越作為一個代表符號已經深深地烙印在網文創作中。哪怕全篇不會用到穿越者的身份,也總要在開頭安排一個穿越的固定環節。

像是在2021年拿下「未來文學家」獎項,在起點取得3000萬總推薦的《詭秘之主》,作者就選擇了以穿越開場,講述了大學生周明瑞穿越成為了克萊恩·莫雷蒂的過程。像這樣選擇穿越作為開場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

穿越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成為眾多網文的「固定開頭」?這還得從網文發展伊始說起。

一開始網文並不執著穿越

如果我們以1997年12月榕樹下的成立作為網絡文學起點的話,那的確沒有穿越什麼事。榕樹下早年吸引了許多牛人,包括著名的「三駕馬車」李尋歡、寧財神、邢育森以及葵駿、安妮寶貝、郭敬明等人。他們在各自領域都對此後的流行文化產生了諸多影響,但這些影響更多地體現在影視編劇與實體出版上。與其說他們開創了網絡文學,不如說他們選擇網絡這個平台發表作品,以鍵盤敲擊代替筆墨書寫。等到有重返主流媒體的機會,他們便迅速從網絡論壇這個場景中抽身而去了。

所以更多人將網文歷史的起點定格在蔡智恆1998年首發於台南成功大學論壇上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不過對男頻網文受眾來說,「網絡小說開山之作」則另有其書,那就是羅森於1997年開始在台灣交通大學論壇上連載的《風姿物語》。

網文起始於大學論壇可以說是一種必然,這也決定了一開始的網文多少帶點精英氣質。那時的網文小說深受三股流行文化影響:港台武俠、日本動漫與歐美奇幻。

當年在上海讀大學的馬伯庸就是從《銀河英雄傳說》的同好論壇開始觸網,取的第一個網名叫比克古(《銀英》中的一位元帥)。從他早年發表的內容,像是《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殘酷本質》《冷酷仙境與世界盡頭——葫蘆兄弟人物賞析》等就可以窺見時年19歲的馬親王深受ACG文化影響。

今何在2000年發表於新浪網金庸客棧的《悟空傳》則深受金庸武俠與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的影響,他此後創作的《我的征途是星塵大海》更是在標題里就寫明了在致敬《銀英》。

深受影視動漫影響的網文小說還能列出一大串。江南的《龍族》開頭就是對《哈利波特》的致敬,手槍的《天魔神譚》受到《惡魔城》遊戲不少啟發,老豬的《紫川》則借鑑日本戰國歷史遊戲的設定。而網文開山作《風姿物語》更是典型案例。

這部小說深受日本AliceSoft公司遊戲《蘭斯》系列影響。小說中無時不自稱「本大爺」的男主角蘭斯洛從名字到性格都猶如從遊戲中走出,小說的走向也如同遊戲一樣,講述了男主角一邊收服後宮一邊統一大陸的典型男性幻想故事。

本書雖然沒有一個穿越的開頭,但卻奠定了男頻穿越文的許多固定套路:以大量對話的口語化方式行文,以遊戲關卡任務形式設置劇情點,以收服後宮和統一異世界為故事目標等等。而男主角的無恥流氓人設也成為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男頻網文的「標配」。

書中對中外歷史人物的解構更是把中了時代的脈搏,甚至有些超前。十幾年後FGO等遊戲在二次元圈子的爆火也證明年輕人對解構歷史人物一直有著極大的熱情。而這本書對國內遊戲圈的影響也很深遠,這一點從幾年前有網友指出《王者榮耀》在早期設計人物時涉嫌「抄襲」《風姿物語》人設背景就可見一斑。

雖然《王者榮耀》官方並未對此有過回應,但從網友搜集的對比資料中不難看出,在《王者榮耀》的策劃團隊中很可能潛藏著《風姿物語》的鐵粉。

圖源知乎@長安不見月

不管怎麼說,《風姿物語》當時的受眾依然局限於男性,其脫胎於日式美少女遊戲的故事帶有很多擦邊球內容,而無視道德規範為達目的可以用盡無恥手段的男主角人設更是讓它的影視改編困難重重。

所以「網文開山作」的名號最終還是落在了自稱「痞子蔡」實際一點也不「痞」甚至文藝小清新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身上。而以《風姿物語》為代表的一批早期男頻網文則一度變成「IP毒藥」,難以通過影視化影響到新一代讀者,漸漸化為80後的回憶。

穿越準備好了嗎?

網文的框架定下了,穿越這個要素又是從何而來?答案自然還是在流行文化之中。

在網文萌芽的90年代末,好萊塢已經為穿越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多種穿越方式。不過對於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而言,相比於穿越到未來大家對穿越回過去更感興趣,而最早開始流行的穿越其實是「秦穿」。

秦穿風潮與1979年兵馬俑的重大考古發現脫不了干係。當時,兵俑由活人製成之類的地攤故事流傳甚廣,再加上秦始皇求取長生不老仙藥的傳說,便催生了1990年張藝謀與鞏俐主演的《古今大戰秦俑情》電影。片中那一句:「不管你變成怎樣,我蒙天放是矢志不渝的!」成為不少人的愛情啟蒙,也啟發了此後《神話》等影視劇對這一主題的不斷再創作。穿越千萬年亘古不變的愛情也成為女頻網文重要創作方向之一,催生了大量穿越題材作品。

《古今大戰秦俑情》日版海報

開創男頻穿越文流派的則是黃易。黃易不但以《破碎虛空》(1988)等作品開創了玄幻小說流派,還以《尋秦記》(1994)給歷史穿越小說定下了套路。

《尋秦記》穿越時依然藉助時間機器,主角穿越回秦朝之後也遵循著「時間線收束」理論,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歷史走向,這些設定都給後來的歷史穿越網文很多啟發。不過相比於這些,黃易對男頻網文更大的「貢獻」可能在於教會了第一批網文作者如何博取流量。

黃易創作時期,港台武俠小說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為了打開銷路,黃易使用了最為直接的方法,那就是走下三路,在小說里加入大量男女戲的描寫。《尋秦記》原作中有著許多服務男性讀者的內容,男主角先後與多位女性角色有染,最後歸隱時也帶了七個妹子。TVB版《尋秦記》(2001)對相關情節進行了大幅度刪改才讓項少龍由一台推土機變成了痴情古天樂形象。無外乎有人總結黃易小說的最大特點已經由「黃易」這個筆名總結了。

黃易並不是個案,且在成名後的創作中克制了不少。然而那時香港二三線作品中其實充斥著性、暴力與血腥。這些內容對早期男頻網文造成了很多影響。穿越變成了許多作者逃離現實法律與道德約束的手段,穿越到了異世界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為非作歹做盡現實世界中不能做之事,以求一時之發泄。而且許多作者一看自己小說點擊量不行就開始往其中加入男女描寫,這些直擊底層慾望的內容能立竿見影地提升點擊量,博得一時關注。如此種種導致網文中血腥、暴力與性內容占比越來越大。

在網文的這段野蠻生長時期,在少數高質量作品的金字塔尖之下暗中流傳著大量這類低質作品。當時網友為方便討論這些上不了台面的作品還發明了一個對口暗號「劉備文學」,因為劉備=皇叔(黃書)。

待續:那麼穿越網文與遊戲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a3f20185007fa15102da26ebba07225.html